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潘母貞慈錄有賦原文
母節臣忠兩不移,寸心何幸九重知。
舊啼碧淚封衣篋,新揭金題牖戶楣。
柏挺高陵留勁節,竹垂甘露護慈枝。
南溟淼淼天無際,此是流波捧日時。
詩詞問答
問:讀潘母貞慈錄有賦的作者是誰?答:李之世
問:讀潘母貞慈錄有賦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讀潘母貞慈錄有賦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李之世的名句有哪些?答:李之世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支韻
參考注釋
寸心
(1) 微小的心意
略表寸心
(2) 心;心裡
得失寸心知
何幸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很幸運。 郭沫若 《參觀劉胡蘭紀念館》詩:“何幸驅車來 文水 ?虔誠掃墓更升堂。”
重知
謂極為知遇,異常器重。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八:“以威攝賊軍,亂清 蒲 右,蒙天子重知,數月前,特授鎮西將軍、 蒲州 太守,兼 關 右兵馬處置使。”
謂重複已知的東西。《後漢書·文苑傳上·杜篤》:“ 篤 以 關中 表里山河,先帝舊京,不宜改營 洛邑 ,乃上奏《論都賦》曰:‘臣聞知而復知,是為重知。臣所欲言,陛下已知,故略其梗概,不敢具陳。’”
碧淚
猶血淚。 唐 曹唐 《小遊仙詩》之二九:“ 周王 不信長生話,空使 萇弘 碧淚垂。”
衣篋
藏衣服的小箱。《宋史·郭勸傳》:“衛士有相惡者,陰置刃衣篋中,從勾當皇城司 楊景宗 入禁門,既而為閽者所得, 景宗 輒隱不以聞。”
金題
泥金書寫的題簽。 宋 米芾 《書史》:“嗟爾方來眼須洗,玉躞金題半歸 米 。”
牖戶
(1).窗與門。《詩·豳風·鴟鴞》:“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 朱熹 集傳:“牖,巢之通氣處。戶,其出入處也。”《儀禮·有司》:“司宮闔牖戶。”《漢書·食貨志上》:“王者不窺牖戶而知天下。” 明 張居正 《紫宸宮賀表》:“奄四海以為家,恆念綢繆於牖戶。”
(2).特指窗戶。 唐 韓愈 《和虞部盧四赤藤杖歌》:“空堂晝眠倚牖戶,飛電著壁搜蛟螭。”
(3).借指屋舍。 宋 范仲淹 《泰州張侯祠堂頌》:“比比牖戶,鱗鱗場圃。”
高陵
(1).高丘,山丘。《易·同人》:“伏戎於莽,升其高陵,三歲不興。” 晉 陸機 《擬青青陵上柏》詩:“冉冉高陵苹,習習隨風翰。” 元 劉永之 《酬寄伍朝賓》詩:“鯨鯢依巨浪,虎豹嘯高陵。”
(2).指陵墓。 晉 張載 《七哀傳》:“ 北芒 何壘壘,高陵有四五。”
(3).陵墓名。 三國 魏武帝 曹操 陵名。在 河北省 臨漳縣 西。參閱《嘉慶一統志·彰德府二》、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河南四·彰德府》。
(4).陵墓名。 三國 吳 孫堅 墓名。在 江蘇省 丹陽市 西。參閱《嘉慶一統志·鎮江府二》。
(5).複姓。 漢 有 高陵顯 見《通志·氏族三》。
勁節
(1).謂堅貞的節操。 南朝 梁 范雲 《詠寒松》:“凌風知勁節,負雪見貞心。” 宋 王安石 《景福殿前柏》詩:“知君勁節無榮慕,寵辱紛紛一等看。” 朱光潛 《藝文雜談·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陶淵明 何以愛菊呢?因為他在傲霜殘枝中見出孤臣的勁節。”
(2).竹木枝幹分杈處稱節。以其質地堅實,故稱勁節。 唐 柳宗元 《植靈壽木》詩:“柔條乍反植,勁節常對生。”
甘露
甜美的雨露
曉枝滴甘露,味落寒泉中
南溟
見“ 南冥 ”。
淼淼
水勢浩大貌。 南朝 梁 沉約 《法王寺碑》:“炎炎烈火,淼淼洪波。” 唐 王建 《水夫謠》:“逆風上水萬斛重,前驛迢迢後淼淼。” 清 金農 《懷張機客淮陰黃樹谷客廣陵》詩:“清 淮 淼淼接 雷塘 ,二子淹留各異鄉。”《詩刊》1978年第2期:“任它銀河淼淼,天幕森森, 黃河 、 長江 ,自有兒女叩天門。”
無際
無邊
無邊無際的大草原
流波
(1).流水。《楚辭·遠遊》:“叛陸離其上下兮,游驚霧之流波。” 唐 羅隱 《蟋蟀詩》:“美人在何,夜影流波。” 清 唐孫華 《閒居寫懷》詩之八:“習成固難挽,流波日滔滔。”《花城》1981年第1期:“從船艙望去,兩岸瀰漫在細雨中的房屋、樹木,仿佛浮在流波之上,時起時伏地向後退去。”
(2).比喻晶瑩流轉的眼波。《文選·宋玉<神女賦>》:“望余帷而延視兮,若流波之將瀾。” 李善 註:“流波,目視貌,言舉目延視,精若水波,將成瀾也。”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七章第八節:“歌舞將終,舞人並脫去上衣,袒露半身,回首流波送媚。”
捧日
(1).喻忠心輔佐帝王。語本《三國志·魏志·程昱傳》“表 昱 為 東平 相,屯 范 ”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沉 《魏書》:“ 昱 少時常夢上 泰山 ,兩手捧日, 昱 私異之,以語 荀彧 …… 彧 以 昱 夢白 太祖 。 太祖 曰:‘卿當終為吾腹心。’” 唐 盧肇 《除歙州途中寄座主王侍郎》詩:“驅車雖道還家近,捧日惟愁去國遙。” 明 吳承恩 《贈邑侯湯濱喻公入覲障詞》:“敝屣官曹,惟切瞻雲之念;括囊經濟,猶懸捧日之心。”
(2).捧日營。參見“ 捧日營 ”。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讀潘母貞慈錄有賦原文_讀潘母貞慈錄有賦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