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其一

作者:朱純 朝代:明代

雜詩·其一原文

聖道載六籍,文辭既昭宣。

云何千載下,坐使聚訟紛。

斲輪應心手,解牛奏砉然。

傍觀徒駭愕,至妙在不傳。

詩詞問答

問:雜詩·其一的作者是誰?答:朱純
問:雜詩·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朱純的名句有哪些?答:朱純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石倉歷代詩選卷三百七十七

參考注釋

聖道

(1).聖人之道。也特指 孔子 之道。《莊子·天道》:“天道運而無所積,故萬物成;帝道運而無所積,故天下歸;聖道運而無所積,故海內服。” 漢 揚雄 《法言·問明》:“甚矣,聖道無益於庸也。”《三國志·魏志·夏侯玄傳》:“始自 秦 世,不師聖道,私以御職,姦以待下。” 唐 韓愈 《請復國子監生徒狀》:“今聖道大明,儒風復振,恐須革正,以贊鴻猷。”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見聖道之全者惟 顏子 。”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我出世的時候是 清 朝末年, 孔夫子 已經有了‘ 大成至聖文宣王 ’這一個闊得可怕的頭銜,不消說,正是聖道支配了全國的時代。”

(2).佛教謂出離生死煩惱之道。即“四聖諦”與“八正道”的合稱。《成實論·四無畏品》:“謂修聖道不能盡結,既不盡結,何能離苦?” 唐 道綽 《安樂集》卷上:“依大乘聖教,良由不得二種聖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為二?一謂聖道,二謂往生浄土。” 宋 陸游 《自警》詩:“聖道功殊淺,塵緣習未除。”參見“ 八正道 ”。

六籍

(1).即六經。《文選·班固<東都賦>》:“蓋六籍所不能談,前聖靡得言焉。” 李善 註:“六籍,六經也。” 晉 陶潛 《飲酒》詩之二十:“如何絶世下,六籍無一親。” 明 張煌言 《陳文生未焚草序》:“ 祖龍 一炬,六籍煙飛,然博士掌故,猶未焚也。” 清 龔自珍 《送夏進士序》:“大哉斯言!是其炳六籍,訓萬祀矣。”

(2).佛教著作《大般若經》、《金剛經》、《維摩詰經》、《楞伽經》、《圓覺經》、《楞嚴經》,號稱禪家六籍。

文辭

(1).言詞動聽的辭令。《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言之無文,行之不遠。 晉 為伯, 鄭 入 陳 ,非文辭不為功。”《戰國策·秦策一》:“繁稱文辭,天下不治。”《韓詩外傳》卷十:“故使者必矜文辭,喻誠信,明氣志,解結申屈,然後可使也。”

(2).亦作“ 文詞 ”。文章。《史記·伯夷列傳》:“余以所聞 由 光 義至高,其文辭不可概見,何哉?”《史記·儒林列傳》:“是時天子方好文詞,見 申公 對,默然。” 晉 陶潛 《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文辭超卓,四座嘆之。” 宋 司馬光 《賢良策問》:“國家比下詔書,以延天下豪俊之士,待之以不次之位,豈特以學問之富貴為賢良,文辭之麗為方正邪?”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上·結構》:“文詞稍勝者即號才人,音律極精者終為藝士。” 梁啓超 《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四章第三節:“ 節性 ( 王符 )、 公理 ( 仲長統 )雖文辭斐然,然止於政論。”

昭宣

明宣。 南朝 宋 謝靈運 《撰征賦》:“降俊明以鏡鑑,廻風猷以昭宣。” 明 高攀龍 《<高子遺書>序》:“忠孝節義神明也,有不昭宣,是神明之冥頑不靈也。”

云何

(1).為何,為什麼。《詩·唐風·揚之水》:“既見君子,云何不樂?”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先公勳業如是,君作《東征賦》,云何相忽略?” 宋 范成大 《嘲峽石》詩:“云何清淑氣,孕此詭譎跡?”

(2).如何;怎么辦;怎么樣。《史記·司馬穰苴列傳》:“召軍正問曰:‘軍法期而後至者云何?’對曰:‘當斬。’”《後漢書·班勇傳》:“今立副校尉,何以為便?又置長吏屯 樓蘭 ,利害云何?” 宋 蘇軾 《次韻王定國南遷回見寄》:“心通豈復問云何,印可聊須答如是。” 魯迅 《朝花夕拾·後記》:“上面並無題字,不知宣傳者於意云何。”

千載

千年。形容歲月長久。《漢書·王莽傳上》:“於是羣臣乃盛陳‘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載同符’。” 唐 韓愈 《歧山下》詩:“自從 公旦 死,千載閟其光。” 清 昭槤 《嘯亭雜錄·三年喪》:“惟我 純皇 孝摯性成,力阻浮議,使千載之陋,更於一旦。”

聚訟

眾說紛紜,久無定論。《後漢書·曹褒傳》:“諺言:作舍道旁,三年不成。會禮之家,名為聚訟,互生疑異,筆不得下。” 宋 岳珂 《愧郯錄·告謚祖廟》:“蓋有 唐 已定之制,有司屢請迄六世而後克從。以是知議禮聚訟,豈不難哉。”《明史·歷志一》:“是時言歷者四家,《大統》、《回回》之外,別立 西洋 為西局, 文魁 為東局,言人人殊,紛若聚訟焉。” 李大釗 《厭世心與自覺心》:“國家善惡之辨,古今學者,紛紛聚訟。”

斲輪

亦作“斵輪”。1.斫木製造車輪。《莊子·天道》:“ 輪扁 曰:‘臣也以臣之事觀之。斵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斵輪。’” 宋 黃庭堅 《次韻吉老十小詩》:“學似斵輪 扁 ,詩如 飯顆山 。”《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論白話為維新之本》:“降及 春秋 ,植杖之叟,耦耕之夫,販牛之商,斲輪之工,散見於傳記諸書,猶往往不絶。”

(2).借指經驗豐富、水平高超。 宋 范成大 《寄題王仲顯讀書樓》詩:“人云太痴絶,我自斲輪妙。” 清 顧紹敏 《秋日感懷》詩之三:“ 中郎 應自憐焦尾,巧匠何堪笑斵輪。”

(3).指經驗豐富、水平高超的人。 明 徐渭 《注<參同契>序》:“援筆於既悟之後則可,牽文於未悟之前則不可。不然,搏控糟粕,希不見誚斵輪矣。”參見“ 斲輪手 ”。

應心

(1).隨心所欲。語出《莊子·天道》:“﹝ 輪扁 ﹞斲輪……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 晉 張華 《勵志》詩:“末伎之妙,動物應心。研精耽道,安有幽深。” 唐 方乾 《嘉興縣內池閣》詩:“指畫應心成,周迴氣象清。”

(2).符合心意,稱心。 元 武漢臣 《生金閣》第三折:“爺,這個正叫做沒頭公事,便要問時怕也難應心么。” 孫犁 《白洋淀紀事·走出以後》:“她母親就把女兒送過婆家去……但那婆家並不叫這女孩子應心滿意。”

砉然

(1).象聲詞。常用以形容破裂聲、折斷聲、開啟聲、高呼聲等。《莊子·養生主》:“砉然嚮然,奏刀騞然。”《北史·魏收傳》:“斯蓋厚棟不橈,遊刃砉然。” 五代 范資 《玉堂閒話·齊州民》:“﹝ 劉十郎 ﹞與妻傭舂以自給,忽一宵舂未竟,其杵砉然有聲,視之,已中折矣。”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一》:“皇上友愛天深,痛毒兼至。砉然一叫,聲淚俱咽。” 孫中山 《倫敦被難記》:“正趦趄間,忽聞鄰近之屋門砉然已闢,左右二人挾予而入。”

(2).超脫流俗貌。 元 劉祁 《歸潛志》卷二:“﹝ 辛敬之 ﹞平生不為科舉計,且未嘗至京師,砉然中州一逸士也。”

(3).恍然大悟的樣子。 清 龔自珍 《夜坐》詩:“萬一禪關砉然破,美人如玉劍如虹。” 清 龔自珍 《最錄<三千有門頌>》:“壬辰歲,得此書於 龍泉寺 ,思之七晝夜,乃砉然破。”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為時既久,精神淪亡,逮蒙新力一擊,即砉然冰泮。”

(4).分明貌。 章炳麟 《訄書·徵七略》:“略者,封畛之正名。《傳》曰:天子經略,所以標別群書之際,其名實砉然。” 章炳麟 《答鐵錚》:“然所以維持道德者,純在依自,不在依他,則已砉然可見。”

傍觀

(1).在近旁觀看。《史記·滑稽列傳》:“凡投三弟子。 西門豹 曰:‘巫嫗弟子是女子也,不能白事,煩三老為入白之。’復投三老 河 中。 西門豹 簪筆磬折,嚮 河 立待良久。長老、吏傍觀者皆驚恐。”

(2).指局外人從旁觀察。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風操》:“昔 劉文饒 不忍,駡奴為畜產。今世愚人遂以相戲,或有指名為豚犢者。有識傍觀,猶欲掩耳,況當之者乎!”《舊唐書·元行沖傳》:“當局稱迷,傍觀見審,累朝銓定,故是周詳,何所為疑,不為申列?”

駭愕

亦作“駴愕”。驚訝,驚愕。《晉書·趙王倫傳》:“初與富室兒於城西販馬,百姓忽聞其尚主,莫不駭愕。” 宋 周密 《癸辛雜識續集下·秦九韶》:“父方宴客,忽有彈丸出父後,眾賓駭愕,莫知其由。”《明史·楊嗣昌傳》:“ 嗣昌 駴愕,疑左右皆賊。” 葉聖陶 《城中·在民間》:“聽眾覺得這個話很突兀,都用駭愕的眼光看著她。”

不傳

不移動。《禮記·內則》:“父母舅姑之衣、衾、簟、蓆、枕、幾不傳。” 鄭玄 註:“傳,移也。”

不傳習。《史記·五帝紀論》:“ 孔子 所傳 宰予 問《五帝德》及《帝繫姓》,儒者或不傳。” 司馬貞 索隱:“二者皆非正經,故 漢 時儒者以為非聖人之言多不傳學也。”

詩詞推薦

  • 洗耳泉(葉化甫棲隱處)

    李孫宸明代〕我聞唐虞代,乃有巢與由。逃榮若避垢,洗耳謝九州。羅山多飛瀑,鳴玉漱清幽。岩石儼異搆,眷言隱士邱。坐聽
  • 不寐四首

    楊萬里宋代〕暗蟲夜啼不肯停,直從黃昏啼到明。不知計論底事著,為復怨嗟誰子生。至竟通宵千萬語,真實只是兩三聲。唧唧
    雜詩·其一原文_雜詩·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虞美人 泖濱泛荷

    邵亨貞元代〕南風十里平湖外。夜舞凌波隊。米家書畫滿船頭。更著小憐歌舞障清愁。烏紗不共人間暑。別有談玄塵。近來懶作
  • 贈黃子真

    張嵲宋代〕再來居槜李,又枉故人車。故人固是客,我居豈吾廬。共在天之涯,猶如水中鳧。細話漢傍事,想見江紆餘。死者
  • 卜運算元

    佚名宋代〕借問隴頭梅,春信還知否。
    雜詩·其一原文_雜詩·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覆巢行

    孟郊唐代〕荒城古木枝多枯,飛禽嗷嗷朝哺雛。枝傾巢覆雛墜地,烏鳶下啄更相呼。陽和發生均孕育,鳥獸有情知不足。枝危
    雜詩·其一原文_雜詩·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玉卮謠

    乾隆清代〕如脂白玉卮,既琢復磨之。成器擅工巧,恢恢圓中規。豈以盛醇醪,眠花醉月飛。擬以薦明水,玩褻非所宜。更笑
  • 題米芾書蜀素卷

    乾隆清代〕猶看蜀素存米老,幸逭郁攸獻晉卿。堪與漁村為合璧,似爭蘭畹擅連城。書雖涉放原歸整,辭固雲顛頗具英。磬折
  • 送智道者

    仲並宋代〕胸中歷歷幾山川,竹杖芒鞋四十年。赤手旋為新活計,白頭猶作舊因緣。如如炒境無多事,了了真心不礙禪。安坐
    雜詩·其一原文_雜詩·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獨鵠吟

    李鹹用唐代〕碧玉喙長丹頂圓,亭亭危立風松間。啄萍吞鱗意已闌,舉頭咫尺輕重天。黑翎白本排雲煙,離群脫侶孤如仙。披霜
  • 滿庭芳(元日)

    趙長卿宋代〕爆竹聲飛,屠蘇香細,華堂歌舞催春。百年訊息,經半已凌人。念我功名冷落,又重是、一歲還新。驚心事,安仁
    雜詩·其一原文_雜詩·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一片雲石(在龍井上)

    李孫宸明代〕一片雲根分外奇,霏煙藏霧影離離。飛來定自陽台下,神女朝來恐未知。
  • 石門道中作·其三

    乾隆清代〕徐行減從經城郭,萬騎賓士亦底為。到岸畫艫還少待,率知舟較馬猶遲。
  • 菩薩蠻

    李好古宋代〕東園映葉梅如豆。西園撲地花鋪繡。春水曉來深。日華嬌漾金。帶煙穿徑竹。步入飛虹曲。何處早鶯啼。曲橋西復
    雜詩·其一原文_雜詩·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小溪

    李介山宋代〕東風滿眼柳花飛,信步扶藜過小溪。淮甸淒涼春事少,楚天空闊暮雲低。江山有意憐孤客,桃李無心戀故蹊。縱使
    雜詩·其一原文_雜詩·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讀淮海集

    喻良能宋代〕五言未數韋應物,八面須還秦少游。花氣湖光吟鑒水,雷推雨電賦黃樓。
    雜詩·其一原文_雜詩·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太上皇帝靈駕發引輓歌詞六首

    范成大宋代〕簫勺妖氛靜,甄陶葉氣還。春回慈殿駕,天作佑陵山。開癖風雲慘,登平日月間。艱難雖獨瘠,壽域遍人間。
    雜詩·其一原文_雜詩·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題畫

    朱同明代〕密樹深藏寺,輕舟暖棹煙。藤蘿垂石上,草閣俯江邊。高岸立峭壁,歸鴻來遠天。平生江海志,付與畫詩傳。
  • 書靜照禪師塔

    王安石宋代〕簡老已歸黃土陌,淵師今作白頭翁。百憂三十餘年事,陳跡山林草野中。
    雜詩·其一原文_雜詩·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寄模上人

    陳允平宋代〕林下逢支遁,人疑是宿生。病憐詩力減,老覺世緣輕。短髮吳霜淨,歸心剡雪明。相思聽猿夜,幽夢隔重城。
雜詩·其一原文_雜詩·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