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仲謨輓詞次謝彥明韻

作者:釋妙聲 朝代:元代

謀仲謨輓詞次謝彥明韻原文

靈輀拂曉出門時,忍聽長歌薤露詩。

地下修文知浪語,天宮說法忘歸期。

燕窺舊幕疑空榻,魚泳新荷樂故池。

靈運向來曾入社,一篇哀輓有餘悲。

詩詞問答

問:謀仲謨輓詞次謝彥明韻的作者是誰?答:釋妙聲
問:謀仲謨輓詞次謝彥明韻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謀仲謨輓詞次謝彥明韻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釋妙聲的名句有哪些?答:釋妙聲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支韻

參考注釋

靈輀

喪車。 三國 魏 曹植 《王仲宣誄》:“喪柩既臻,將及 魏 京靈輀回軌,白驥悲鳴。” 唐 吳兢 《貞觀政要·儉約》:“靈輀冥器,窮金玉之飾。” 清 譚嗣同 《湘痕詞》之二:“靈輀軋軋鳴,送子入山道。”

拂曉

(1) 天快亮的時候

(2) 緊連黎明前的時間

出門

(1) 離家外出或遠行

(2) 〈方〉∶出嫁

長歌

(1).放聲高歌。 漢 張衡 《西京賦》:“女娥坐而長歌,聲清暢而蜲蛇。” 唐 李賀 《長歌續短歌》:“長歌破衣襟,短歌斷白髮。” 明 何景明 《贈鄭佐》詩:“ 老鄭 空同 客,長歌 北海 尊。” 清 鄒容 《和西狩》:“目瞑負多久,長歌招國魂。”

(2).篇幅較長的詩歌。 唐 司空圖 《馮燕歌》:“為感詞人 沉下賢 ,長歌更與分明説。”

薤露

(1).樂府《相和曲》名,是古代的輓歌。 戰國 楚 宋玉 《對楚王問》:“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 晉 崔豹 《古今注》卷中:“《薤露》、《蒿里》,並喪歌也。出 田橫 門人, 橫 * ,門人傷之,為之悲歌,言人命如薤上之露,易晞滅也,亦謂人死,魂魄歸乎蒿里……至 孝武 時, 李延年 乃分為二曲,《薤露》送王公貴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柩者歌之,世呼為輓歌。” 宋 葉適 《張提舉輓詞》詩:“長年慣唱漁家曲,難聽茲晨《薤露》聲。” 明 吾丘瑞 《運甓記·翦逆聞喪》:“歌《薤露》把泉臺卜葬。” 柳亞子 《題雲間張瑞芝女士傳》詩:“ 九峰 三泖 魂歸未?怕聽人間《薤露》歌。”

(2).薤葉上的露水。 唐 裴鉶 《傳奇·封陟》:“逝波難駐,西日易頽,花木不停,薤露非久。” 明 唐順之 《銅雀台》詩之二:“翠襦霑薤露,錦瑟入松風。” 魯迅 《集外集·斯巴達之魂》:“酸風夜鳴,薤露競落,其竊告人生之脆者歟。”

地下修文

據 晉 王隱 《晉書》載, 中牟 令 蘇韶 死後現形,對其堂弟 蘇節 說, 顏淵 、 卜商 現為地下修文郎;修文郎凡八人,皆鬼之聖者。 韶 今亦守其職。見《太平御覽》卷八八三引。後因以“地下修文”為文士死亡的典故。 唐 司空圖 《狂題》詩之九:“地下修文著作郎,生前飢處倒空牆。” 五代 徐夤 《傷前翰林楊左丞》詩:“人間搦管窮 蒼頡 ,地下修文 待卜 商。”亦作“ 地下郎 ”。 唐 杜甫 《聞高常侍亡》詩:“虛歷 金華 省,何殊地下郎。”

浪語

(1).妄說;亂說。《隋書·五行志上》:“ 大業 中童謡曰:‘桃李子,鴻鵠遶 陽山 ,宛轉花林里。莫浪語,誰道許。’” 宋 楊萬里 《酌惠山泉瀹茶》詩:“詩人浪語元無據,卻道人間第二泉。” 清 曹寅 《送施潯江方伯之任湖南》詩:“酒熱一時渾浪語,旌麾果喜見前騶。”

(2).空話;不切實際的話。 唐 李邕 《國清寺碑》:“目有書傳,耳無浪語。”《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九:“此婦堅貞之性,數年以來,老僧頗識之,彼是不肯作浪語的。” 清 洪昇 《長生殿·得信》:“問音由,佳人果有佳音否?莫為我淹煎把浪語謅。”

(3). * 的話。《紅樓夢》第二一回:“ 賈璉 此時恨不得化在他身上,那媳婦故作浪語。”

天宮

上帝或諸神在天上的住所;天國

說法

(1) 指說話所用的詞

換個說法,他也許能接受

(2) 說出的想法;看法

“嘴上 * ,辦事不牢”是一種不全面的說法

(3) 講說的方法

忘歸

(1).忘返。《楚辭·九歌·山鬼》:“東風飄兮神靈雨,留靈脩兮憺忘歸。” 晉 左思 《吳都賦》:“ 舜 禹 游焉,沒齒而忘歸。” 唐 白居易 《琵琶行》:“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2).良箭名。以一去不復返,故稱。《公孫龍子·跡府》:“ 龍 聞 楚王 張繁弱之弓,載忘歸之矢,以射蛟兕於 雲夢 之圃。”《文選·嵇康<贈秀才入軍>詩之一》:“左攬繁若,右接忘歸。” 李周翰 註:“忘歸,矢名。”

故池

舊池;原來的池塘。 南朝 宋 謝靈運 《還舊園作見顏範二中書》詩:“曩基即先築,故池不更穿。” 唐 陳子昂 《詠主人壁上畫鶴》:“自矜彩色重,寧憶故池羣?”

靈運

天命;時運。《晉書·武帝紀》:“我皇祖 有虞氏 誕膺靈運,受終於 陶唐 ,亦以命於 有夏 。” 北魏 高允 《答宗欽》詩之九:“時之圮矣,靈運未通。風馬殊隔,區域異封。” 明 李東陽 《送顧天錫員外審刑山西》詩:“ 周 家衍靈運, 于氏 興高門。”

向來

(1) 一貫如此

(2) 先前

向來之煙霞。——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向來不過籠絡耳。——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一篇

(1).古時文字皆著之於竹簡,用牛皮編串如冊,是為一篇。後因稱首尾完整的文字為一篇。《墨子·明鬼下》:“聖人一尺之帛,一篇之書。” 漢 王充 《論衡·本性》:“如此則性各有陰陽,善惡在所養焉,故 世子 作養書一篇。” 唐 元稹 《酧白學士代書》詩:“一篇從日下,雙鯉送天涯。” 金 元好問 《遣興》詩:“一篇詩遣興,三醆酒扶頭。”

(2).全篇。 晉 陸機 《文賦》:“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朱子語類》卷八四:“此是一篇綱領。”

哀輓

(1).悲痛地挽著喪車。 唐 杜甫 《故武衛將軍輓詞》之三:“哀輓青門去,新阡 絳水 遙。” 仇兆鰲 註:“哀輓,挽喪車而哀慟也。” 唐 劉言史 《北原情》詩:“城中人不絶,哀輓相次行。”

(2).指輓歌。 唐 羊士諤 《梁國惠康公主輓歌詞》詩:“都人聽哀輓,淚盡望寒原。”

(3).哀悼。 應修人 《灰黑的手帕》詩:“燈火上鬧市,天色已近昏暗,我惘然哀輓那墜去的光輝。”

詩詞推薦

  • 和人賦琴高魚

    吳潛宋代〕仙人藥苗化為魚,身雖纖細味豐腴。土人涉溪如採荇,以布為網猶恐疏。不比吳王耽嗜膾,松江千古留腥滓。好似
  • 景申秋八首

    元稹唐代〕年年秋意緒,多向雨中生。漸欲煙火近,稍憐衣服輕。詠詩閒處立,憶事夜深行。濩落尋常慣,淒涼別為情。蚊幌
  • 謝韓監芍藥

    張栻宋代〕一年春事雨聲里,十里揚州夢想邊。眼底名花煩折贈,君家風物自嫣然。
  • 上元日奉皇太后觀燈宴賞

    乾隆清代〕絳河披處紫煙流,御苑宵明景物稠。燠沐風光催嫩柳,裊怡月色度高樓。玉蛾銀蒜均欺雪,珠樹瓊葩不識秋。對節
  • 立春

    宋庠宋代〕底處春來早,依依傍日華。年光隨寶勝,陽律犯鳴笳。冰沼應潛坼,風枝已自斜。江南無驛騎,何計賞梅花。
  • 洪澤湖五依皇祖詩韻

    乾隆清代〕碧淨連天萬頃虛,堤工咨度立觀徐。可憐漁舫謀生計,不避風濤此捕魚。
  • 次杜工部秋興八首·其一

    李寄明代〕漠漠輕煙帶遠林,霜高氣肅自蕭森。千崖月上開清景,萬里風來掃積陰。比德巢由先有志,共圖王霸庶無心。江湖
  • 用丘樞密韻

    程珌宋代〕起自澄江應夢求,天還河北百餘州。嵩瀍處士歸羅致,淮蔡奇謀入彀收。午夜金陵瞻斗極,千年胡昴減旄頭。會須
  • 隱真堂

    胡志道宋代〕休說神仙事眇茫,出遊塵世且和光。誰知今日真棲地,便是他年羽化鄉。朝罷玉壇雲滿袖,夢回金闕月侵廊。茲游
  • 辨才塔

    董嗣杲宋代〕瀾翻八十一年空,爭訝前身是井龍。心靜已成無上智,學知今復有誰宗。雲生遺塔封慈相,雨濺沖泉雜定鍾。幾字
    謀仲謨輓詞次謝彥明韻原文_謀仲謨輓詞次謝彥明韻的賞析_古詩文
  • 讀書多所廢忘

    宋庠宋代〕舊學紛無幾,幽懷斷復尋。蒼茫萬機論,零落九州箴。枉嗜韋編讀,猶依槁簡吟。時無袁伯叢,孤陋任年侵。
  • 武夷一曲精廬用庚子韻

    乾隆清代〕攝山勝以山,然亦不乏水。命曰武夷曲,似哉而遠矣。有石可枕頭,有流可漱齒。王武子所云,適可用於此。然我
  • 寶應寺

    曾季貍宋代〕檀心素麵水沉香,一架清陰滿院涼。莫道春歸無覓處,春歸卻在贊公房。
  • 空山吟十詠有序·其五·梅花山(吾廣羅浮有梅花村)

    王漸逵明代〕地有梅花非俗境,山棲賢哲是靈基。暗香疏影無邊趣,好似羅浮月上時。
  • 人情吟

    邵雍宋代〕古事參今事,今人乃古人。只應情未浹,情浹自相親。
    謀仲謨輓詞次謝彥明韻原文_謀仲謨輓詞次謝彥明韻的賞析_古詩文
  • 亂後再逢汪處士

    杜荀鶴唐代〕如君真道者,亂世有閒情。每別不知處,見來長後生。藥非因病服,酒不為愁傾。笑我於身苦,吟髭白數莖。
    謀仲謨輓詞次謝彥明韻原文_謀仲謨輓詞次謝彥明韻的賞析_古詩文
  • 雪中三首

    白玉蟾宋代〕飛廉滕六逞寒威,費酒陪詩為解頤。雪待夜深飛落盡,梅嗔風惡放開遲。
    謀仲謨輓詞次謝彥明韻原文_謀仲謨輓詞次謝彥明韻的賞析_古詩文
  • 送秦世觀宣府督糧

    何瑭明代〕曉日都門道,春風送客行。轉輪明主托,規戒故人情。政事忙多錯,嫌疑謗易生。至誠能動物,元不在聲名。
  • 和孫節推寄羅發運

    蘇頌宋代〕一瓢賢巷僻如山,十部文移日滿前。輟得間時常命駕,和來新什已盈編。交遊莫逆心相照,出處雖殊道兩全。能使
    謀仲謨輓詞次謝彥明韻原文_謀仲謨輓詞次謝彥明韻的賞析_古詩文
  • 南中春意

    錢起唐代〕入仕無知言,遊方隨世道。平生願開濟,遇物乾懷抱。已阻青雲期,甘同散樗老。客游南海曲,坐見韶陽早。舊國
謀仲謨輓詞次謝彥明韻原文_謀仲謨輓詞次謝彥明韻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