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錦官城東內江流,錦官城西外江流。
直到江陽復相見,暫時小別不須愁。
詩詞問答
問:《江陽竹枝二首(今瀘州)·其一》的作者是誰?答:王士禎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王士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禎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尤韻 出處:漁洋山人精華錄卷七
2. 今瀘州
參考注釋
錦官城
城名。故址在今 四川 成都 南。 成都 舊有大城、少城。少城古為掌織錦官員之官署,因稱“錦官城”。後用作 成都 的別稱。 唐 杜甫 《春夜喜雨》詩:“曉看紅濕處,花重 錦官城 。” 明 陸采 《明珠記·會內》:“但願平安下三 蜀 ,春風依舊 錦官城 。” 張素 《擬李義山<井絡>》詩:“ 玉壘山 前花黯黯, 錦官城 外鼓逢逢。”亦省稱“ 錦官 ”、“ 錦城 ”。 晉 常璩 《華陽國志·蜀志》:“其道西城,故 錦官 也。”《初學記》卷二七引 晉 任豫 《益州記》:“ 錦城 在 益州 南 笮橋 東 流江 南岸, 蜀 時故 錦官 也。” 北周 庾信 《奉和趙五途中五韻》:“ 錦城 遙可望,廻鞍念此時。” 唐 李白 《蜀道難》詩:“ 錦城 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清 查昇 《陳丈朴庵招賞牡丹同人即席分賦得明字》:“ 金谷 何如 蜀 錦城 , 放翁 舊譜閲《天彭》。” 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五部分十一:“ 錦城 榮樂,且住為佳。”
東內
(1). 唐 大明宮 (後改 蓬萊宮 )的別稱。《舊唐書·地理志一》:“ 東內 曰 大明宮 ,在 西內 之東北。 高宗 龍朔 二年置…… 高宗 以後,天子常居 東內 ,別殿、亭、觀三十餘所。”
(2).泛指宮內東面的宮。 前蜀 花蕊夫人 《宮詞》之四:“東內斜將紫禁通,龍池鳳苑夾城中。”
錦官
見“ 錦官城 ”。
外江
(1).江名。 長江 至 湖北 枝江縣 東分為二支,流經 百里洲 以南的為 外江 ,至 江陵 西南與 內江 合。參閱《嘉慶一統志》卷三四四。
(2).江名。 四川 境內, 沱湔 稱為 外江 , 郫江 稱為 內江 。 唐 杜甫 《寄岑嘉州》詩:“ 外江 三峽 且相接,斗酒新詩終自疎。” 仇兆鰲 注引 邵寶之 集註:“《一統志》:‘一渠由 永康 過 新安 ,入 成都府 ,謂之 外江 。一渠由 永康 過 郫縣 ,入 成都府 ,謂之 內江 。’” 唐 李商隱 《武侯廟古柏》詩:“ 蜀 相階前柏,龍蛇捧《閟宮》,陰成 外江 畔,老向 惠陵 東。”
(3).舊稱 長江 以南為外江,也稱江外。 清 方濬師 《蕉軒隨錄·外江》:“ 寇萊公 謂 晏元獻 為外江人。 真宗 顧 元獻 曰:‘ 張九齡 非江外人耶?’”按, 晏 , 撫州 臨川 人, 張 , 韶州 曲江 人,都在 長江 以南。
(4). 廣東 、 福建 等地人稱 長江 左近及以北數省為外江,稱其人為外江人。參見“ 外江話 ”。
直到
(1) 徑直抵達
直到北京來學藝
(2) 一直到(多指時間)
直到半夜
他一直往梯子上爬,直到喘不過氣來
這一事故直到早晨才被發現
江陽
江的北邊。 南朝 梁 江淹 《應謝主簿騷體》:“沐予冠於極浦,馳予珮兮江陽。” 宋 蘇轍 《初發嘉州》詩:“餘生雖江陽,未省至 嘉 樹。”
相見
彼此會面
整個代表團在終點站與他們相見
暫時
短時間內
因內部維修,暫時停止營業
小別
暫別。 唐 盧照鄰 《釋疾文·命曰》:“ 伯陽 欣然見予曰:‘ 昇之 來何遲!何故疲憊之如是?何故枯槁之若茲?吾適以爾小別,今將千二百期。’” 宋 孫惟信 《清平樂》詞:“小別殷勤留不住,恨滿飛花落絮。” 清 宋琬 《金公子輓詩》:“千年小別須臾事,無那高堂永夜悲。” 郁達夫 《送媟如歸有懷擔風先生》詩:“相逢才幾日,小別又今宵。”
不須
不用;不必。《後漢書·逸民傳·周黨》:“臣聞 堯 不須 許由 、 巢父 ,而建號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齊 ,而王道以成。” 唐 張志和 《漁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哥哥若到 襄陽府 ,怕你不須見我爹爹媽媽。”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養著四大盆石榴,兩盆夾竹桃,和許多不須費力而能開花的小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