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新安習禮為楚澤升香通過三澨至大別遠哉明德紹以正心誠意啟弈禩聖域賢關功侔禹跡 從泮水居歆降南都時享仰濯江漢暴秋陽煥乎文章迄今一道同風集諸儒聲金振玉統接尼山

長聯書院

對聯全文

上聯:仿新安習禮為楚澤升香通過三澨至大別遠哉明德紹以正心誠意啟弈禩聖域賢關功侔禹跡
下聯:從泮水居歆降南都時享仰濯江漢暴秋陽煥乎文章迄今一道同風集諸儒聲金振玉統接尼山

對聯備註:

(金琛題湖北紫陽書院)

參考注釋

安習

習慣於;習慣。《荀子·儒效》:“工匠之子莫不繼事,而都國之民安習其服。”《後漢書·崔寔傳》:“其頑士闇於時權,安習所見不知樂成,況可慮始。” 宋 方勺 《青溪寇軌》:“而 浙 人安習太平,不識兵革,一聞金鼓聲,則斂手聽命。” 明 吳承恩 《春秋列傳序》:“故士生其時者,耳目之所安習,意志之所厭飫,日漸而月涵之,猶性生也。”

楚澤

古 楚 地有 雲夢 等七澤。後以“楚澤”泛指 楚 地或 楚 地的湖澤。 唐 劉長卿 《觀校獵上淮西相公》詩:“龍驤校獵 邵陵 東,野火初燒楚澤空。” 唐 許裳 《登凌歊台》詩:“江截 吳 山斷,天臨 楚 澤遙。” 宋 張孝祥 《望江南·贈談獻可》詞:“未試玉堂揮翰手,只今 楚 澤釣魚翁。萬事舉杯空。”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四》:“妾系本 吳 門,家僑 楚 澤。”

通過

(1) [pass through;get past;traverse]∶從一端到另一端

火車通過大橋向南奔去

(2) [adopt;carry;endorse;approve]∶同意承認[議案等]

大會通過了三項決議

(3) [ask the consent or approval of]∶徵得有關人員同意

通過民眾討論

(4) [by means of;by way of;by;through;via]∶以人、事物等為媒介

他通過函授的辦法自學

通過一位翻譯交談

大別

(1).長別。 三國 魏 曹植 《贈白馬王彪》詩序:“蓋以大別在數日,是用自剖,與王辭焉。”

(2).大略,大致。 清 戴震 《原善》卷下:“人之性相近,習然後相遠,大別言之也。”

(3).從大類上區分。 朱自清 《中國歌謠》四:“《吳歌甲集》里所收的歌謠,大別為兒歌、民歌二類。” 郭沫若 《屈原研究》:“ 周 秦 諸子同是主張大一統的,但大別也可分為兩派。”

(4).山名。《書·禹貢》:“ 內方 ,至於 大別 。”參見“ 大別山 ”。

明德

[pleasant virtue] 美德

明德茂親。——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正心誠意

儒家提倡的一種內心道德修養。謂使心術正,意念誠。語出《禮記·大學》:“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宋 陳亮 《勉強行道大有功》:“説者以為 武帝 好大喜功而不知彊勉學問,正心誠意以從事乎形器之表,溥博淵泉,而後出之。”《明史·吳伯宗傳》:“除國子助教,命進講東宮,首陳正心誠意之説。” 茅盾 《一個真正的中國人》:“每逢想到這,太太便趕快正心誠意起來。”

聖域

猶言聖人的境界。《漢書·賈捐之傳》:“臣聞 堯 舜 ,聖之盛也, 禹 入聖域而不優。” 唐 韓愈 《進學解》:“是二儒( 孟軻 、 荀卿 )者,吐辭為經,舉足為法,絶類離倫,優入聖域。” 明 徐愛 《<傳習錄>卷上按語》:“不知先生居夷三載,處困養靜,精一之功固已超入聖域,粹然大中至正之歸矣。”

賢關

進入仕途的門徑。語本《漢書·董仲舒傳》:“太學者,賢士之所關也,教化之本原也。” 顏師古 註:“關,由也。” 唐 錢起 《送李棲桐道舉擢第還鄉省侍》詩:“幾年深道要,一舉過賢關。”《明史·職官志二》:“太學天下賢關,禮義所由出,人材所由興。”

禹跡

見“ 禹跡 ”。

亦作“ 禹跡 ”。1.相傳 夏禹 治水,足跡遍於九州,後因稱 中國 的疆城為 禹 跡。語出《書·立政》:“其克詰爾戎兵,以陟 禹 之跡。” 孔 傳:“以升 禹 治水之舊跡。”《左傳·襄公四年》:“芒芒 禹 跡,畫為九州。” 唐 韓愈 《鱷魚文》:“況 禹 跡所揜, 揚州 之近地,刺史縣令之所治,出貢賦以供天地宗廟百神之祀之壤者哉!”

(2).指 夏禹 治水的業績。 北周 庾信 《周宗廟歌》之六:“功參 禹 跡,德贊 堯 門。” 唐 章孝標 《上浙東元相》詩:“何言 禹 跡無人繼,萬頃湖田又斬新。”

泮水

古代學宮前的水池,形狀如半月。《詩·魯頌·泮水》:“思樂泮水,薄采其芹。” 毛 傳:“泮水,泮宮之水也。” 鄭玄 箋:“泮之言半也。半水者,蓋東西門以南通水,北無也。”後多以指代學宮。 宋 蘇軾 《答臨江軍知軍啟》:“泮水政成,繆膺桑梓之敬;海邦畫諾,又觀枳棘之棲。” 王闓運 《湘潭縣學附生王君之碑》:“執經庠序,思樂泮水。”一說, 泮水 為 魯 境內的河流名,“泮宮”為建造在 泮水 邊的 魯侯 之宮,非學宮。參見“ 泮宮 ”。

居歆

安然享用。《詩·大雅·生民》:“卬盛於豆,於豆於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 孔穎達 疏:“上帝則安居而歆饗之。”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御製千字詔》:“懇吁居歆,自求茀祿。”

南都

(1).地名。 東漢 光武帝 的故鄉在 南陽郡 ,郡治 宛 在京都 洛陽 之南,因稱 宛 為 南都 。在今 河南省 南陽市 。 漢 張衡 有《南都賦》, 李善 注引 摯虞 曰:“ 南陽郡 ,治 宛 ,在京之南,故曰 南都 。” 唐 李白 《南都行》:“ 南都 信佳麗, 武闕 橫西關。”

(2). 明 人稱 南京 為 南都 。如 吳應箕 記 南京 召試事,書名為《南都應試記》。 清 顧炎武 《贈於副將元剴》詩:“乍領射聲兵, 南都 已淪傾。”

時享

亦作“ 時饗 ”。太廟四時的祭祀。古代帝王臣民都行時享之禮。《周禮·春官·大宗伯》:“以祠,春享先王;以禴,夏享先王;以嘗,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國語·周語上》:“日祭、月祀、時享、歲貢、終王,先王之訓也。”《國語·楚語下》:“百姓夫婦擇其令辰,奉其犧牲……帥其子姓,從其時享,虔其祝宗,道其順辭,以昭祀其先祖。” 唐 柳宗元 《寄許京兆孟容書》:“每當春秋時饗,孑立捧奠,顧眄無後繼者。”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本朝祧廟之制》:“時享之時,既不預九廟之數,復不壓 高皇帝 南向之尊。”

江漢

(1). 長江 和 漢水 。《書·禹貢》:“ 江 漢 朝宗於海。”《詩·小雅·四月》:“滔滔 江 漢 ,南國之紀。” 朱熹 集傳:“ 江 漢 ,二水名。” 北周 庾信 《周柱國大將軍紇乾弘神道碑》:“ 江 漢 之間,不驚雞犬; 樊 襄 之下,更多冠蓋。” 清 黃景仁 《黃鶴樓用崔韻》:“欲把登臨倚長笛,滔滔 江 漢 不勝愁。”

(2).指 長江 與 漢水 之間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區。古 荊楚 之地,在今 湖北省 境內。 晉 陸機 《演連珠》之四十:“ 江 漢 之君,悲其墜屨, 少原 之婦,哭其亡簪。”《後漢書·荀彧傳》:“ 紹 既新敗,眾懼人擾,今不因而定之,而欲遠兵 江 漢 ,若 紹 收離糾散,乘虛以出,則公之事去矣。”《文選·江淹<望荊山>詩》:“奉義至 江 漢 ,始知 楚 塞長。” 李善 註:“ 江 漢 , 荊 楚 之境也。”

(3).指 長江 與 漢水 之間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區。古 巴 蜀 之地。今 四川省 的東部地區。 唐 杜甫 《枯棕》詩:“嗟我 江 漢 人,生成復何有?” 仇兆鰲 註:“ 江 漢 ,指 巴 蜀 。”

(4).指 長江 與 漢水 之間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區。今 湖北省 及其附近地區。 陳毅 《吟fan4形勢》:“ 江 漢 飛傳 劉 鄧捷,中原重見 李 鄭 回。”

秋陽

(1).烈日。《孟子·滕文公上》:“ 江 漢 以濯之,秋陽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 趙岐 註:“秋陽, 周 之秋, 夏 之五、六月,盛陽也。” 南朝 梁 江淹 《被黜為吳興令辭箋詣建平王》:“濯以河漢之流,曝以秋陽之景。”

(2).秋天的陽光。 宋 蘇軾 《秋陽賦》:“吾心皎然如秋陽之明,吾氣肅然如秋陽之清,吾好善而欲成之如秋陽之堅百穀,吾惡惡而欲刑之如秋陽之隕羣木。”

文章

(1) [article;essay]∶原指文辭,現指篇幅不很長而獨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報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literary works;writings]∶泛指著作

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每為文章。

(3) [hidden meaning]∶比喻曲折隱蔽的含義

話里有文章

(4) [thing;program]∶事情;程式

照例文章總得做好

迄今

(1) [up to now]∶直至現在

(2) [yet]∶持續到或遲至目前

迄今尚未完成這么

(3) [still]∶至現時

人們迄今懷念著這些先輩

(4) [so far]∶直到此時

她的態度迄今並無明顯的轉變

一道

[together;side by side] 一起

同風

(1).格調、風格相同。 漢 班固 《兩都賦序》:“而後大 漢 之文章,炳焉與三代同風。” 三國 魏 曹植 《與楊德祖書》:“以 孔璋 之才,不閒於辭賦,而多自謂能與 司馬長卿 同風。” 唐 劉知幾 《史通·鑑識》:“然此二書,雖互有修短,遞聞得失,而大抵同風,可為連類。”

(2).謂同受天子之教化。《漢書·王吉傳》:“《春秋》所以大一統者,六契約風,九州共貫也。” 明 屠隆 《綵毫記·為國薦賢》:“九重臨化日,萬國喜同風。”

振玉

美玉受撞擊震動的聲音。《後漢書·樊準傳》:“朝多皤皤之良,華首之老。每讌會,則論難衎衎,共求政化。詳覽羣言,響如振玉。”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聲律》:“左礙而尋右,末滯而討前,則聲轉於吻,玲玲如振玉。”

尼山

(1).即 尼丘 。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杭學游士聚散》:“ 尼山 枯無華,奄奄山鬼相揄揶。”參見“ 尼丘 ”。

(2).指 孔子 。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昔 尼山 奧旨,傳在經師。”《四庫全書總目·子部一·儒家類序》:“ 王通 教授 河 汾 ,始摹擬 尼山 ,遞相標榜,此亦世變之漸矣。” 清 曾國藩 《聖哲畫像記》:“而 宋 之賢者,以為可躋之 尼山 之次。”參見“ 尼丘 ”。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