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韻詩上去入聲七十六首·其三·夏禹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山川州澤各分九,暨稷播種興耕耩。

弁冕端委臨諸侯,微禹其魚劉子講。

貢金象物鑄以鼎,惡旨疏狄絕諸杯。

東序養老別尊卑,下車泣罪息訟缿。

不於無間識本源,何異望海航斷港。

詩詞問答

問:《全韻詩上去入聲七十六首·其三·夏禹》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四十九

2. 葉

參考注釋

山川

山嶽、江河

祖國壯麗的山川

播種

把種子植入土中

弁冕

(1).弁、冕皆古代男子冠名,吉禮之服用冕,通常禮服用弁。因以‘弁冕’指禮帽。《穀梁傳·僖公八年》:“弁冕雖舊,必加於首。”

(2).泛指漢官服式。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辮髮瓔珞,非弁冕之服。”

(3).猶魁首。 清 王鳴盛 《十七史商榷·新舊唐書二十二》:“﹝ 杜佑 ﹞著述擅名,傳至今千餘年,部帙如新,裒然為冊府之弁冕。”

(4).引申為居首。 清 王韜 《<續選八家文>序》:“ 明 初承 元 之弊,而 潛溪 起而振之,以弁冕乎一代。”

(5).謂達官貴人。猶冠蓋。 宋 葉適 《<紀年備遺>序》:“弁冕接踵。”

端委

(1).古代禮服。《左傳·昭公元年》:“吾與子弁冕端委,以治民臨諸侯。” 杜預 註:“端委,禮衣。” 孔穎達 疏引 服虔 曰:“禮衣端正無殺,故曰端;文德之衣尚褒長,故曰委。”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 明帝 問 謝鯤 :‘君自謂何如 庾亮 ?’答曰:‘端委廟堂,使百僚準則,則臣不如 亮 ;一丘一壑,自謂過之。’”

(2).始末;底細。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一》:“西行見峰頂洞門西墜處,危峽孤懸,下有長垣環之,仰眺不得端委,則藩府別圃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蕙芳》:“媼益疑,具言端委。”

諸侯

古時帝王所轄各小國的王侯

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宋· 蘇洵《六國論》

微禹

語本《左傳·昭公元年》:“美哉 禹 功!明德遠矣。微 禹 ,吾其魚乎!”本為歌頌 禹 治水的功績,謂如無 禹 治水,則人皆將成魚。後以為頌揚功德的套語。《宋書·武帝紀下》:“夫微 禹 之感,嘆深後昆,盛德必祀,道隆百世。”《陳書·衡陽獻王昌傳》:“故以功深於微 禹 ,道大於惟 堯 ,豈直社稷用寧,斯乃黔黎是賴。”

其魚

語出《左傳·昭公元年》:“天王使 劉定公 勞 趙孟 於 潁 ,館於 雒汭 。 劉子 曰:‘美哉 禹 功!明德遠矣。微 禹 ,吾其魚乎!’”後借指洪水所造成的災難。 清 馮桂芬 《致李伯相書》:“ 淮 揚 萬眾惴恐,時時有其魚之慮。”

貢金

指進獻銅。《左傳·宣公三年》:“昔 夏 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

象物

(1).謂取法於物象;描摹物象。《左傳·宣公三年》:“昔 夏 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姦。” 杜預 註:“象所圖物,著之於鼎。”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才略》:“ 荀況 學宗,而象物名賦,文質相稱,固巨儒之情也。” 唐 韓愈 《謝自然詩》:“余聞古 夏後 ,象物知神姦。” 清 侯方域 《南省試策》之五:“今夫文章者……有象物之體,有抒情之體。”

(2).指畫有各類不同物象的旗幟。《左傳·宣公十二年》:“百官象物而動,軍政不戒而備。” 杜預 註:“物,猶類也。” 孔穎達 疏:“類,謂旌旗畫物類也。百官尊卑不同,所建各有其物,象其所建之物而行動。” 南朝 宋 顏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國容眡令而動,軍政象物而具。”

(3).指麟、鳳、龜、龍四靈。《周禮·春官·大司樂》:“六變而致象物及天神。” 鄭玄 註:“象物,有象在天,所謂四靈者。天地之神,四靈之知,非德至和則不至。《禮運》曰:‘何謂四靈?麟、鳳、龜、龍,謂之四靈。’” 南朝 宋 顏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謂道輔仁,司化莫晣;象物方臻,眡祲告沴。”

東序

(1).相傳為 夏 代的大學。也是國老養老之所。《禮記·王制》:“ 夏 後氏 養國老於東序。” 鄭玄 註:“東序、東膠亦大學,在國中王宮之東。” 孔穎達 疏:“《文王世子》云:學干戈羽籥於東序。以此約之,故知皆學名也。養老必在學者,以學教孝悌之處,故於中養老。” 清 昭槤 《嘯亭續錄·千叟宴》:“百餘年間,聖祖神孫三舉盛典,使黃髮鮐背者歡飲殿庭,視古虞庠東序養老之典,有過之無不及者。”後亦為國學的通稱。《三國志·魏志·管寧傳》:“誠宜束帛加璧,備禮徵聘,仍授几杖,延登東序,敷陳墳素,坐而論道。” 南朝 梁 沉約 《俊雅》詩之二:“義兼東序,事美西雍。” 章炳麟 《訄書·官統中》:“七十一聖之官命,祿盡於今,陳諸東序,不為下國綴游。”

(2).古代宮室的東廂房,為藏圖書、秘籍之所。 漢 班固 《典引》:“啟恭館之金縢,御東序之秘寶,以流其占。”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正緯》:“昔 康王 河圖,陳於東序。” 唐 杜甫 《寄裴施州》詩:“金鐘大鏞在東序,冰壺玉衡懸清秋。”

(3).泛指東廂房。《書·顧命》:“西序,東嚮……東序,西嚮。” 孔 傳:“東西廂謂之序。” 三國 魏 何晏 《景福殿賦》:“溫房承其東序,涼室處其西偏。”

養老

(1) 奉養老人

養老送終

(2) 上年紀後閒居休息

尊卑

(1).貴賤;位分的高低。《史記·商君列傳》:“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隋書·音樂志上》:“禮逾其制,則尊卑乖;樂失其序,則親疏亂。” 魯迅 《朝花夕拾·范愛農》:“我那時也很不滿,暗地裡想:連火車上的坐位,他們也要分出尊卑來。”

(2).指長輩和晚輩。《禮記·樂記》:“所以示後世有尊卑長幼之序也。”《後漢書·烏桓傳》:“婿隨妻還家,妻家無尊卑,旦旦拜之,而不拜其父母。”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三十:“她也很生氣,頭一回見面,說話這么不客氣,簡直不拿她當嬸嬸看待,沒有個長幼尊卑。”

下車泣罪

漢 劉向 《說苑·君道》:“ 禹 出見罪人,下車問而泣之。左右曰:‘夫罪人不順道,故使然焉,君王何為痛之至於此也?’ 禹 曰:‘ 堯 舜 之人皆以 堯 舜 之心為心,今寡人為君也,百姓各自以其心為心,是以痛之也。’”後以喻為政寬仁。《梁書·王僧孺傳》:“幸聖主留善貸德,紆好生之施,解網祝禽,下車泣罪。”

息訟

平息爭訟

無間

(1) 中間沒有間隙

親密無間

(2) 不間斷

氣象觀測,日夜無間

(3) 不分別

無間是非

識本

佛教語。謂自識本心,自見本性。 南朝 齊 張融 《答周顒書》:“未知高鑒,緣何識本?”

何異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與某物某事沒有兩樣。 漢 賈誼 《鵩鳥賦》:“夫禍之與福兮,何異糾纆?” 晉 張協 《七命》:“今公子違世陸沉,避地獨竄……愁洽百年,苦溢千歲,何異促鱗之游汀濘,短羽之棲翳薈。” 明 劉基 《旅興》詩之二八:“歲暮等淪落,何異蒿與蓬?” 毛 * 《向 * 的十點要求》:“以此制憲,何殊官樣文章。以此行憲,何異 * 。”

海航

(1).海船。《續資治通鑑·宋高宗紹興三十年》:“有興師十萬,駕海航二千艘,因而南面之説,遂至重煩朝廷憂顧。”

(2).海上航行。《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七回:“他管帶海航差船的時候,有一個 福建 船政局的提調……坐了他的船。”

斷港

同別的水流不相通的港汊。 唐 韓愈 《送王秀才序》:“道於 楊 、 墨 、 老 、 莊 、佛之學,而欲之聖人之道,猶航斷港絶潢以望至於海也。” 宋 周必大 《吳郡諸山錄》:“登 上方教院 ,在山之巔,即 楞伽墖 也。望 太湖 瀰漫, 石湖 如斷港。” 元 馬臻 《述懷五十韻》:“艤舟臨斷港,散策陟層巔。” 清 王鳴盛 《蛾術編·說地十二·出河之泲》:“自 天寳 之後, 汴水 湮廢, 泲渠 亦無所受, 菏澤 以西,竟成斷港。” 姚瑩 《論詩絕句》之二九:“妙語天成偶得之, 眉山 絶趣苦難追。紛紛力薄爭 唐 宋 ,斷港橫流也未知。”

詩詞推薦

全韻詩上去入聲七十六首·其三·夏禹原文_全韻詩上去入聲七十六首·其三·夏禹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