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峴台

作者:洪芻 朝代:宋代

擬峴台原文

崇台面空闊,遠眺真高明。

一水來朝宗,灣環抱荒城。

連山頗偃蹇,卻略倚翠屏。

緬懷青溪上,興與峴山並。

客從豫章來,及此春服成。

公子有好懷,良人及茲登。

初筵挹溪光,中觴聞雨聲。

翠幄列茂樹,金沙漲回汀。

鷗鳥舞不下,漁舟縱復橫。

尚恨夜氣斂,不見白月生。

信美非吾土,少留空復情。

詩詞問答

問:擬峴台的作者是誰?答:洪芻
問:擬峴台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一部

2. 原校:一作友

參考注釋

台面

(1) 〈方〉

(2) 桌面;多用於正式場合

(3) * 時放在桌面上的賭資

空闊

廣闊而沒有阻礙視線的東西

平野空闊

遠眺

向遠方眺望

高明

具有獨到見解,高超技藝的人

另請高明

朝宗

(1).古代諸侯春、夏朝見天子。後泛稱臣下朝見帝王。《周禮·春官·大宗伯》:“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 唐 李舟 《為崔大夫請入奏表》:“將臨元會之期,倍切朝宗之戀。” 宋 陸游 《福建到任謝表》:“鹹造在廷,甫遂朝宗之願。” 明 李攀龍 《上朱大司空》詩:“轉餉十年軍國壯,朝宗萬里帝圖雄。”

(2).指下屬進見長官。 晉 陶潛 《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太傅 河南 褚裒 ,簡穆有器識,時為 豫章 太守,出朝宗 亮 ( 庾亮 )。”

(3).比喻小水流注大水。《書·禹貢》:“ 江 漢 朝宗于海。” 孔穎達 疏:“朝宗是人事之名,水無性識,非有此義。以海水大而 江 漢 小,以小就大,似諸侯歸於天子,假人事而言之也。” 唐 張九齡 《餞王司馬入計同用洲字》詩:“獨嘆 湘江 水,朝宗向北流。” 清 李漁 《奈何天·崖略》:“造物從來不好色,磨滅佳人,使盡罡風力。萬淚朝宗 江 海溢,天公只當潮和汐。” 黃藥眠 《我夢》詩:“我夢作羽薄的白雲,飄流光海無蹤--但我終是江波一滴,向著大海朝宗!”

灣環

曲水圍繞。 唐 白居易 《玩止水》詩:“廣狹八九丈,灣環有涯涘。” 清 黃景仁 《合肥城樓》詩:“箏笛聲消極浦間, 逍遙津 水尚灣環。” 郭沫若 《今津紀游》五:“坐石欄上四望,三面均被海水灣環。”

荒城

(1).荒涼的古城。 唐 杜甫 《謁先主廟》詩:“絶域歸舟遠,荒城繫馬頻。” 宋 蘇軾 《周教授索枸杞因以詩贈錄呈廣倅蕭大夫》:“荒城古塹草露寒,碧葉叢低紅菽粟。” 清 魏荔彤 《馬陵道》詩:“荒城夜半喧雷雨,還似當年萬弩聲。”

(2).指荒墳。 宋 歐陽修 《祭石曼卿文》:“此自古聖賢亦皆然兮,獨不見夫纍纍乎曠野與荒城?”

連山

(1).古《易》名。《周禮·春官·大卜》:“掌三易之灋,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 賈公彥 疏:“其卦以純艮為首,艮為山,山上山下是名連山,雲氣出內於山,故名《易》為《連山》。” 唐 韓愈 《毛穎傳》:“﹝ 蒙恬 ﹞召左右庶長與軍尉,以《連山》筮之,得天與人文之兆。” 羅惇曧 《文學源流·三代以上文學》:“《連山》、《歸藏》,簡編並沒。”

(2).連綿的山嶺。 南朝 梁 吳均 《至湘洲望南嶽詩》:“重波淪且直,連山糾復紛。” 唐 王維 《終南山》詩:“ 太乙 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宋 蘇轍 《同王適賦雪》:“重樓復閤爛生光,絶澗連山漫不見。”

(3).滿山。 唐 盧綸 《春日臥病示趙季黃》詩:“黃埃滿市圖書賤,黑霧連山虎豹尊。” 清 王凱泰 《台灣雜詠》:“好竹連山覺筍香,馬蹄入市許先嘗。”

(4).見“ 連山眉 ”。

偃蹇

(1) 高聳

(2) 驕橫;傲慢

懼其偃蹇。——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那些督撫貴人點了點頭,他就得意的了不得,從此就故作偃蹇之態去驕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3) 困頓;窘迫

叔寶道:“小弟當時偃蹇。——《隋唐演義》

(4) 形容委曲婉轉的樣子

卻略

亦作“卻略”。1.山背隆起貌。 唐 杜甫 《橋陵詩三十韻因呈縣內諸官》:“坡陁因厚地,卻略羅峻屏。” 仇兆鰲 註:“卻略,狀山背後擁。” 宋 范成大 《自石林回過小玲瓏》詩:“卻略巖岫杳,黝糾石牀怪。”

(2).退身。表謙恭。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 周王 既入,始至階頭,帝逆遣傳詔遏使就東廂。 周侯 未悟,即卻略下階。” 唐 顧況 《酬本部韋左司》:“卻略欲一言,零涕和酒飲。”

倚翠

(1).女子美好的眉色。 唐 高適 《秋胡行》:“妾本 邯鄲 未嫁時,容華倚翠人未知。”

(2).親近女性。 元 高文秀 《黑旋風》第三折:“小子 白衙內 ,平生好倚翠,拐了 郭念兒 ,一日七箇醉。”

緬懷

遙念,追思

緬懷亡友

青溪

亦作“ 青谿 ”。 1.碧綠的溪水。 唐 杜甫 《萬丈潭》詩:“青溪含冥寞,神物有顯晦。” 唐 盧鴻一 《嵩山十志·樾館》詩:“紫巖隈兮青谿側,雲松煙蔦兮千古色。”

(2).古縣名。今 浙江省 淳安縣 。 北宋 方臘 起義於此。起義失敗後,縣名改為 淳安 。 宋 徐夢莘 《三朝北盟會編》卷二一八:“ 孫覿 《韓世忠墓誌銘》曰:‘ 宣和 初,妖人 方臘 起 青溪 ,不旬朝,眾萬數,破 衢 、 婺 、 杭 、 睦 、 歙 五州, 江 淮 大震。’”

(3).古水名。指 三國 吳 在 建業城 東南所鑿 東渠 。發源於今 江蘇省 南京市 鍾山 西南,流經 南京 市區入 秦淮河 ,曲折達十餘里,亦名 九曲青溪 。年久湮廢,今僅存入 秦淮河 的一段。 唐 楊炯 《少室山少姨廟碑》:“亦猶 蔣侯 三妺, 青谿 之軌跡可尋; 虞帝 二妃, 湘水 之波瀾未歇。” 宋 周必大 《記金陵登覽》:“城中 青溪 ,入 秦淮 頗堙廢。” 清 王士禛 《秦淮雜詩》之六:“ 青溪 水木最清華, 王 謝 烏衣 六代夸。”

(4).古水名。在今 湖北省 境內。以源出 青山 ,故稱。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沮水》:“ 沮水 南逕 臨沮縣 西, 青谿水 注之。水出縣西 青山 ,山之東有 濫泉 ,即 青谿 之源也……以源出 青山 ,故以 青谿 為名。” 唐 駱賓王 《秋日於益州李長史宅宴序》:“五嶽棲真,窅眇 青溪 之上;六爻貞遁,寂寞滄海之濱。”

(5).山名。在今 湖北省 當陽市 。

峴山

(1).山名。在 湖北 襄陽縣 南。又名 峴首山 。東臨 漢水 ,為 襄陽 南面要塞。 西晉 羊祜 鎮 襄陽 時,常登此山,置酒吟詠。《晉書·羊祜傳》:“ 祜 樂山水,每風景,必造 峴山 ,置酒言詠,終日不倦。” 唐 孟浩然 《峴山送朱大去非游巴東》詩:“ 峴山 南郭外,送別每登臨。” 宋 韋居安 《梅磵詩話》卷上:“ 羊叔子 鎮 襄陽 ,嘗與從事 鄒湛 登 峴山 ,慨然有‘湮沒無聞’之嘆, 峴山 因是以傳。”

(2).山名。在 浙江 湖州市 南。本名 顯山 ,後避 唐中宗 ( 李顯 )諱,改名 峴山 。 宋 蘇軾 任 湖州 太守時,曾登此山,有詩云:“ 吳興 勝 襄陽 ,萬瓦浮青冥。我非 羊叔子 ,愧此 峴山亭 。”

(3).山名。在 浙江 東陽縣 南。原名 三丘山 。 晉 義熙 間 殷仲文 守 東陽 ,常登此山。後人比之 羊祜 ,因亦名 峴山 。

豫章

古書上記載的一種樹名。有的記載說即今之樟樹

楩楠豫章。——《墨子·公輸》

春服

春日穿的衣服。《論語·先進》:“莫春者,春服既成。” 晉 陶潛 《時運》詩:“襲我春服,薄言東郊。” 宋 梅堯臣 《湖州寒食陪太守南園宴》詩:“遊人春服靚粧出,笑踏俚歌相與嘲。” 明 張羽 《三月三日期黃許二山人遊覽不至因寄》詩:“濟濟少長集,鮮鮮春服明。”

公子

古代稱諸侯的兒子或女兒,後來稱豪門世家的兒子,也用來尊稱別人的兒子

大公子

公子為人,仁而下士。——《史記·魏公子列傳》

好懷

好興致。 晉 陶潛 《飲酒》詩之十:“清晨聞叩門,倒裳往自開。問子為誰歟,田父有好懷。” 宋 陳師道 《絕句》之四:“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世事相違每如此,好懷百歲幾回開!” 明 高攀龍 《夏日閒居》詩:“顧此有好懷,酌酒遂陶然。”

良人

(1) 古時夫妻互稱為良人,後多用於妻子稱丈夫

(2) 古代指非奴婢的平民百姓(區別於奴、婢)

(3) 清白人家的婦女

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調戲。——《水滸傳》

初筵

《詩·小雅·賓之初筵》:“賓之初筵,左右秩秩。” 鄭玄 箋:“大射之禮,賓初入門,登堂即席,其趨翔威儀甚審知,言不失禮也。” 朱熹 集傳:“初筵,初即席也。”後指宴飲之始,亦泛指宴飲。 唐 杜甫 《牽牛織女》詩:“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終。” 宋 王禹偁 《右衛上將軍贈侍中宋公神道碑奉撰敕》:“有彯纓結佩之士,羅列於初筵。” 清 黃景仁 《夜飲孫吟秋齋頭鄰家火發歸而成此並訊吟秋》詩:“可憐小戶當初筵,已見流珠眼芒起。”

溪光

指溪流的水色。 唐 杜牧 《題白苹洲》詩:“山鳥飛紅帶,亭薇拆紫花。溪光初透徹,秋色正清華。” 宋 謝逸 《南歌子》詞:“雨洗溪光浄,風掀柳帶斜。” 清 劉大櫆 《重修孫公橋記》:“亭之西,創水榭三楹,為亭右弼,俯蒞溪光,泛搖幾席。”

中觴

宴飲之中。 晉 陶潛 《游斜川》詩:“中觴縱遙情,忘彼千載憂。” 宋 蘇軾 《缾笙》詩引:“庚辰八月二十八日, 劉幾仲 餞飲 東坡 ,中觴,聞笙簫聲杳杳若在雲霄間。”《續資治通鑑·宋徽宗宣和五年》:“壬午, 盧益 等赴花宴。時 金 主形神已病,中觴,促令便辭,略不及交 燕 事。”

翠幄

翠色的帳幔。 晉 左思 《吳都賦》:“藹藹翠幄,嫋嫋 * 。”《晉書·劉琨傳》:“臣等祖考以來,世受殊遇,入侍翠幄,出簪彤管。” 唐 元稹 《宛轉行》:“華屋重翠幄,綺席雕象牀。” 宋 晁補之 《摸魚兒·東皋寓居》詞:“任翠幄張天,柔茵藉地,酒盡未能去。”

金沙

(1).含有金子的沙礫。《文選·左思<蜀都賦>》:“金沙銀礫,符采彪炳,暉麗灼爍。” 劉逵 註:“ 永昌 有水,出金,如糠在沙中。” 唐 杜甫 《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黃家亭子》詩之二:“有徑金沙軟,無人碧草芳。” 清 馬建忠 《適可齋記言·富民說》:“蓋南、北 天山 金沙最富,淘者甚眾,記不絶書。”

(2).井名。 唐 李商隱 《昭郡》詩:“繩爛 金沙井 ,松乾乳洞梯。” 馮浩 箋註:“《方輿勝覽》:‘ 金沙井 在 平樂府 治東。’《平樂縣誌》:‘在 塘背庵 內。 唐 李義山 所詠也。近為僧填,不可復問。’”

(3).泉名。《元史·世祖紀七》:“賜 湖州 長興縣 金沙泉 名為 瑞應泉 。 金沙泉 不常出, 唐 時用此水造紫筍茶進貢。”

(4).借指泉水。 宋 蘇軾 《佛日山榮長老方丈》詩之三:“東麓雲根露角牙,細泉幽咽走金沙。” 清 許承欽 《由來鶴橋登樓觀趵突泉》詩:“檻外金沙玉蕊繁,誰開眼界任瀾翻。”

(5).見“ 金沙羅 ”。

(6).見“ 金砂 ”。

(7).見“ 金沙江 ”。

回汀

曲折的洲渚。 唐 李君房 《獨繭綸賦》:“魚既得兮心亦冥,收纖縷兮旋迴汀。” 唐 李商隱 《細雨》詩:“瀟灑停迴汀,依微過短亭。” 前蜀 韋莊 《思歸》詩:“紅垂野岸櫻還熟,緑染迴汀草又芳。”

不下

(1).不少於。 漢 晁錯 《論貴粟疏》:“今農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 唐 韓愈 《黃家賊事宜狀》:“自用兵已來,已經二年,前後所奏殺獲,計不下一二萬人。” 楊朔 《亂人坑》:“八年來,單單這個亂人坑埋的死人不下六千。”

(2).不亞於;不次於。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釋道·薩王二真君之始》:“此二宮者,俱在京師兌隅,雄麗軒敞,不下宮掖。” 劉光弟 《美酒行》:“雲今東省旱,不下西省荒。” 茹志鵑 《高高的白楊樹》:“大姐那股高興的神氣,也並不下於我。”

(3).沒有攻克。《後漢書·公孫瓚傳》:“ 紹 遣將 崔巨業 將兵數萬攻圍 故安 不下,退軍南還。”

漁舟

漁船

夜氣

(1).儒家謂晚上靜思所產生的良知善念。《孟子·告子上》:“牿之反覆,則其夜氣不足以存;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 元 楊載 《中秋》詩:“神清存夜氣,天闊數秋毫。”《兒女英雄傳》第三九回:“老爺是位仁厚不過的,便覺這人尚有三分夜氣,早動了一片不忍人之心。”

(2).夜間的清涼之氣。 南朝 梁 劉孝儀 《和昭明太子鐘山解講》詩:“夜氣清簫管,曉陣爍郊原。” 唐 韓愈 《李花》詩之一:“東風來吹不解顏,蒼茫夜氣生相遮。” 元 柳貫 《送葉道士歸天台》詩:“石井劍花飛夜氣,玉田芝草艷春暉。” 魯迅 《故事新編·鑄劍》:“杉樹林的每一片葉尖,都掛著露珠,其中隱藏著夜氣。”

(3).黑暗、陰森的氣氛。 宋 王安石 《離鄞至菁江東望》詩:“村落蕭條夜氣生,側身東望一傷情。” 清 梅曾亮 《劉忠義傳》:“因微服行村落中,時久雨,夜氣慘悽。” 魯迅 《集外集·悼丁君》:“如磐夜氣壓重樓,剪柳春風導九秋。”

不見

(1)

 

不曾相見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2)

 

見不著;丟失

一輛新腳踏車轉身就不見了

白月

(1).皎潔的月光。 唐 劉長卿 《宿北山禪寺蘭若》詩:“青松臨古路,白月滿寒山。” 唐 孟郊 《尋裴處士》詩:“遠心寄白月,華髮廻青春。”

(2).見“ 白分 ”。

吾土

我的鄉土。 漢 王粲 《登樓賦》:“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唐 孟浩然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詩:“ 建德 非吾土, 維揚 憶舊遊。” 唐 杜甫 《長沙送李十一》詩:“遠愧尚方曾賜履,竟非吾土倦登樓。”

留空

書寫物或印刷品的詞間或行間空白

詩詞推薦

擬峴台原文_擬峴台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