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伊莉莎白一世(2)
伊莉莎白一世的登基大典,使倫敦的市民、貴族及各階層民眾沉浸在狂歡之中。英國編年史曾有這樣的記載:“瑪麗一世女王狂風暴雨般的統治時代結束後,不愉快的愁雲被驅散,難忍的痛苦像迷霧一樣消失,迫害成為過去。感謝上帝給英格蘭送來一個平靜的季節、一個明媚的太陽、一個受到伊莉莎白女王保佑的世界。” 望著狂歡的百姓,坐在豪華上室專用馬車裡的伊莉莎白,止不住熱淚盈眶。她心潮起伏,思緒萬千……童年的不幸一幕幕浮現在眼前。在她2歲8個月時,母親安妮·博林因與一位宮廷樂師關係曖昧,被 * 的父王處決。
父王因渴望有兒子繼承王位,對她一直極為冷淡,她甚至很少有機會見到亨利八世,但卻對父王忠心不二。1543年,亨利八世又與33歲的女學者凱薩琳·帕爾結婚,在新王后的建議下,亨利八世前面5位王后留下的3個孩子,即瑪麗、愛德華和伊莉莎白都回到了宮廷。
伊莉莎白回到富麗堂皇的王宮,這裡的一切對她來說既熟悉又陌生,她像一個鄉下剛進城的小女孩,靠牆站著一動也不敢動。這時,金髮碧眼的凱薩琳·帕爾王后走了過來,王后親熱地拉住伊莉莎白的手說:“我的小公主,你已經回到家裡,幹嗎要這么拘謹?來呀!”說著彎腰向她伸開雙臂。伊莉莎白撲進了帕爾王后的懷抱,她又感受到了幼兒時的母愛。
帕爾王后安排伊莉莎白住在自己隔壁,並鼓勵她學習。伊莉莎白從師義大利學者約翰·切克學習希臘文,還專心地補習義大利語、法文、西班牙語和拉丁語。為她日後用流暢的希臘語、拉丁語和義大利語進行演講奠定了基礎。在她的課程中,還安排有一些同統治國家、問鼎王位有關的內容。
亨利八世於1547年去世,當時瑪麗31歲,伊莉莎白14歲,愛德華才9歲。亨利在遺囑中規定繼位順序為愛德華。瑪麗和伊莉莎白;並規定愛德華年滿19歲前,由攝政委員會輔佐。但亨利八世死後,攝政權被愛德華的舅舅西摩篡奪。攝政王的弟弟、海軍大臣湯姆斯也是一個野心家,他闖進王宮與太后帕爾結婚,企圖奪取攝政權。他還利用居室較近的便利條件,經常調戲伊莉莎白公主。帕爾看不過,就把伊莉莎白送往他處,並安排家庭教師凱特·阿什利陪住。
1548年,帕爾因難產去世,海軍大臣又追逐失去了保護人的伊莉莎白公王。倫敦一時流言四起,伊莉莎白一概加以否認。海軍大臣湯姆斯。西摩勳爵的如意算盤是要與伊莉莎白公主締結婚約,然後把她扶上王位.自己做攝政王。他在朝中向貴族遊說,準備發動政變,推翻他兄弟西摩,但是事情敗露了,他被送進倫敦塔,於1549年5月上了斷頭台,他的罪行之一就是不擇手段妄圖與伊莉莎白成婚。
儘管妄圖與伊莉莎白成婚是海軍大臣一廂情願的事,與伊莉莎白無關,但伊莉莎白還是接連被傳進倫敦塔獄進行審問。當諾森伯蘭公爵在倫敦擁立她的堂妹格雷郡主為女王時,伊莉莎白再一次陷入危難之中。
伊莉莎白的姐姐瑪麗·都鋒執政(1553一1558)時期,也是伊莉莎白一生中最困難、最危險的時期。瑪麗恢復天主教的地位,大肆迫害新教徒,燒死許多著名的新教領袖,因此,瑪麗女王的反對派便寄希望於伊莉莎白。小伊莉莎白頗有心計,她雖是個虔誠的新教徒,但她儘量避免和反對派們接觸,謹小慎微地避開所有嫌疑,儘管如此,她仍沒有能免受迫害。有一次,新教徒發動了一次叛亂,瑪麗女王派兵前往鎮壓,叛亂被平息了。這次叛亂與伊莉莎白無任何關係,但她仍被指控為叛亂的策劃者。瑪麗女王大怒,下令逮捕伊莉莎白。
當王家龍騎兵來到伊莉莎白住的莊園,把莊園團團包圍住的時候,伊莉莎白正患重病,連床都下不了。她是給用擔架抬進王宮裡去的,被扔在宮女們住的一間小屋裡,一連幾天無人敢來探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