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張正國斗齋

作者:陳文蔚 朝代:宋代

寄題張正國斗齋原文

1~1團竹几炷熏爐,勝讀平生未見書。
酌古量今會文夜,清風明月四窗虛。

詩詞問答

問:寄題張正國斗齋的作者是誰?答:陳文蔚
問:寄題張正國斗齋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陳文蔚寄題張正國斗齋書法欣賞

陳文蔚寄題張正國斗齋書法作品欣賞
寄題張正國斗齋書法作品

詩詞推薦

  • 霜天曉月(慶高尉)

    李廷忠宋代〕洞天仙伯。總是梅標格。來索東風一笑,香浮動、潛溪月。壽尊誰共酌。少年花縣客。試問日邊春信,梁園上、正
    寄題張正國斗齋原文_寄題張正國斗齋的賞析_古詩文
  • 勘會賀蘭溪主

    王安石宋代〕賀蘭溪上幾株松,南北東西有幾峰。買得住來今幾日,尋常誰與坐從容。
    寄題張正國斗齋原文_寄題張正國斗齋的賞析_古詩文
  • 酬裴員外以詩代書

    高適唐代〕少時方浩蕩,遇物猶塵埃。脫略身外事,交遊天下才。腳踏車入燕趙,獨立心悠哉。寧知戎馬間,忽展平生懷。且欣
  • 送陳郎玉汝之官二首

    劉克莊宋代〕管鮑交三世,朱陳共一村,居慚阿承女,獲事太丘孫。惜別吾鍾愛,相賓右格言。應憐垂白叟,計日望回轅。
    寄題張正國斗齋原文_寄題張正國斗齋的賞析_古詩文
  • 和李太白

    蘇軾宋代〕寄臥虛寂堂,月明浸疏竹。泠然洗我心,欲飲不可掬。流光發永嘆,自昔非余獨。行年四十九,還此北窗宿。緬懷
    寄題張正國斗齋原文_寄題張正國斗齋的賞析_古詩文
  • 游山門呈知府大卿

    姚辟宋代〕春風到宛陵,太守遇康樂。隱几坐高齋,清風媚林壑。語我諸峰巒,道人古棲吒。幽潛遠江漢,秀聳類衡霍。一日
  • 次韻雪積即消

    衛宗武宋代〕馮夷剪水抑何慳,只怕天工未許閒。上瑞先春才破白,屢豐卜歲已窺斑。可憐俄頃消成水,不怕明朝失卻山。金帳
  • 風入松 煉神合道

    王吉昌元代〕太陰二八產純乾。抱六合真筌。二氣經營元數足,始離形、祖意空傳。變態超塵契聖,顯物外,性空圓。冥冥反樸
  • 米積外科僧照源堂

    洪咨夔宋代〕潛山盡頭,孤峰嶭嵲。布寶鬘雲,雨玉珂雪。中有醫禪,碧眼電掣。人以病求,一歲幾{門裡加果}。開方便門,
  • 托宿方山余庵

    邵棠宋代〕世上飛塵不到山,蕭蕭佛屋兩三間。老僧飽玩松花月,春去春來意自閒。
    寄題張正國斗齋原文_寄題張正國斗齋的賞析_古詩文
  • 道旁騎

    楊維楨元代〕春風扇官道,官柳黃金條。道旁百金騎,俠氣爭春驍。竹間小桃花,嫣如董嬌嬈。下馬隔花語,疑是花中妖。
  • 偈頌八十五首

    釋妙倫宋代〕始從鹿野苑,終至跋提河。於是二中間,未嘗說一字。年年花卉競芳時,東風一陣成狼藉。
  • 石鐘寺

    黃彥平宋代〕朔風驅水作猜瀾,眼裡廬山腳至難。少待須臾莫倉卒,卸帆聊憩石鐘山。
    寄題張正國斗齋原文_寄題張正國斗齋的賞析_古詩文
  • 題木蘭堂

    楊備宋代〕木蘭枝密樹仍高,堂下花光照節旄。列鼎重茵歌舞地,金章同色使君袍。
    寄題張正國斗齋原文_寄題張正國斗齋的賞析_古詩文
  • 還山陽簡相之並示坰

    吳則禮宋代〕今年雪花大如許,已作淮南萬點梅。北湖頭白得飽飯,故為淮南風月來。
  • 多福寺

    釋斯植宋代〕野鹿自成群,山中少隱君。鐘聲兩寺合,人語一溪分。泉響松間雨,苔生石上紋。多年僧住此,半榻鎖閒雲。
    寄題張正國斗齋原文_寄題張正國斗齋的賞析_古詩文
  • 謝人寄南榴卓子

    齊己唐代〕幸附全材長,良工劚器殊。千林文柏有,一尺錦榴無。品格宜仙果,精光稱玉壺。憐君遠相寄,多愧野蔬粗。
  • 壁間韻

    趙崇鉘宋代〕雨又入簾風又斜,東風吹客客思家。浣紗西去誰家子,青絹圍裙插杏花。
  • 梁三朝雅樂歌 需雅 六

    沈約南北朝〕膳夫奉職獻芳滋。不麛不夭鹹以時。調甘適苦別澠淄。其德不爽受福厘。於焉逸豫永無期。
  • 病中

    鄭獬宋代〕丞相新詩懶未酬,一編藥錄在床頭。何時病骨健於鶻,直與秋風萬里游。
寄題張正國斗齋原文_寄題張正國斗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