慨賦

作者:沈光文 朝代:明代

慨賦原文

憶自南來征邁移,催人頭白強支持。

樂同泌水風何冷,飲學秋蟬露不時。

最幸家貧眠亦穩,堪憐歲熟我仍飢。

仰天自笑渾無策,欲向西山問伯夷。

詩詞問答

問:慨賦的作者是誰?答:沈光文
問:慨賦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慨賦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沈光文的名句有哪些?答:沈光文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支韻 出處:此詩收於范鹹《重修台灣府志》〈藝文〉,又載王瑛曾《重修鳳山縣誌》、連橫《台灣詩薈》、連橫《台灣詩乘》、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專集》、陳漢光《台灣詩錄》、龔顯宗《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資料彙編》。

2. 此詩收於范鹹《重修台灣府志》〈藝文〉,又載王瑛曾《重修鳳山縣誌》、連橫《台灣詩薈》、連橫《台灣詩乘》、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專集》、陳漢光《台灣詩錄》、龔顯宗《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資料彙編》。

參考注釋

來征

猶來臨。 漢 陳琳 《止欲賦》:“忽假瞑其若寐,夢所懽之來征。” 三國 魏 阮籍 《清思賦》:“望舒整轡,素風來征。”

人頭

(1) 人員數量

人頭稅

(2) 指與人的關係

人頭熟

(3) 〈方〉∶指人的品質

人頭兒次

(4) 人們

人頭還未走動

支持

(1) 支撐;撐住

支持陽台的柱子

(2) 勉強維持

支持門戶

(3) 應付;打點

煤氣還能支持兩天

(4) 供應

支持一路舟車之費

(5) 把持;主持

支持世界軍控

(6) 支援;贊同鼓勵

彼此支持

得到名家支持

蟬露

清露。 唐 王勃 《餞韋兵曹》詩:“鷹風凋晚葉,蟬露泣秋枝。” 唐 杜荀鶴 《長安道中有作》詩:“帽簷曉滴淋蟬露,衫袖時飄卷雁風。”

不時

(1)

時時;經常不斷地

煉鋼工人不時察看爐火的顏色

(2)

隨時

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宋·蘇軾《後赤壁賦》

幸家

指帝王寵幸的宦官。《新唐書·薛戎傳》:“先是, 馬揔 佐 鄭滑 府,監軍宦人誣劾之,貶 泉州 別駕。 冕 ( 柳冕 )欲除 揔 以附倖家,即使 戎 攝刺史,按置其罪。”

歲熟

亦作“ 歲孰 ”。年成豐熟。《史記·貨殖列傳》:“夫歲孰取穀,予以絲添。” 唐 韋應物 《答僴奴重陽二甥》詩:“貧居煙火溼,歲熟梨棗繁。”《宋史·食貨志上一》:“即同鄉三老、里胥召集餘夫,分畫曠土,勸令種蒔,候歲熟共取其利。”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二章第八節:“起義的行動,起初只是奪些糧食度日,希望歲熟得歸鄉里。”

仰天

仰面向天

仰天大笑

無策

亦作“ 無筴 ”。沒有計謀;沒有辦法。《管子·揆度》:“國之財物,盡在賈人,而君無筴焉。”一本作“ 無策 ”。《漢書·匈奴傳下》:“ 周 得中策, 漢 得下策, 秦 無策焉。”《文獻通考·錢幣二》:“ 嘉定 二年,臣僚言曰:‘三界會子,數目滋多,稱提無策。’” 金 元好問 《太原》詩:“古來全 晉 非無策,亂後清 汾 空自流。” 潘漠華 《晚上》:“他這樣追尋著酒,是他可憐的無策的心,自知只能這樣無理胡塗的度日了。”

西山

(1).西方的山。《易·隨》:“王用享於西山。”引申為日入處。 漢 王粲 《從軍詩》之三:“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餘暉。”《文選·李密<陳情事表>》:“但以 劉 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李善 注引 揚雄 《反騷》:“臨 汨羅 而自隕兮,恐日薄於西山。”

(2).山名。指 首陽山 。在今 山西省 永濟縣 南。相傳 伯夷 、 叔齊 隱居於此。 晉 陸機 《演連珠》之四八:“是以吞縱之彊不能反蹈海之志,漂櫓之威不能降 西山 之節。”參見“ 西山餓夫 ”。

(3).山名。在 江西省 新建縣 西,一名 南昌山 ,即古 散原山 。 唐 王勃 《滕王閣序》:“畫棟朝飛 南浦 雲,珠簾暮捲 西山 雨。”

(4).山名。在 四川省 北部,為 岷山 主峰。也稱 雪嶺 。 唐 李白 《思邊》詩:“今歲何時妾憶君, 西山 白雪暗 秦 雲。” 唐 杜甫 《野望》詩:“ 西山 白雪 三城 戍, 南浦 清江 萬里橋 。”

(5).山名。 北京市 西郊群山的總稱。南起 拒馬山 ,西北接 軍都山 。有 百花山 、 靈山 、 妙峰山 、 香山 、 翠微山 、 盧師山 、 玉泉山 等峰,林泉清幽,為京郊名勝地。

(6).山名。在 雲南省 昆明市 西南, 滇池 西岸,一稱 睡佛山 。有 華亭寺 、 太華寺 、 三清閣 、 龍門 諸勝和 聶耳 墓、 李公朴 的衣冠冢。風景優美,有“睡美人”之稱。

(7).山名。在 江蘇省 吳縣 西南,即 洞庭西山 ,古稱 包山 ,為 太湖 中最大島嶼。有 縹緲峰 、 銷夏灣 、 林屋洞 諸名勝。

伯夷

商朝末年孤竹國君的兒子。他和弟弟叔齊,在周武王滅商以後,不願吃周朝的糧食,一同餓死在首陽山(現山西省永濟縣南)。後人稱頌他們能忠於故國

詩詞推薦

慨賦原文_慨賦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