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因果·其五·修善十一首原文
一失人身萬不復,墮在三途獄。
萬般千種受災殃。
痛苦徹心腸。
在生不覺分毫善,惡事專心羨。
死後輪迴受苦忙。
自作自身當。
詩詞問答
問:求因果·其五·修善十一首的作者是誰?答:敦煌曲子
問:求因果·其五·修善十一首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注釋
1. 出處:敦煌歌辭總編卷三
參考注釋
失人
謂錯過人才;錯用人才。《論語·衛靈公》:“子曰:‘可與言而不與言,失人。’” 晉 葛洪 《抱朴子·逸民》:“夫 周公 大聖,以貴 * ,吐哺握髮,懼於失人。” 宋 蘇舜欽 《火疏》:“臣以謂近位之失人,政令之多缺,賞罰弗公之所致也。” 明 劉基 《雜解》:“有天下未嘗無人也,有人未嘗無用也,用得其當謂之得人,用失其當謂之失人。”
在三
《國語·晉語一》:“‘民生於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師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長,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唯其所在,則致死焉。” 韋昭 註:“三,君、父、師也。”後以“在三”為禮敬君、父、師的典故。 晉 桓溫 《薦譙元彥表》:“故有洗耳投淵,以振玄邈之風;亦有秉心矯跡,以敦在三之節。”《北齊書·徐之才傳》:“既為汝師,又為汝公,在三之義,頓居其兩。” 唐 蕭穎士 《江有歸舟》詩序:“尊道成德,嚴師其難哉。故在三之禮,極乎君親,而師也參焉。” 清 納蘭性德 《上座主徐健庵先生書》:“夫師豈易言哉!古人重在三之誼,並之於君、親。”
萬般
(1) 各種各樣;多種多樣
(2) 極其;非常
我感到萬般快慰
受災
受到導致巨大的物質損害、損失和不幸的一次突然的災難
受災地區
痛苦
(1)
(2) 指人感到難過
他心中就像與情人永別那樣痛苦
(3) 如:使精神或身體感到非常難受的事
解除令人痛苦的婚約
(4) 疼痛苦楚
心腸
心地
在生
猶在世。 唐 王建 《水運行》:“在生有樂當有苦,三年做官一年行。” 明 蘅蕪室 《再生緣》第三出:“妾在生遭逢聖明,自幸無過,上帝憐我,收置殿前,充為玉女,這仙階卻非小可呵!”《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他母親依然如在生一般,不言不語。” 張天翼 《春風》:“她沒過過一天好日子。男人在生的時候,只拿三十二塊錢一個月,從來沒有乾過什麼大事。”參見“ 在世 ”。
不覺
(1)
(2)
沒有發覺,沒有感覺到
一路景物極佳,也就不覺路途遙遠
(3)
想不到,無意之間
天天作詩著文,天長日久不覺已是著述頗豐
(4)
不禁,不由得
他們兩雙眼好像無意中碰在一起時,兩個都不覺紅了臉。——揚沫《青春之歌》
分毫
形容極細微或極少量。 漢 傅毅 《七激》:“涔養之魚,膾其鯉魴,分毫之割,纖如髮芒。” 晉 葛洪 《抱朴子·博喻》:“盈乎萬鈞,必起於錙銖,竦秀凌霄,必始於分毫。”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崔秀才》:“覬覦分毫,錙銖必較,素所鄙夷,而弗屑者也。”
惡事
* 的行為或事例
心羨
心裡羨慕
輪迴
佛家認為世間眾生,莫不輾轉生死於六道之中,生死像輪子旋轉的過程
受苦
遭受痛苦
咱們倆在舊社會都是受過苦的
自身
(1) 自己
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2) 親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