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翁見示誕孫誌喜之作次韻三首·其二

作者:王立道 朝代:明代

原文

再世懸弧添麗藻,九重賜果助新歡。

昴精遙應中台位,德聚俄占太史官。

手和酒醴情偏渥,天與麒麟福最完。

英物不須啼自識,高門只在帝京看。

詩詞問答

問:《介翁見示誕孫誌喜之作次韻三首·其二》的作者是誰?答:王立道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寒韻

參考注釋

再世

(1).兩代。《左傳·宣公十二年》:“是 晉 再克而 楚 再敗也, 楚 是以再世不競。” 杜預 註:“ 成王 至 穆王 。”《後漢書·馬援傳》:“曾祖父 通 ,以功封 重合侯 ,坐兄 何羅 反,被誅,故 援 再世不顯。” 李賢 註:“祖及父不得為顯任也。” 宋 王安石 《貴池主簿沉君墓表》:“再世家於 杭州 之 錢塘 。”

(2).再出世,重生。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六章一:“在 武漢 當時,這位 鄧演達 的舊部隨著政治部的復活,認真仿佛著 鄧演達 的再世。”崑曲《十五貫》第六場:“那 況鍾 是有名的 包公 再世,足智多謀,厲害無比。”

懸弧

(1).古代風俗尚武,家中生男,則於門左掛弓一張,後因稱生男為懸弧。語本《禮記·內則》:“子生,男子設弧於門左,女子設帨於門右。” 漢 賈誼 《新書·胎教》:“太子生而泣……然後為王太子懸弧之禮義。” 唐 包何 《相里使君第七男生日》詩:“他時幹蠱聲名著,今日懸弧宴樂酣。” 宋 王禹偁 《罔極賦》:“祝我壽考,勸我歡樂,感懸弧於茲晨,念陟岵而淚落。”《儒林外史》第十回:“懸弧之慶,在於何日?”

(2).謂尚武,練武。《孔子家語·觀鄉射》:“是故士使之射而弗能,則辭以病,懸弧之義。” 王肅 註:“男子生則懸弧其門,明必有射事也,而今不能射,唯病可以為辭也。” 唐 韋應物 《始建射侯》詩:“男子本懸弧,有志在四方。” 清 顧炎武 《丈夫》詩:“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懸弧。”

麗藻

(1).指綺麗的景物。 晉 潘岳 《閒居賦》:“梅杏郁棣之屬,繁榮麗藻之飾,華實照爛,言所不能極也。” 清 吳偉業 《九峰詩·機山》:“江山麗藻歸《文賦》, 京洛 浮沉負釣磯。”

(2).華麗的詞藻。亦指華麗的詩文。 晉 陸機 《文賦》:“游文章之林府,嘉麗藻之彬彬。” 唐 王勃 《為人與蜀城父老書》:“麗藻華文,代有雲泉之氣。” 明 唐順之 《杭中丞雙溪像贊》:“是以海內操觚之士,惟見公逸思麗藻之不可及,而溪叟山孺惟見公悃愊真率之可與狎而同也。”

重賜

(1).豐厚的賞賜。《儀禮·覲禮》:“重賜無數,在車南。” 鄭玄 註:“重,猶善也。所加賜善物,多少由恩也。” 宋 范仲淹 《讓觀察使第二表》:“今又擢居廉察,享千鍾之厚祿,加千金之重賜,於臣何少哉!”

(2).用厚禮賜予。《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相如 乃使人重賜 文君 侍者通殷勤。”

新歡

新的情人或戀人

昴精

昴宿的精靈。用以稱頌顯貴。 清 顧炎武 《帝京篇》:“毓德生維岳,分猷降昴精。”參見“ 昴降 ”。

遙應

謂遠遠地配合呼應。《清史稿·萬傳》:“是時 王杲 領 建州 ,與 韃靼 東西遙應,窺 遼 塞, 萬 支拄其間不令合。” 江地 《捻軍史初探·皖北根據地失守與張洛行殉難》:“ 浙 東的 法國 洋槍隊和 浙 西的 左宗棠 部 湘 軍正相互遙應著陰謀夾攻 杭州 。”

台位

三公之位。指宰相。 唐 楊巨源 《送陳判官罷舉赴江外》詩:“心期玉帳親台位, 魏勃 因君説姓名。”

史官

被任命撰寫一個國家、集團或機構的歷史或系統地記載它們的人;也指古代朝廷中負責整理編纂前朝史料史書和蒐集記錄本朝史實的官員

和酒

古代的一種酒。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笨麴並酒》:“作和酒法:酒一斗;胡椒六十枚,乾薑一分,雞舌香一分,蓽撥六枚,下簁,絹囊盛,內酒中。一宿,蜜一升和之。”

麒麟

(1).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形狀像鹿,頭上有角,全身有鱗甲,尾像牛尾。古人以為仁獸、瑞獸,拿它象徵祥瑞。《管子·封禪》:“今鳳凰麒麟不來,嘉穀不生。” 宋 黃庭堅 《送范德孺知慶州》詩:“阿兄兩持 慶州 節,十年麒麟地上行。” 郭沫若 《屈原》第三幕:“你們要聽那妖精的話,說鳳凰是雞,說麒麟是羊子,說龍是蚯蚓,說靈龜是甲魚。”

(2).比喻才能傑出的人。《晉書·顧和傳》:“ 和 二歲喪父,總角便有清操,族叔 榮 雅重之,曰:‘此吾家麒麟,興吾宗者,必此人也。’”

(3).見“ 麒麟閣 ”。

(4).見“ 麒麟殿 ”。

英物

傑出的人物。《晉書·桓溫傳》:“ 桓溫 字 元子 ……生未朞而 太原 溫嶠 見之,曰:‘此兒有奇骨,可試使啼。’及聞聲,曰:‘真英物也。’” 宋 文天祥 《酹江月·驛中言別友人》詞:“水天空闊,恨東風不借、世間英物。”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於江》:“ 異史氏 曰:‘農家者流,乃有此英物耶……非直勇也,智亦異焉。’”

不須

不用;不必。《後漢書·逸民傳·周黨》:“臣聞 堯 不須 許由 、 巢父 ,而建號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齊 ,而王道以成。” 唐 張志和 《漁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哥哥若到 襄陽府 ,怕你不須見我爹爹媽媽。”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養著四大盆石榴,兩盆夾竹桃,和許多不須費力而能開花的小植物。”

自識

自己知道、認識。 明 方孝孺 《答王仲縉書》之二:“能參以 孔子 、 子思 、 孟子 之所言,七十二子之所問,而反質之於六經,則自識之矣。”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試案爾時人性,莫不絶異其前,入於自識,趣於我執,剛愎主己,於庸俗無所顧忌。”

自己記得。 戰國 楚 宋玉 《神女賦》:“見一婦人,狀甚奇異,寐而夢之,寤不自識,罔兮不樂,悵然失志。”

高門

門戶高大、寬敞。舊指地位高,有錢有勢的人家(高門不一定出高才)

只在

(1).總在;仍在。 宋 蘇軾 《殢人嬌·贈朝雲》詞:“朱脣筯點,更髻鬟生彩。這些箇,千生萬生只在。” 宋 李萊老 《謁金門》詞:“舊恨新愁都只在,東風吹柳帶。”《三國志平話》卷中:“見二嫂靈前燒香奠酒啼哭, 關公 笑曰:二嫂休哭,哥哥只在里。”

(2).就在。 唐 賈島 《尋隱者不遇》詩:“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水滸傳》第八回:“那人問道:‘ 薛端公 在何處住?’ 董超 道:‘只在前邊巷內。’”《二刻拍案驚奇》卷九:“﹝ 龍香 ﹞心下道:‘佳期只在今夜了,便宜了這酸子。’”

帝京

帝都;京都。《漢武故事》:“上幸 河東 ,欣言中流,與群臣飲宴,顧視帝京,乃自作《秋風辭》。” 唐 白居易 《琵琶行》:“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 潯陽 城。” 明 邊貢 《重贈吳國賓》詩:“休把客衣輕浣濯,此中猶有帝京塵。” 清 黃景仁 《都門秋思》詩:“帝京欲賦慚才思,自掩蕭齋著惱公。”

詩詞推薦

介翁見示誕孫誌喜之作次韻三首·其二原文_介翁見示誕孫誌喜之作次韻三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