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疏林遠山圖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董其昌疏林遠山圖原文

平林到秋疏,林疏山更遠。

起伏與高下,妙偈兼半滿。

何須問迂倪,家法傳北苑。

蕭齋俯滄浪,伊誰此肥遁。

詩詞問答

問:董其昌疏林遠山圖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董其昌疏林遠山圖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七部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二十九

2. 用董語

參考注釋

平林

平原上的林木。《詩·小雅·車舝》:“依彼平林,有集維鷮。” 毛 傳:“平林,林木之在平地者也。” 唐 李白 《菩薩蠻》詞:“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六:“落日平林噪晚鴉,風袖翩翩吹瘦馬,一逕入天涯。” 清 葉錦 《曉渡》詩:“隔岸疎鐘動,平林宿鳥飛。”

起伏

(1)

(2) 上升和下降

散見坡坨起伏間。——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內部鬥爭時有起伏

(3) 比喻感情、關係等起落變化,也指世事興盛衰落

心潮起伏

高下

指高低、優劣(用於比較雙方的水平)

兩個人的技術不分高下

妙偈

佛教語。含意深遠的偈語。 宋 蘇軾 《次韻子由浴罷》:“《楞嚴》在牀頭,妙偈時仰讀。” 明 唐順之 《同孟中丞游龍泉寺》詩之一:“方欣窺妙偈,遽擬謝塵蹤。” 清 周亮工 《屴崱峰示永覺和尚》詩:“欲滌塵襟參妙偈,泉聲未許靜中聞。”參見“偈2語”。

何須

猶何必,何用。 三國 魏 曹植 《野田黃雀行》:“利劍不在掌,結友何須多?”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敏速》:“宰相曰:‘七千可為多矣,何須萬?’” 宋 賀鑄 《臨江仙》詞:“何須繡被,來伴擁蓑眠?” 魯迅 《華蓋集·導師》:“青年又何須尋那掛著金字招牌的導師呢?”

迂倪

元 代畫家 倪瓚 ,性迂而好潔,人稱“迂倪”。 清 吳偉業 《途中遇雪即事言懷》詩:“詩才追短 李 ,畫癖近迂 倪 。” 清 厲鶚 《題新修雲林寺圖為巨濤和尚作一百韻》:“小 李 堆濃緑,迂 倪 暈淡皴。”

家法

(1) 家長統治本家或本族人的法度

聖賢家法。——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2) 家長責打家人或孩子的用具

北苑

(1).宮廷北面的皇室園林。《北史·魏明元帝紀》:“癸丑,穿魚池於北苑。” 唐 盧綸 《春詞》:“北苑羅裙帶,塵衢錦繡鞋。醉眠芳樹下,半被落花埋。”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地理》:“ 李氏 集有翰林學士 陳喬 作《北苑侍宴賦詩序》曰:‘北苑,皇居之勝概也。掩映丹闕,縈迴緑波,珍禽奇獸充其中,修竹茂林森其後。’”

(2).泛稱皇室園林。 宋 蘇軾 《次韻王晉卿奉詔押高麗宴射》:“北苑傳呼陛楯郎,東夷初識令君香。”按,此指 北宋 的南御苑-- 玉津園 ,在 汴京 ( 開封 ) 南薰門 外。

(3).指 南唐 畫家 董源 。 董源 曾官北苑使,世稱 董北苑 。 宋 沉括 《夢溪筆談·書畫》:“ 江南 中主 時,有北苑使 董源 善畫,尤工秋嵐遠景,多寫 江南 真山,不為奇峭之筆。” 明 董其昌 《畫禪室隨筆》:“ 北苑 畫小樹,不先作樹枝及根,但以筆點成形。” 清 曹寅 《送程正路之黃陂丞》詩:“畫家遵 北苑 ,墨法秘 南唐 ,二者能兼得,茅齋竟夕香。”

(4). 宋 代名茶產地。 宋 熊蕃 《宣和北苑貢茶錄》:“ 五代 之季, 建 屬 南唐 ,歲率諸縣民採茶 北苑 。”按, 建 , 建州 ,今 福建 建甌縣 。 宋 趙汝礪 《北苑別錄》:“厥今,茶自 北苑 上者,獨冠天下,非人間所可得也。”參見“ 北苑茶 ”。

(5).見“ 北苑茶 ”。

蕭齋

唐 張懷瓘 《書斷》:“ 武帝 造寺,令 蕭子云 飛白大書‘蕭’字,至今一字存焉。 李約 竭產自 江 南買歸東 洛 ,建一小亭以翫,號曰‘蕭齋’。”後人稱寺廟、書齋為“蕭齋”。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道人靈一》:“故有顛頓文場之人,憔悴江海之客,往往裂冠裳,撥矰繳,杳然高邁,雲集蕭齋。” 明 唐寅 《送行》詩:“蕭齋煩掃榻,為我醉眠謀。”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聊齋自志》:“蕭齋瑟瑟,案冷疑冰。”

滄浪

(1).古水名。有 漢水 、 漢水 之別流、 漢水 之下流、 夏水 諸說。《書·禹貢》:“ 嶓冢 導 漾 ,東流為 漢 。又東為 滄浪 之水。” 孔 傳:“別流在 荊州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夏水》:“ 劉澄之 著《永初山川記》云:‘ 夏水 ,古文以為 滄浪 ,漁父所歌也。’” 宋 姜夔 《清波引》詞序:“余久客古 沔 , 滄浪 之煙雨, 鸚鵡 之草樹……無一日不在心目間。”

(2).青蒼色。多指水色。《文選·陸機<塘上行>》:“發藻玉臺下,垂影滄浪泉。” 李善 註:“ 孟子 曰:‘滄浪之水清。’滄浪,水色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窣祿勤那國》:“水色滄浪,波濤浩汗。”《呂氏春秋·審時》“後時者,弱苗而穗蒼狼” 清 畢沅 輯校:“蒼狼,青色也。在竹曰‘蒼筤’,在天曰‘倉浪’,在水曰‘滄浪’。” 清 龔自珍 《賀新涼》詞:“一棹滄浪水,一行行淡煙疏柳,平生秋思。”

(3).借指青蒼色的水。 唐 韓愈 《合江亭》詩:“長綆汲滄浪,幽蹊下坎坷。” 明 高棣 《題台江別意餞顧存信歸番禺》詩:“滄浪浩蕩杳難期,此別重逢又幾時。” 清 錢泳 《履園叢話·譚詩·以詩存人》:“﹝ 華碩宣 ﹞《湖上》云:‘忽驚鷗鷺起,漁笛響滄浪。’”亦借指青蒼的天空。 唐 寒山 《詩》之五九:“天高不可問,鷦鵊在滄浪。”

(4).形容頭髮斑白。 唐 姚合 《奉和前司蘇郎中驚斑鬢之什》:“遶鬢滄浪有幾莖,珥貂相問夕郎驚。”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 關河 泱漭連兵氣,齒髮滄浪寄病身。”

(5).《孟子·離婁上》:“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後遂以“滄浪”指此歌。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孺子‘滄浪’,亦有全曲。” 清 陳夢雷 《寄答李厚庵百韻》:“君節誠不虧,鼓枻歌‘滄浪’。”

伊誰

誰,何人。《詩·小雅·何人斯》:“伊誰雲從?維暴之雲。” 元 無名氏 《謝金吾》第三折:“你道是 楊和尚 破天陣吃了些虧,卻不道救 銅臺 是靠著伊誰。” 清 黃景仁 《中秋夜雨》詩:“伊誰 天柱 追嬉遨,有客 鍾陵 去飄忽。”

肥遁

同“ 肥遯 ”。 晉 葛洪 《抱朴子·暢玄》:“知足者則能肥遁勿用,頣光山林。”《魏書·逸士傳序》:“而肥遁不及,代有人矣。” 唐 牟融 《登環翠樓》詩:“我亦人間肥遁客,也將蹤跡寄林丘。”《舊唐書·隱逸傳序》:“退無肥遁之貞,進乏濟時之具。” 宋 王禹偁 《送晁監丞赴婺州關市之役》詩:“又不見 張生 狂醉戀 揚州 ,冬瓜堰下甘肥遁。” 明 唐順之 《書<秦風·蒹葭>三章後》:“抑亦以 秦 之不足與而優遊肥遁,若後來鑿壞羊裘之徒者在當時固已有人歟!”

詩詞推薦

董其昌疏林遠山圖原文_董其昌疏林遠山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