權輿原文
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無餘。於嗟乎,不承權輿!
於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飽。於嗟乎,不承權輿!
詩詞問答
問:權輿的作者是誰?答:佚名
問:權輿寫於哪個朝代?答:先秦
問:權輿是什麼體裁?答:詩經·國風·秦風
問: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唉我呀!曾客居華館大屋,如今每頓飯供應都不豐富。可嘆啊!待遇遠不如當初!
嗚呼哉!曾經餐餐多美好,如今每天挨餓頓頓吃不飽。可憐啊!遠遠不如從前好!
注釋
權輿:本指草木初發,引申為起始,見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
於(wū):嘆詞。
夏屋:大的食器。夏,大;屋,通“握”,《爾雅》:“握,具也。”渠渠:豐盛。《廣雅》:“渠渠,盛也。”
於嗟乎:悲嘆聲。
承:繼承。
簋(guǐ):古代青銅或陶製圓形食器。毛傳:“四簋,黍稷稻粱。”朱熹《詩集傳》:“四簋,禮食之盛也。”
詩文賞析
這是一首賢士發牢騷的小詩,諷刺秦君養士待賢有始無終;也有研究者認為這是秦國沒落貴族在嘆息生活今不如昔的詩。
此詩兩章結構相同,在反覆詠嘆中見“低徊無限”(吳闓生《詩義會通》引舊評)之情,感慨秦康公不能禮待賢者。詩首句即以慨嘆發語,仿佛是一個酸不溜丟的人才兩手一攤,仰天長嘆,讓聽者有“不提倒也罷了,提起兩眼淚汪汪”的心理預設,作者以下提及的今昔強烈對比就顯得自然而不突兀。過去的日子裡大碗吃飯、大碗吃肉,而如今是每頓供應的飯菜都非常簡約,幾乎到了吃不飽的程度,前後待遇懸殊,讓人難以承受。其實,飲食上的一點變化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由此反映出的賢者在國君心目中的位置。
詩的前後兩章雖然相近,但些微變化間顯示出歌唱者前後待遇的落差之大,第一章里提及的變化還只是從大碗飯食到每食無餘,到第二章里已經從“每食四簋”到“每食不飽”了,於是作者一唱三嘆,“於嗟乎!不承權輿”,這嗟嘆聲中充滿了失望和希望:對遭受冷遇的現實的失望和對康公恢復先王禮賢下士之風的希望。從詩中無法看到詩作者慨嘆之後待遇能否得到改變,但從歌“長鋏歸來乎,食無魚”(《戰國策·齊策》)的戰國齊孟嘗君食客馮諼身上或可看到他的影子。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 兼聽之明,而無矜奮之容;有兼覆之厚,而無伐德之色。荀子《荀子·正名》
- 雨雪自飛千嶂外,榆林只隔數峰西。
- 亂點鴛鴦譜馮夢龍《醒世恆言·卷八》
- 愛人利人以得福者有矣,惡人賊人以得禍者,亦有矣。墨子《墨子·04章 法儀》
- 父子竭力山成玉,弟兄同心土變金。佚名《增廣賢文·下集》
-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老子《老子·德經·第六十八章》
-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一》
-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