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徐凝的《奉和鸚鵡》
全文:
毛羽曾經翦處殘,學人言語道暄寒。
任饒長被金籠闔,也免棲飛雨雪難。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毛羽
(1).獸毛和鳥羽。羽,鳥翼上的長毛。《左傳·隱公五年》:“皮革、齒牙、骨角、毛羽,不登於器。” 唐 柳宗元 《封建論》:“人不能搏噬,而且無*毛羽,莫克自奉自衛。”
(2).鳥的羽毛。《史記·蘇秦列傳》:“毛羽未成,不可以高蜚。”《東觀漢記·光武帝紀》:“鳳凰五,高八尺九寸,毛羽五采。” 唐 元稹 《大觜烏》詩:“羣烏飽粱肉,毛羽色澤滋。” 清 曹寅 《孔雀》詩:“風煙一照燭,毛羽何新鮮。”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二部十四:“﹝她﹞揚起她的漂亮的,像老鴰的毛羽似的漆黑的眉毛,不再打結了。”
(3).借指鳥類。《淮南子·兵略訓》:“下至介鱗,上及毛羽。”
(4).指翅膀。 唐 李朝威 《柳毅傳》:“恨無*毛羽,不能奮飛。”
(5).鳥羽的一種。散生在眼緣、喙基部和正羽的下面。有護體、感覺等作用。又稱線羽、纖羽。
曾經
——用在動詞前面,表示某種動作、行為或情況是以前某段時間存在或發生過的,動詞後面往往有助詞“過”
我曾經做過國小教師
我曾經到過北京
學人
(1).求學的人。《左傳·昭公九年》:“辰在子卯,謂之疾日。君徹宴樂,學人舍業,為疾故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八·神韻》:“‘神韻’二字,予向論詩,首向學人拈出。”
(2).學者,在學術上有一定成就或造詣的人。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四:“ 陸陸堂 、 諸襄七 、 汪韓門 三太史,經學淵深,而詩多澀悶,所謂學人之詩,讀之令人不懽。” 朱自清 《評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上冊》:“目錄學上雖劃分了獨立的一類,而在一般學人心目中,這個還是小道,算不得學問的。” 費孝通 《信得過的人》:“ 吳晗 則被 林*彪 、‘四*人*幫’誣陷死於冤獄之中,一代學人,含冤而逝。”
言語
說話
與人罕言語。——明· 魏禧《大鐵椎傳》
市人之言語。——唐· 杜牧《阿房宮賦》
暄寒
(1).猶寒暄。謂談天氣和飲食起居之類的應酬話。《南史·蔡撙傳》:“自詹事以下鹹來造謁……及其引進,但暄寒而已,此外無復餘言。” 唐 徐凝 《奉和鸚鵡》:“毛羽曾經剪處殘,學人言語道暄寒。”
(2).猶寒暑。亦指年歲。《梁書·王僧孺傳》:“近別之後,將隔暄寒,思子為勞。”《陳書·徐陵傳》:“況吾生離死別,多歷暄寒,孀室嬰兒,何可言念!” 唐 黃滔 《刑部鄭郎中啟》:“遂使一換暄寒,三更揚歷。”
徐凝名句,奉和鸚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