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瓏岩絕頂三首(題一作《仙岩》)·其三

作者:王弘誨 朝代:明代

原文

巉岩幽壑敞招提,躡蹬穿林路不迷。

茗碗香花隨佛供,白雲蒼靄護禪棲。

東林載酒淵明在,西竺同心慧遠攜。

五十三參年已近,可能大意悟曹溪。

詩詞問答

問:《玲瓏岩絕頂三首(題一作《仙岩》)·其三》的作者是誰?答:王弘誨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王弘誨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弘誨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齊韻

2. 以上清道光《直隸南雄州志》卷一七

參考注釋

岩幽

山岩幽深處。 唐 王勃 《青苔賦》:“繞江曲之寒沙,抱巖幽之古石。” 唐 韓愈 《雙鳥》詩:“雙鳥海外來,飛飛到中州。一鳥落城市,一鳥集巖幽。”

招提

(1).梵語。音譯為“拓斗提奢”,省作“拓提”,後誤為“招提”。其義為“四方”。四方之僧稱招提僧,四方僧之住處稱為招提僧坊。 北魏 太武帝 造伽藍,創招提之名,後遂為寺院的別稱。 南朝 宋 謝靈運 《答范光祿書》:“即時經始招提,在所住山南。”《舊唐書·武宗紀》:“寺宇招提,莫知紀極,皆雲構藻飾,僭擬宮居。”《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樵舍外已聞犬吠,招提內尚見僧眠。” 清 魏源 《武林紀游》詩之四:“且還招提宿,寄此山夕永。”參閱 唐 玄應 《一切經音義》卷十六、《翻譯名義集·寺塔壇幢》。參見“ 拓提 ”。

(2).招引提攜。 明 李贄 《與耿司寇告別書》:“公今宦遊半天下矣,兩京又人物之淵,左顧右盼,招提接引,亦曾得斯人乎?”

躡蹬

踩踏石級。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仙人洞》:“洞在紅門內東山腰間,去碑樓三里。躡蹬而上,洞口僅容一人。” 李木庵 《登屴崱峰》詩:“攀藤躡蹬踏雲起,奮身直搗百靈宮。”

香花

香味芬芳的花,比喻對人民有益,有利於社會進步的言行和作品

白雲

(1).白色的雲。《詩·小雅·白華》:“英英白雲,露彼菅茅。”《莊子·天地》:“乘彼白雲,至於帝鄉。”《史記·封禪書》:“其夜若有光,晝有白雲起封中。” 唐 蘇頲 《汾上驚秋》詩:“北風吹白雲,萬里渡 河 汾 。”《文匯報》1983.10.12:“《蓬萊導遊圖》有幅照片,藍天之下,白雲之上,嵌著 蓬萊閣 主要建築,似仙山又似蜃樓。”

(2). 黃帝 時掌刑獄之官。後用作刑官的別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黃帝 雲師雲名” 顏師古 注引 漢 應劭 曰:“ 黃帝 受命有雲瑞,故以雲紀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為青雲,夏官為縉雲,秋官為白雲,冬官為黑雲,中官為黃雲。” 唐 孫逖 《授裴敦復刑部尚書制》:“委之刑柄,俾踐白雲之師。”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實二》:“ 胡武平 宿 ,賀 晏元獻 轉刑部侍郎啟云:‘紫詔疏恩,白雲登秩。’”

(3).指《白雲謠》。 唐 李白 《大獵賦》:“哂 穆王 之荒誕,歌《白雲》之 西母 。” 唐 白居易 《八駿圖》詩:“《白雲》《黃竹》歌聲動,一人荒樂萬人愁。” 景耀月 《遠遊》詩:“翠華芝蓋入離鏡,《黃竹》《白雲》定古風。”參見“ 白雲謡 ”。

(4).喻思親。《舊唐書·狄仁傑傳》:“其親在 河陽 別業, 仁傑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見白雲孤飛,謂左右曰:‘吾親所居,在此雲下。’瞻望佇立久之,雲移乃行。” 宋 岳珂 《桯史·開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雲之思,惻然悽動。”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十:“ 梁瑄 不歸, 璟 每見東南白雲即立望,慘然久之。” 清 黃遵憲 《感懷》詩:“下阻黃壚上九天,白雲望斷眼空懸。”參見“ 白雲篇 ”。

(5).喻歸隱。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白雲停陰岡,丹葩曜陽林。” 南朝 梁 陶弘景 《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 唐 錢起 《藍田溪與漁者宿》詩:“一論白雲心,千里 滄州 趣。” 宋 張炎 《甘州》詞:“載取白雲歸去,問誰留 楚 佩,弄影中州?” 明 徐渭 《贈余君》詩:“三年臥白雲,一醉撫流水。”

(6).特指 陳摶 。 宋 王闢之 《澠水燕談錄·高逸》:“ 陳摶 , 周世宗 常召見,賜號 白雲先生 。 太平興國 初,召赴闕, 太宗 賜御詩云:‘曾向前朝出 白雲 ,後來訊息杳無聞。如今若肯隨徵召,總把三峰乞與君。’”

(7).指 白雲亭 。參見“ 白雲亭 ”。

禪棲

謂出家隱居。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淄水》:“所謂修修釋子,眇眇禪棲者也。”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清水》:“南峯北嶺,多結禪棲之士,東巖西谷,又是剎靈之圖。” 明 陳汝元 《金蓮記·詬奸》:“經年一別對禪棲,門外紅塵總不知。”

東林

(1).東邊的樹林或竹林。 南朝 梁 江淹 《效阮公詩》之一:“孤雲出北山,宿鳥驚東林。” 唐 杜甫 《舍弟占歸草堂檢校卿示此詩》:“東林竹影薄,臘月更須栽。”

(2).指 廬山 東林寺 。 唐 張喬 《送僧鸞歸蜀寧親》詩:“高名徹西國,舊跡寄 東林 。” 宋 王禹偁 《寄杭州西湖昭慶寺華社主省常上人》詩:“任夸西掖吟紅藥,何似 東林 種白蓮。”亦泛指僧寺。 唐 司空曙 《閒園即事寄暕公》詩:“欲就東林寄一身,尚憐兒女未成人。”參見“ 東林寺 ”。

(3).指 明 末東林黨。 清 侯方域 《太常公家傳》:“公暇時,時共 攀龍 講學, 魏廣微 忌之,曰:‘此崛彊老者,‘東林’之魁渠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聽稗》:“先祖太常,家父司徒,久樹‘東林’之幟。” 魯迅 《墳·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但是,‘疾惡太嚴’,‘操之過急’, 漢 的清流和 明 的“東林”,卻正以這一點傾敗。”參見“ 東林黨 ”。

(4).指東林書院。 清 趙翼 《寄題同年項任田青士居祠堂》詩:“ 東林 威標榜, 鄒 顧 屹山斗。” 清 黃遵憲 《己亥續懷人詩》:“尋遍 東林 南北部,一家鉤黨古無人。”參見“ 東林書院 ”。

淵明

深遠明達。 晉 常璩 《華陽國志·劉後主志》:“非淵明弘鑒,則中興之業,何容易哉?”

西竺

指 天竺 。 宋 蘇軾 《書黁公詩後》詩:“皆雲似 達摩 ,隻履還 西竺 。” 明 杜濬 《弘濟寺尋蒲庵》詩:“長恨 南朝 沉鐵鎖,何如 西竺 引金繩。”

同心

(1) 思想或認識一致

同心同德

(2) 共一中心或核心

同心圓

同心度

(3) 共同的心愿;心思相同

神佛原有同心

(4) 志同道合;情投意合

昔時同心人,今日兩離分

五十三參

佛教傳說, 善財童子 受 文殊菩薩 指點,南行五十三處,參訪名師,聽受佛法,終成正果。見《華嚴經·入法界品》。 元 湯式 《嘲妓名佛奴》曲:“苫倈呵四十八願叮嚀咒誓,巴鏝呵五十三參容顏變改。” 明 高濂 《玉簪記·鬧會》:“這壁廂是什麼菩薩?這是五十三參形容改。” 清 龔自珍 《能令公少年行》:“吉羊解脫 文殊童 ,著我五十三參中。”

可能

可能性

不相信有發生慘劇的可能

大意

不經意、不仔細、疏忽

千萬不可粗心大意

曹溪

(1).水名。在 廣東省 曲江縣 東南 雙峰山 下。 唐 楊炯 《送楊處士反初卜居曲江》詩:“ 蕭 寺休為相, 曹溪 便寄家。” 宋 文天祥 《南華山》詩:“笑看 曹溪 水,門前坐松風。”參閱《廣東通志·曲江縣·山川略四》。

(2).禪宗南宗別號。以六祖 慧能 在 曹溪 寶林寺 演法而得名。 唐 柳宗元 《曹溪大鑒禪師碑》:“凡言禪,皆本 曹溪 。” 唐 善生 《送玉禪師》詩:“洞了 曹溪 旨,寧輸俗者機。”

詩詞推薦

  • 寄別李儋

    韋應物唐代〕首戴惠文冠,心有決勝籌。翩翩四五騎,結束向并州。名在相公幕,丘山恩未酬。妻子不及顧,親友安得留。宿昔
  • 題促織二首

    賈似道宋代〕玉繩低轉過南樓,人在冰壺夜色幽。湛湛露華涼似洗,啾啾蛩韻巧如謳。絮叨高下恣情訴,斷續悠揚不肯休。叫徹
  • 乾隆清代〕躗言盈尺實言八,冬孟京畿亶鮮逢。南北東西胥次報,四三五六各沾濃。齊郊左右欣膏及,豫省後前稱澤封。祥兆
  • 塞上(一作塞下曲)

    張喬唐代〕勒兵遼水邊,風急卷旌旃。絕塞寒無樹,平沙勢盡天。雪晴回探騎,月落控鳴弦。永定山河誓,南歸改漢年。
  • 秋旱熱甚尤苦登陟輿中戲成

    黃公度宋代〕少皞不用事,八月猶苦熱。南方本炎蒸,況乃甘澤闕。雨師弛厥職,旱魃逞餘孽。金石鑠欲流,污池龜甲裂。稼穡
  • 劉燾宋代〕聚作梨梢白,輕爭柳絮狂。夜來花里宿,通體牡丹香。
    玲瓏岩絕頂三首(題一作《仙岩》)·其三原文_玲瓏岩絕頂三首(題一作《仙岩》)·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青玉案 餞李州判為鄞縣監病假攝政歸

    袁士元元代〕江城十月春猶小。問解印、何須早。*水長官清健了。爭如歸去,長汀風月,依舊平分好。謫仙襟度人間少。留借
  • 雨花台口號

    乾隆清代〕崔巍雨花台,跡傳梁武帝。雲光講經致雨花,台城不救嗟何濟。文殊問訊維摩處,乃有天花散天女。一之為甚可再
  • 涵德書屋

    乾隆清代〕修己涵養德,踐行固已艱。出治播淳風,民涵德倍難。即境思題額,鮮怡增赩顏。豈不景悅目,那無花娛觀。耽此
  • 學莊即事

    牛燾清代〕掘井深無水,疏泉遠隔溪。堰瀦余雨積,碾石壓苗低。酒熟傾桑落,橋成盼柳堤。斜陽花一路,香草襯歸蹄。
  • 寄題劉元朋環翠閣二首

    楊萬里宋代〕一夜秋聲惱井桐,夢回得句寄西風。詩成卻問題詩處,正在東山東復東。
    玲瓏岩絕頂三首(題一作《仙岩》)·其三原文_玲瓏岩絕頂三首(題一作《仙岩》)·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謝阮儒隱為畫墨梅床屏

    王邁宋代〕想當爭衣盤礴下筆時,吸取清氣入肝脾。先融雪嶺作墨黑池,坐變秋陽成春暉。使我初見渾不疑,旋覺風骨全是顏
  • 綠珠篇

    喬知之唐代〕石家金谷重新聲,明珠十斛買娉婷。此日可憐君自許,此時可喜得人情。君家閨閣不曾難,常將歌舞借人看。意氣
    玲瓏岩絕頂三首(題一作《仙岩》)·其三原文_玲瓏岩絕頂三首(題一作《仙岩》)·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於潛道中呈元八處士

    靈一唐代〕苕水灘行淺,潛州路漸深。參差遠岫色,迢遞野人心。凍澗冰難釋,秋山日易陰。不知天目下,何處是雲林。
    玲瓏岩絕頂三首(題一作《仙岩》)·其三原文_玲瓏岩絕頂三首(題一作《仙岩》)·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故人

    趙崇嶓宋代〕故人西南風,遺我一束詩。長喔結幽想,慌惚若見之。游雲靄層霄,聚散安可期。虛空聞妙音,意重千金貲。相思
  • 芭蕉

    朱少游宋代〕剪得西園一片青,故將來此惱詩情。怪來昨夜窗前雨,減卻瀟瀟數點聲。
    玲瓏岩絕頂三首(題一作《仙岩》)·其三原文_玲瓏岩絕頂三首(題一作《仙岩》)·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
  • 輞川集木蘭柴

    王維唐代〕秋山斂餘照,飛鳥逐前侶。彩翠時分明,夕嵐無處所。
  • 贈文大尹次夏官濮用昭韻

    江源明代〕滿城桑柘長春風,不數河陽一縣紅。莫道鴛鸞終枳棘,又看萬里共冥鴻。
  • 別所親

    林景熙宋代〕人生重離別,況此雙鬢蓬。亭柳非故色,昨夜吹霜風。臨分復攜手,野色猶蒙蒙。愁深轉無語,寫入潺湲中。一水
  • 紫泉行宮十詠·其三·鏡湖

    乾隆清代〕湛淥溶溶數畝涵,碧波訊息遞江南。開奩設使譬明鏡,卻憶貞觀有理談。
玲瓏岩絕頂三首(題一作《仙岩》)·其三原文_玲瓏岩絕頂三首(題一作《仙岩》)·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