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夜雨原文

午雨旋止已孤望,晚雲重聚望復縈。

自春徂夏真時矣,惟時益深冀蜀情。

破旬邇未沾優澤,每才小霔風隨行。

麥當芒種粒欲實,其餘秋種皆始萌。

繼前利後正此際,人曰無妨我早怦。

傍夕霏微乍絲纚,入夜霶霈因盆傾。

檐泉亂落砌水積,衾寒陡切窗鐙明。

情知大田歌既渥,高枕方得一夢成。

夢醒𩂅雭猶未巳,宵衣颯景披軒楹。

小愁意外輒大慰,惟深敬畏戒滿盈。

詩詞問答

問:夜雨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夜雨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庚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三十九

2. 今歲春雨甚渥首夏麥苗長發方需滋溉四月十二日即得甘澍優沾小滿以來又當含漿結實之候而秋種亦正在抽萌比日雖間得陣雨猶未深透今月八日入夜時霖暢沛叨曷貺逾涯勝感荷

參考注釋

旋止

歸來。止,助詞。 三國  魏  曹植 《朔風詩》:“昔我初遷,朱華未希;今我旋止,素雪雲飛。”

重聚

又一次聚在一起

老友重聚

隨行

(1) 跟著別人走;跟隨

(2) 隨從人員

種粒

猶種子。《金史·宣宗紀中》:“勅 侯摯 諭三司行部官勸民種麥,無種粒者貸之。”《金史·侯摯傳》:“人授地三十畝,貸之種粒而驗所收穫。”參見“ 種子 ”。

秋種

(1).秋播的種子。《後漢書·光武帝紀上》:“五月丙子,詔曰:久旱傷麥,秋種未下,朕甚憂之。”

(2).秋莊稼。《宋史·食貨志上一》:“今宿麥既登,秋種向茂,其令州縣諭民,務謹蓋藏,無或妄費。”

秋季播種。《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並社擴社的經驗》:“一九五四年秋季並社和擴社中不但完成了二千七百餘畝秋種任務……還開墾了四十多畝荒地種上小麥,增加了收入。”

此際

此時,這時候。 宋  秦觀 《滿庭芳》詞:“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 清  李漁 《奈何天·密籌》:“生平絶少皺眉時,此際偏教愁絶。” 清  陳天華 《猛回頭》:“我們到了那個時節,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還有什麼好處呢!咱家想到此際,把做官的念頭丟了,只想把我們的同種救出苦海。”

無妨

不妨

有意見,無妨直率提出來

霏微

(1).飄灑;飄溢。 南朝  梁  何遜 《七召·神仙》:“雨散漫以霑服,雲霏微而襲宇。” 唐  韓愈 《喜雪獻裴尚書》詩:“浩蕩乾坤合,霏微物象移。”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三:“蓋泉自石門而下,初勢甚微,已而散布半空……霏微滴瀝,濺面灑肌。” 清  冒襄 《影梅庵憶語》:“使冷韻幽香,恆霏微於曲房斗室。”

(2).濛濛細雨。 元  王惲 《玉堂嘉話》卷八:“﹝ 竇儼 《水論》﹞五日一霏微,十日一霢沐。” 郭沫若 《燭影搖紅》詞:“霏微期過暑如蒸,空襲頻投彈。”

(3).雨雪細小貌。 唐  李端 《巫山高》詩:“回合雲藏日,霏微雨帶風。” 元  劉伯亨 《朝元樂》曲:“這雪他初下霏微則是後漸疾,赤緊的風踅的雪急。” 清  納蘭性德 《浣溪沙》詞:“五月 江 南麥已稀,黃梅時節雨霏微。” 聶紺弩 《林沖楊志合論》:“天冷了,窗外細雨霏微,窗紙叫風吹得颯颯地響。”

(4).迷濛。 明  田汝成 《西湖遊覽志餘·熙朝樂事》:“ 西湖 觀月,秋爽最宜,煙波鏡浄,上下一色。漁燈依岸,城角傳風,山樹霏微。” 清  顧炎武 《送張山人應鼎還江陰》詩:“舊京秋色轉霏微,目送 毘陵 一雁飛。” 魯迅 《吶喊·白光》:“然而白光卻分明的又起來了,這回更廣大,比硫黃火更白淨,比朝霧更霏微。”

入夜

到了晚上

入夜,工地上燈火通明

霶霈

(1).大雨。 漢  焦贛 《易林·巽之離》:“隱隱大雷,霶霈為雨。” 唐  元稹 《獻滎陽公詩五十韻啟》:“持杯棬而承澍雨,自滿而止,又安能測其霶霈之所至哉!” 清  曹寅 《望雨謠》:“幽天赫赫勢霶霈,雷公振鐸驅山碎。”

(2).比喻盛大;盛多。 唐  獨孤及 《酬皇甫侍御望天灊山見示之作》詩:“天旋物順動,德布澤霶霈。” 唐  鄭棨 《開天傳信記》:“上坐未久,書生殺驢拔蒜備饌,酒肉霶霈,上顧而奇之。” 宋  歐陽修 《水谷夜行寄子美聖俞》詩:“有時肆顛狂,醉墨灑霶霈。”

砌水

滴在台階上的雨水。 南朝  陳  徐陵 《山齋》詩:“砌水何年溜,簷桐幾度春。”

情知

深知;明知。 唐  駱賓王 《 * 代郭氏答盧照鄰》詩:“情知唾井終無理,情知覆水也難收,不復下山能借問,更向 盧 家字 莫愁 。” 宋  辛棄疾 《鷓鴣天》詞:“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欄乾不自由。” 趙樹理 《實幹家潘永福》:“見有個通房後廁所的小門,情知是從這小門裡跑了。”亦作“ 情知道 ”。 宋  柳永 《傾杯樂》詞:“情知道,世人難使皓月長圜,彩雲鎮聚。”

大田

(1) 面積很大種有作物的田地

大田還沒有開鐮,人們都呆在家裡打雜

(2)  指良田

高枕

墊高枕頭安心睡覺,形容無所憂慮

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又:三窟已就,君姑高枕為樂矣。——《戰國策·齊策》

得一

(1).得道。《老子》:“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 王弼 註:“一,數之始而物之極也,各是一物之生,所以為主也。物皆各得此一以成。”《呂氏春秋·論人》:“無以害其天則知精,知精則知神,知神之謂得一。凡彼萬形,得一後成。” 高誘 註:“一,道也。天道生萬物,萬物得一乃(後)成也。”《楚辭·遠遊》:“奇 傅説 之託辰星兮,羨 韓眾 之得一。” 王逸 註:“喻古先聖獲道純也。” 晉  陶潛 《感士不遇賦》:“承前王之清誨,曰天道之無親;澄得一以作鑒,恆輔善而佑仁。” 北周  庾信 《周祀圜丘歌·皇夏》:“得一惟清,於萬斯寧。”

(2).天的代稱。 唐  無名氏 《鴻慶寺碑》:“上奉得一,下及七世父母,法界眾生。”

詩詞推薦

夜雨原文_夜雨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