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陽渡

作者:艾性夫 朝代:宋代

武陽渡原文

空濛水氣濕溪煙,閃爍沙星照客船。
一片西風吹酒醒,秋容多在雁雲邊。

詩詞問答

問:武陽渡的作者是誰?答:艾性夫
問:武陽渡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武陽渡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艾性夫武陽渡書法欣賞

艾性夫武陽渡書法作品欣賞
武陽渡書法作品

詩詞推薦

  • 貸米於如晦

    梅堯臣宋代〕舉家鳴鵝雁,突冷無晨炊。大貧丐小貧,安能不相嗤。倖存顏氏帖,況有陶公詩。乞米與乞食,皆是前人為。
    武陽渡原文_武陽渡的賞析_古詩文
  • 香潭八首

    許月卿宋代〕殷勤教我琵琶篇,年友胸中炯炯然。公瑾風流酹江月,孔明禮樂中興年。君臣可謂逢千載,南北須教總一天。水調
    武陽渡原文_武陽渡的賞析_古詩文
  • 過緱山王處士黑石谷隱居

    岑參唐代〕舊居緱山下,偏識緱山雲。處士久不還,見雲如見君。別來逾十秋,兵馬日紛紛。青谿開戰場,黑谷屯行軍。遂令
  • 宋太宗宋代〕欲餌金鉤深未到,磻溪須問釣魚人。
  • 次韻劉寺簿二首

    趙蕃宋代〕山寺方同祭祀齋,忽驚繭紙一詩開。從今儻使親餘論,願戒譍門許數來。
  • 楊柳

    王安石宋代〕楊柳杏花何處好,石樑茅屋雨初乾。綠垂靜路要深駐,紅寫清陂得細看。
    武陽渡原文_武陽渡的賞析_古詩文
  • 桃源憶故人 寄譚劉郝三師友

    馬鈺元代〕譚鳳劉郝雲霞友。自在逍遙閒走。興盡好歸陝右。共話無中有。常清常淨常無漏。便覺虎龍 * 。個內不神神秀。
  • 頌三門

    釋印肅宋代〕古寺香華迥寂寥,焚修報國化迷流。英賢到此須回首,撥草瞻風笑點頭。
    武陽渡原文_武陽渡的賞析_古詩文
  • 釋宗顯重修寶梵院

    陳祖仁宋代〕身浮漚□草頭露,實見卓立中流柱。世綱走逃如脫兔,菩提了了無他路。迷人捐軀大火聚,自灼 * 甘自苦。諸佛
  • 塞下曲

    劉駕唐代〕勒兵遼水邊,風急卷旌旃。絕塞陰無草,平沙去盡天。下營看斗建,傳號信狼煙。新地書青史,當時破虜年。
  • 皇甫岳雲溪雜題五首·蓮花塢

    王維唐代〕日日採蓮去,洲長多暮歸。弄篙莫濺水,畏濕紅蓮衣。
    武陽渡原文_武陽渡的賞析_古詩文
  • 余既和樂天詩而喜於年及之心猶不能自已又復

    吳芾宋代〕封章上達已經旬,所乞原非為賤貧。七秩自知非久客,一心只欲作閒人。雖慚綠鬢朱顏改,卻喜清泉白石親。榮辱
    武陽渡原文_武陽渡的賞析_古詩文
  • 脕望

    楊萬里宋代〕病身似怪暮來風,老眼還驚霽後虹。落日偏明松表里,好山分占水西東。
  • 舜城懷古

    項斯唐代〕禪禹遜堯聰,巍巍盛此中。四隅鹹啟聖,萬古賴成功。道德去彌遠,山河勢不窮。停車一再拜,帝業即今同。
    武陽渡原文_武陽渡的賞析_古詩文
  • 泛舟之龍塢

    李洪宋代〕苕花如雪忽秋殘,翠花溪頭幾曲山。心逐浮雲朝獨出,家臨清霅暮能還。世情大似醉翁醉,景物偏偷閒客閒。早晚
  • 梵安院

    吳珩宋代〕山腰小徑細於繩,山鳥關關喜弄晴。 * 有情留客醉,白雲無事伴人行。野流合處堪分字,草藥拈來欲問名。回首
  • 漁家傲

    許有壬元代〕露洗璇穹青杳杳。年光紅入灘頭蓼。翠蓋撐煙吹半倒。霜信早。一*寒影磨清曉。早是軒扉塵不到。好山更與供登
  • 崇安道中

    趙彥端宋代〕風柳疎無力,秋花冷不香。客請隨去燕,涼思起啼螿。地入閩山隘,天連越樹長。年年抬衣石,為爾感征裳。
  • 定風波

    曹勛宋代〕雪後籬邊冷未晴。江天濃淡暗還明。斷續流香傳玉蓓。心醉。臨風嗅蕊不勝清。映竹幽姿深有思。何似。照溪真色
    武陽渡原文_武陽渡的賞析_古詩文
  • 西江月 贈田道人

    尹志平元代〕動處休將性動,靜中莫使心疑。目前端正沒關機。真靜真清便是。氣滿三田自實,神通八脈方知。瞭然頓覺入無為
    武陽渡原文_武陽渡的賞析_古詩文
武陽渡原文_武陽渡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