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宮塞鴻秋 門前五柳侵江路

作者:鄭光祖 朝代:元代

原文

門前五柳侵江路,莊兒緊靠著白萍渡。
除彭澤縣令無心做,淵明老子達時務。
頻將濁酒沽,識破興亡數。
醉時節笑捻著黃花去。

詩詞問答

問:《正宮塞鴻秋 門前五柳侵江路》的作者是誰?答:鄭光祖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散曲

書法欣賞

鄭光祖正宮塞鴻秋 門前五柳侵江路書法作品欣賞
正宮塞鴻秋 門前五柳侵江路書法作品

詩文賞析


鄭光祖,生卒年不詳,字德輝,平陽(今山西臨汾)人。曾為杭州路小吏。著有雜劇十八種,今存七種。他的散曲不多,但質量很高。這首散曲出語不凡,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嚮往陶淵明似的生活。作者在語言運用上堪稱高手。

詩詞推薦

  • 詠銅瓶中梅

    晁公溯宋代〕折得寒香日暮歸,銅瓶添水養橫枝。書窗一夜月初滿,卻似小溪清淺時。
    正宮塞鴻秋 門前五柳侵江路原文_正宮塞鴻秋 門前五柳侵江路的賞析_古詩文
  • 廛隱堂為楊元會賦

    陳棣宋代〕大隱何曾去市廛,人間真有遁神仙。身閒已覺塵難染,心遠由來地自偏。何事遊方期汗漫,不妨酌月問嬋娟。胸中
  • 出餘杭縣

    張鎡宋代〕暑劇中宵枕屢移,夙興猶得趁涼時。平沖露氣籃輿穩,遙雜星芒篠炬隨。角景有詩聊記述,為人無術漫驅馳。須臾
  • 驚蟄家人子輩為易疏簾

    范成大宋代〕二分春色到窮閻,兒女祈翁出滯淹。幽蟄夜驚雷奮地,小窗朝爽日篩簾。惠風全解墨池凍,清晝勝翻雲笈簽。親友
    正宮塞鴻秋 門前五柳侵江路原文_正宮塞鴻秋 門前五柳侵江路的賞析_古詩文
  • 讀晦翁遺文悽愴有作

    孫應時宋代〕先生千載人,浩氣隘穹壤。早薄聲利交,超然傲塵鞅。飲酒讀離騷,追游必豪克。風月飽高吟,雲泉擅奇賞。切骨
  • 夷齊

    戴表元宋代〕夷齊棄封國,虞黃讓間田。如何後世士,尺寸事爭喧。鄰居有愧恥,況復兄弟間。掩卷三嘆息,古風何時還。
    正宮塞鴻秋 門前五柳侵江路原文_正宮塞鴻秋 門前五柳侵江路的賞析_古詩文
  • 晚泊

    釋文珦宋代〕煙生浦欲無,日暮潮初落。客帆何處來,又近垂楊泊。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蘇軾宋代〕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放生魚鱉逐人來,無主荷花到處開。水枕
    正宮塞鴻秋 門前五柳侵江路原文_正宮塞鴻秋 門前五柳侵江路的賞析_古詩文
  • 九日在邇索居無聊取滿城風雨近重陽為韻賦七

    戴表元宋代〕憂患與寒暑,攻人如五兵。中年學養道,嚴於守堅城。秋風不相貸,白髮日夜生。白盡會須止,閱熟已不驚。
    正宮塞鴻秋 門前五柳侵江路原文_正宮塞鴻秋 門前五柳侵江路的賞析_古詩文
  • 曉晴發黃杜驛二首

    楊萬里宋代〕望後月不落,偏於水底明。對懸雙玉鏡,並照一金鉦。忽值山都合,渾無路可行。多情小花徑,導我度千縈。
  • 和段校書冬夕寄題廬山

    劉得仁唐代〕名高身未到,此恨蓄多時。是夕吟因話,他年必去隨。嘗聞廬岳頂,半入楚江湄。幾處懸崖上,千尋瀑布垂。爐峰
  • 望岳

    杜甫唐代〕西嶽崚嶒竦處尊,諸峰羅立如兒孫。安得仙人九節杖,拄到玉女洗頭盆。車箱入谷無歸路,箭栝通天有一門。稍待
  • 玩松竹二首

    白居易唐代〕龍蛇隱大澤,糜鹿游豐草。棲鳳安於梧,潛魚樂於藻。吾亦愛吾廬,廬中樂吾道。前松後修竹,偃臥可終老。各附
    正宮塞鴻秋 門前五柳侵江路原文_正宮塞鴻秋 門前五柳侵江路的賞析_古詩文
  • 寄滿子權二首

    王令宋代〕窗前午枕夢忘還,門外清風晝掩關。天下誰當千古後,床頭自笑六經閒。能將道系窮通里,安用身居進退間。自愧
    正宮塞鴻秋 門前五柳侵江路原文_正宮塞鴻秋 門前五柳侵江路的賞析_古詩文
  • 禪人並化主寫真求贊

    釋正覺宋代〕默默無思,閒閒不羈。秋濯星河色,風吹月盪漪。二儀前是我,萬像里名誰。似難去取,決定相隨。
    正宮塞鴻秋 門前五柳侵江路原文_正宮塞鴻秋 門前五柳侵江路的賞析_古詩文
  • 洞仙歌

    晏幾道宋代〕春殘雨過,綠暗東池道。玉艷藏羞媚赬笑。記當時、已恨飛鏡歡疏,那至此,仍苦題花信少。連環情未己,物是人
  • 石頭城遇盧明府丈

    薛師心宋代〕浮生蹤跡似浮雲,把酒論交對夕曛。十載師門稱畏友,一朝吏事誦神君。口中高論人間少,名下宏詞海內聞。此會
  • 和前韻

    廖行之宋代〕久雨送春晚,倦遊憐客窮。不因人事謬,安得詩篇工。鶯語喚昨夢,雞聲驚曉風。此時無好句,愁絕有誰同。
    正宮塞鴻秋 門前五柳侵江路原文_正宮塞鴻秋 門前五柳侵江路的賞析_古詩文
  • 次韻君澤夜坐示子侄三首

    方回宋代〕兩腳如麻坐到明,雨樓聽盡五更聲。無人共唱尋尋覓,有子聊教仄仄平。凌室不能藏臘凍,稼場或至誤秋成。誰知
    正宮塞鴻秋 門前五柳侵江路原文_正宮塞鴻秋 門前五柳侵江路的賞析_古詩文
  • 錢志道推官遺紗帽

    梅堯臣宋代〕遠贈烏紗帽,能無白也詩。山花不更插,野客莫驚窺
    正宮塞鴻秋 門前五柳侵江路原文_正宮塞鴻秋 門前五柳侵江路的賞析_古詩文
正宮塞鴻秋 門前五柳侵江路原文_正宮塞鴻秋 門前五柳侵江路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