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空贊·其九·調名本意十一首

作者:敦煌曲子 朝代:唐代

原文

澄澄四海深無底。

屹屹須彌不見峰。

一朝劫火三災至,海納須彌也是空。

詩詞問答

問:《十空贊·其九·調名本意十一首》的作者是誰?答:敦煌曲子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敦煌曲子的名句有哪些?答:敦煌曲子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敦煌歌辭總編卷四

參考注釋

澄澄

清澈明潔貌。 晉 阮修 《上巳會詩》:“澄澄緑水,澹澹其波。” 元 無名氏 《殺狗勸夫》第三折:“卻原來是伴獨坐皓月澄澄,攪孤眠西風泠泠。” 柯岩 《天涯何處無芳草》二:“她卻仍然睜著兩隻澄澄的大眼望著我。”

四海

(1) 指全國各地

四海為家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三國志·諸葛亮傳》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準

(3) 豪放、豁達

老牛說:“真是大手筆,四海得很”

無底

(1).沒有底部。形容極深。《列子·湯問》:“有大壑焉……其下無底,名曰 歸墟 。” 晉 陸機 《從軍行》:“谿谷深無底,崇山鬱嵯峨。”

(2).無限度;無窮盡。《後漢書·張綱傳》:“甘心好貨,縱恣無底。”《西遊補》第五回:“我是一片深情,指望鴛鴦無底,見他倆個把我做閣板上貨,我哪得不生悲怨!”

(3).謂不知底細。 陳殘雲 《山谷風煙》第十一章:“到底是真是假, 周祺 心中無底。”

屹屹

(1).高大挺立貌。《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屹山峙以紆鬱” 晉 張載 註:“《詩》云:‘臨衝弗弗,崇墉屹屹。’” 唐 歐陽詹 《吊九江驛碑材文》:“屹屹子碑,如神如祇。” 明 劉基 《通天台賦》:“屹屹兮似 不周 之天柱,挺挺兮若 閬風 之瑤圃。”

(2).形容性氣豪放。 明 歸有光 《陸子誠墓志銘》:“至述其從母,為人慷慨好施予,平生屹屹無女子態。”《明史·岳正傳》:“ 正 博學能文章,高自期許,氣屹屹不能下人。”

(3).猶矻矻。勤奮不懈貌。 明 高明 《琵琶記·才俊登程》:“小子坐則讀,行則吟,窮年屹屹苦搜尋。” 清 唐甄 《潛書·宗孟》:“寂寂焉主靜不動,屹屹焉屏慾如賊。”

須彌

(1).見“ 須彌山 ”。

(2).信佛者泛指山。 唐 楊炯 《梓州惠義寺重閣銘》:“俯觀大道,僅如棗葉;下望須彌,裁同芥子。”

不見

(1)

不曾相見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2)

見不著;丟失

一輛新腳踏車轉身就不見了

一朝

一旦

一朝而天。——《國語·晉語》

劫火

亦作“刧火”。亦作“刦火”。亦作“刼火”。1.佛教語。謂壞劫之末所起的大火。《仁王經》:“劫火洞然,大千俱壞。” 唐 張喬 《興善寺貝多樹》詩:“永共 終南 在,應隨劫火燒。” 宋 李綱 《次韻丹霞錄示羅疇老唱和詩》:“刧火洞燒時,自有安身處。”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附錄《晉王大令保母帖》:“千年鬱鬱閟重泉,蹔出還隨刦火煙。” 清 龔自珍 《懺心》詩:“佛言刼火遇皆銷,何物千年怒若潮?”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一章:“釋子又常謂 東方朔 言及刧火,已知佛法。”

(2).借指兵火。 清 顧炎武 《恭謁天壽山十三陵》詩:“ 康 昭 二明樓,並遭劫火亡。” 清 納蘭性德 《南歌子·古戍》詞:“何年劫火賸殘灰,試看英雄碧血滿 龍堆 。”

三災

佛教謂劫末所起的三種災害。刀兵、疫癘、饑饉為小三災,起於住劫中減劫之末;火、風、水為大三災,起於壞劫之末。見《俱舍論·分別世品》。亦泛指災難。 南朝 梁元帝 《攝山棲霞寺碑》:“風來露歇,日度霞輕,三災不毀,得一而貞。” 宋 范成大 《柏林院》詩:“ 胡 來 胡 現劫灰深,風鼓三災海印沉。”《醒世恆言·杜子春三入長安》:“但恐三災橫至,四大崩摧。”

海納

(1).喻容受量大。《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形器不存,方寸海納。” 李周翰 註:“方寸之心,如海之納百川也。言其包含廣也。”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序:“太史聽鼓而論功,司馬張旃而賞獲。上則雲布雨施,下則山藏海納。” 唐 范攄 《雲溪友議》卷中:“ 韓公 曰:‘史官,國之樞機也。其如海納之醉乎?’”

(2).謂廣泛採納。 唐 陸贄 《興元論續從賊中赴行在官等狀》:“輟沐吐哺,虛襟坦懷;海納風行,不疑不滯。”

詩詞推薦

十空贊·其九·調名本意十一首原文_十空贊·其九·調名本意十一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