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雲寺原文
園門相接寺門開,迤邐肩輿陟石台。
碧殿忽成一朝至,金仙已別兩年來。
少經點綴發新帑,多半規模藉舊材。
恣彼椓人猖若此,明亡於是亦堪哀。
詩詞問答
問:碧雲寺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碧雲寺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碧雲寺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灰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六十
參考注釋
相接
(1).交接,相交。《禮記·聘義》:“敬讓也者,君子之所以相接也。故諸侯相接以敬讓,則不相侵陵。”
(2).連續;連線。《楚辭·九章·哀郢》:“心不怡之長久兮,憂與憂相接。”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熔裁》:“及 雲 之論 機 ,亟恨其多,而稱清新相接,不以為病;蓋崇友於耳。”
(3).猶迎接。《東周列國志》第二三回:“ 衛文公 燬 遠遠相接。”
迤邐
亦作“ 迤里 ”。亦作“迆邐”。1.曲折連綿貌。 南朝 齊 謝朓 《治宅》詩:“迢遰南川陽,迤邐西山足。” 宋 柳永 《鳳棲梧》詞之三:“玉樹瓊枝,迆邐相偎傍。” 丁玲 《小火輪上》:“她把眼從窗戶望出去,是迤邐不斷的青山。”
(2).指唱歌聲和鳥鳴聲的悠揚圓轉。 元 朱庭玉 《夜行船·春曉》套曲:“迤邐鶯啼共燕語,偏向閒庭戶。”
(3).斜延貌;延伸貌。 宋 蘇軾 《錄進單鍔吳中水利書》:“蓋本處地勢,自 銀林堰 以西,地形從東迤邐西下。” 鄭觀應 《盛世危言·邊防上》:“在東北、西北,由 東三省 、內外 蒙古 迤邐而至 新疆 ,又在在與 俄 接壤。”
(4).緩行貌。《古今小說·眾名姬春風吊柳七》:“ 柳七 官人別了眾名姬,擕著琴劍書箱,扮作遊學秀士,迤邐上路。”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二七章:“余頽僵如屍,幸賴 法忍 扶餘,迤邐而行。” 汪曾祺 《故里三陳》:“和這個胖女人較了半天勁,累得他筋疲力盡,他迤里歪斜走出來。”
(5).漸次;逐漸。 宋 蘇軾 《與楊元素書》之八:“厥直六百千,先只要二百來千,餘可迤邐還。” 宋 賀鑄 《更漏子》詞:“迆邐黃昏,景陽鐘動,臨風隱隱猶聞。”《古今小說·閒雲庵阮三償冤債》:“﹝ 阮三 ﹞每夜如此,迤邐至二十日。”
肩輿
代步工具,由人抬著走
導使睿乘肩輿,具威儀。——《資治通鑑》。胡注:“肩輿,平肩輿也,人以肩舉之而行。
石台
(1).石桌。 唐 李頎 《覺公院施鳥石台》詩:“石臺置香飯,齋後施諸禽。”
(2).石砌的高台。 唐 王建 《逍遙翁溪亭》詩:“ 逍遙翁 在此裴回,帝改溪名起石臺。” 唐 鄭畋 《初秋寓直》詩之二:“宿鳥翩翩落照微,石臺樓閣鎖重扉。” 清 張岱 《陶庵夢憶·雷殿》:“殿前石臺高爽,喬木蕭疏。”
碧殿
金碧輝煌的殿堂。 唐 沉佺期 《游少林寺》詩:“紺園澄夕霽,碧殿下秋陰。” 唐 楊巨源 《早朝》詩:“朝時但向丹墀拜,仗下方從碧殿回。” 唐 崔櫓 《華清宮》詩之一:“草遮回磴絶鳴鑾,雲樹深深碧殿寒。”
一朝
一旦
一朝而天。——《國語·晉語》
金仙
指佛。 唐 李白 《與元丹丘方城寺談玄作》詩:“朗悟前後際,始知金仙妙。” 王琦 註:“金仙,謂佛。” 明 葉憲祖 《丹桂鈿合》第一折:“忽被閒情惱,徘徊夜未眠,月中乘興去,還擬問金仙。” 清 姚鼐 《嶽麓寺》詩:“試將萬古懷,移問金仙術。”
兩年
一年是365天,兩年就是730天。點綴
(1) 襯托;裝飾
自荷錢出水之日,便為點綴綠波。——明· 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2) 應景兒;湊數兒
(3) 指襯托、裝飾的東西
多半
(1) 超過一半或超過半數;大半;大部分
戲票多半都發出去了,就這幾張了
(2) 大概;很可能
他多半不來了
規模
事業、工程、運動、機構等所包含的範圍
故宮建築群規模宏大
若此
如此;像這樣子
求劍若此,不亦惑乎。——《呂氏春秋·察 今》
於是
緊接上事之後並由於上事而出現某種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