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懷

作者:佘光裕 朝代:明代

有懷原文

年華荏苒二毛侵,飄泊江城思不禁。

雲盡海天多暮色,竹深門徑半秋陰。

干戈滿地英雄淚,風雨連燈故舊心。

人事蕭條鄉土惡,感時傷別獨長吟。

詩詞問答

問:有懷的作者是誰?答:佘光裕
問:有懷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有懷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侵韻

參考注釋

荏苒

(1)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漸漸過去

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潘岳《悼亡詩》

光陰荏苒,轉瞬又是一年

(2) 草葉柔弱的樣子

二毛

(1).斑白的頭髮。常用以指老年人。《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 杜預 註:“二毛,頭白有二色。” 晉 葛洪 《抱朴子·遐覽》:“二毛告暮,素志衰頽。” 宋 蘇軾 《八月七日初入贛過惶恐灘》詩:“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灘頭一葉身。” 胡韞玉 《春日寄懷馬一浮》詩:“病餘人事懶,愁畏二毛侵。”

(2). 晉 潘岳 《秋興賦序》:“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見二毛”。後因以“二毛”指三十餘歲。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序》:“ 信 年始二毛,即逢喪亂。” 倪璠 註:“以 滕王逌 序‘己亥,年六十七歲’逆數之,逢亂之歲, 子山 時年三十有六。” 宋 李宗諤 《先公談錄》:“ 宗諤 二毛之年,丁先公憂。”按:先公 李昉 死於公元九六六年, 宗諤 生於公元九 * 年,時年三十三歲。

(3).即二毛子。 清 黃遵憲 《三哀詩》:“讙譁殺二毛,萬頭相傾擠。” 錢仲聯 箋註:“ 袁昶 《亂中日記》:‘見洋人呼曰大毛子,見教民呼曰二毛子。’”《中國歌謠資料·義和團歌謠·砍二毛》:“洋人進 中國 ,二毛直起腰。狗仗人勢,橫行霸道。”參見“ 二毛子 ”。

(4).方言。謂皮毛短。 謝覺哉 《孔夫子與老農》:“他又縫了許多衣服:狐皮桶子、羔皮桶子、二毛桶子,大毛桶子。” 李季 《當紅軍的哥哥回來了·一封信》詩:“身穿二毛皮大衣,聽問路忙答話跳下牲靈。”

飄泊

同“漂泊”

江城

臨江之城市、城郭。 唐 崔湜 《襄陽早秋寄岑侍郎》詩:“江城秋氣早,旭旦坐南闈。” 元 黃庚 《西州即事》詩:“一雨洗空碧,江城獨倚樓。” 明 王錂 《春蕪記·候約》:“只聽得江城吹角,疎鐘下翠微。” 清 黃景仁 《舟中再迭前韻》:“江城雁帶邊聲苦,澤國秋蒸海氣腥。”

不禁

抑制不住,不由得

不禁失笑

不禁鼓起掌來

不禁不由

暮色

黃昏時的天色

暮色籠罩了大地

門徑

門前的小路

干戈

乾與戈,古代常用兵器。比喻戰爭

能執干戈以衛社稷。——《禮記·檀弓》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化干戈為玉帛。

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 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英雄

非凡出眾的人物。指見解、才能超群出眾或領袖民眾的人

總攬英雄。——《三國志·諸葛亮傳》

英雄樂業。

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風雨

(1).風和雨。 宋 蘇軾 《次韻黃魯直見贈古風》之一:“嘉穀臥風雨,稂莠登我場。”《醒世恆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風雨蕭蕭夜正寒,扁舟急槳上危灘。”

(2).颳風下雨。《書·洪範》:“月之從星,則以風雨。”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視覓,天輒風雨,嶺震雲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難和惡劣的處境。《漢書·朱博傳》:“﹝ 朱博 ﹞稍遷為功曹,伉俠好交,隨從士大夫,不避風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實上 愫方 哀憐他,沉默地庇護他,多少憂煩的事隱瞞著他,為他遮蔽大大小小無數次的風雨。”參見“ 風雨如晦 ”。

(4).比喻紛紛的議論和各種各樣的傳說。《文匯報》1992.2.15:“ 周 余 離婚,被毫不留情的新聞界大肆渲染,重筆濃墨,鬧得滿城風雨。”參見“ 滿城風雨 ”。

故舊

(1).舊交;舊友。《論語·泰伯》:“君子篤於親, * 興於仁;故舊不遺, * 不偷。”《漢書·王莽傳上》:“﹝公﹞清靜樂道,溫良下士,惠於故舊,篤於師友。” 元 王曄 《桃花女》第二折:“我待親去埋殯他,也見的我一點不忘故舊之意。” 駱賓基 《鄉親--康天剛》二:“現在他們望見雪車來了,都想能認識他是誰。是本村的呢,還是父親的故舊?”

(2).陳舊,過去。 許傑 《<明日的文學>自序》:“但是深印在腦筋里的故舊的遺毒,還一時不能洗清。”

人事

(1) 指人世間的事

人事滄桑

人事不可量。——《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2) 關於工作人員的錄用、培養、調配、獎懲等工作

人事調動

(3) 人情事理

不懂人事

(4) 人的意識的對象

不省人事

(5) 人力能做到的事

盡人事

(6) 饋贈的禮物

送人事

蕭條

經濟成長退縮

經濟蕭條

鄉土

本鄉本土;人們出生的故鄉

鄉土氣息

以靖鄉土。——《明史》

感時

感慨時序的變遷或時勢的變化。 漢 王逸 《九思·哀歲》:“歲忽忽兮惟暮,余感時兮悽愴。” 唐 杜甫 《春望》詩:“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清 吳敏樹 《九日鹿角登高》詩序:“而騷人賦客,又或喜為感時傷物之語,以益其悲。” 錢基博 《吳祿貞傳》:“ 祿貞 能為詩,感時撫事,隨口吟唱,如不經意。”

傷別

因離別而悲傷。 唐 李白 《憶秦娥》詞:“秦樓月,年年柳色, 灞陵 傷別。” 鄭振鐸 《海燕·離別》:“在強裝的笑容間,我看出萬難遮蓋的傷別的陰影。”

長吟

(1) 音調緩而長的吟詠

(2) 指蟲鳥長聲的鳴叫

鳴蟬在樹葉里長吟。——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詩詞推薦

有懷原文_有懷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