獄中寄子由二首原文
序篇
一作:予以事系御史台獄,獄吏稍見侵,自度不能堪,
死獄中,不得一別子由,故和二詩授獄卒梁成,以遺子由。
其一
聖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
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
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
其二
柏台霜氣夜淒淒,風動琅璫月向低。
夢繞雲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後牛衣愧老妻。
百歲神遊定何處,桐鄉知葬浙江西。
詩詞問答
問:獄中寄子由二首的作者是誰?答:蘇軾
問:獄中寄子由二首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蘇軾的名句有哪些?答:蘇軾名句大全
注釋
注釋
①“小臣”句:亡字一作忘。
②“更結”句:更字一作又。
③“風動”句:琅璫,鎖,即鐵制的鎖鏈。
④柏台,即烏台。
⑤牛衣,給牛禦寒的草蓑。
⑥詩序一作:予以事系御史台獄,獄吏稍見侵,自度不能堪,死獄中,不得一別子由,故和二詩授獄卒梁成,以遺子由。
詩文賞析
兩首詩都表達了對家人的掛念,第一首通篇都是寫給弟弟蘇轍的,尤其吐露出濃濃的手足深情:身逢盛世,身為微臣的自己卻愚蠢地自蹈死地。中年殞命,算是提前償還了前生的孽債,但是一家老少十多口人,從此就要拖累弟弟來撫養了。一死何足道哉,到處的青山都可以埋葬骨骸,只是當年與弟弟相約夜雨對床的盟誓再也無法實現,此後夜雨瀟瀟的時刻,子由只能獨自傷心了。但願與子由世世代代都做兄弟,把未了的因緣付諸來生!。
蘇軾與弟弟蘇轍不僅在文章創作方面同列“唐宋八大家”,現實中更是手足情深,他們有感於唐代詩人韋應物“寧知風雨夜,復此對床眠”的詩句,相約異日功成身退、對床而眠,共享閒居之樂。此時蘇軾自料將死,不免感慨昔日願望,與此同時,“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的期望更是感人至深。
第二首是寫給妻兒的,表達對妻子兒女的思念以及對自己的傷懷,除此之外還有對身後事的囑託,“柏台霜氣夜淒淒,風動琅璫月向低”,這二句描繪出月光下御史台監獄陰森的側影。漢代御史台多種柏樹,所以又稱柏台(見《漢書·朱博傳》)。琅璫,指屋檐下系的鈴鐸。詩人在不眠的寒夜,想到自己在劊子手屠刀的陰影之下,心中充滿了驚駭之情。
“夢繞雲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一聯可圈可點,是蘇軾善用比喻的體現,表達出作者心如鹿撞,命運似雞的心情,也是其詩歌的一個重要特點。
最後二句:“百歲神遊定何處?桐鄉知葬浙江西。”作者在這裡自注說:“獄中聞杭湖間民為余作解厄道場者累月,故有此句”。當年蘇軾由京官外放,首先就到杭州任三年通判(地方副長官),在任期間,大有功德於杭州人,因此杭州人民思之不已,為他作道場累月,給了很大的精神安慰。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獄中寄子由二首原文_獄中寄子由二首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