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國年高,尚平章樞密重事; 汾陽福備,乃克享中外榮名。

輓聯名人名家11字對聯

對聯全文

上聯:潞國年高,尚平章樞密重事;
下聯:汾陽福備,乃克享中外榮名。

對聯備註:

(清-沈葆靖《挽左宗棠聯》)

參考注釋

平章

(1).評處;商酌。 漢 蔡邕 《上封事陳政要七事》:“宜追定八使,糾舉非法,更選忠清,平章賞罰。”《隋書·何稠傳》:“上因攬太子頸謂曰:‘ 何稠 用心,我付以後事,動靜當共平章。’” 唐 吳兢 《貞觀政要·求諫》:“詔令自是宰相入內平章國計,必使諫官隨入,預聞政事。” 宋 劉克莊 《賀新郎·送陳真州子華》詞:“北望神州路,試平章這場公事,怎生分付?” 清 蒲松齡 《聊齋誌異·連城》:“我為君平章已確,即教小娘子從君返魂,好否?”

(2).品評。 唐 劉禹錫 《同樂天和微之深春》之十五:“追逐同遊伴,平章貴价車。” 宋 辛棄疾 《江神子·和人韻》詞:“卻與平章珠玉價,看醉里,錦囊傾。” 明 葉憲祖 《鸞鎞記·春賞》:“憑欄爭賞,細與平章。” 清 黃遵憲 《度遼將軍歌》:“將軍歸來猶善飯,平章古玉圖鼎鐘。”

(3).古代官名。 唐 代以尚書、中書、門下三省長官為宰相,因官高權重,不常設定,選任其他官員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名,簡稱“同平章事”,同參國事。 唐睿宗 時又有平章軍國重事之稱。 宋 因之,專由年高望重的大臣擔任,位在宰相之上。 金 元 有平章政事,位次於丞相。 元 代之行中書省置平章政事,則為地方高級長官。簡稱平章。 明 初仍沿襲,不久廢。

辨別彰明。《書·堯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北周 庾信 《為晉陽公進玉律秤尺斗升表》:“伏見勑旨,刊正音律,平章曆象。” 章炳麟 《國故論衡·原道上》:“斯足以揚搉誠偽,平章黑白矣。”

樞密

(1).**。 唐 白居易 《得丁私發制書法司斷依漏泄坐丁訴雲非密事請當本罪判》:“如或事關樞密,則科漏洩之辜,請驗跡於紫泥,方定刑於丹筆。” 清 昭槤 《嘯亭雜錄·軍機御史》:“軍機為樞密重地,非特有詔旨,不許擅入。”

(2).中樞官署的統稱。《北史·劉潔傳》:“ 潔 久在樞密,恃寵自專,帝心稍不平。” 唐 張說 《齊黃門侍郎盧思道碑》:“太子監國於 晉陽 ,公留綜宮朝,兼典樞密。” 清 蔣士銓 《桂林霜·議恤》:“持衡司禮專樞密,聽履聲同上金闕。”

(3).專稱樞密院。 宋 蘇軾 《策略二》:“今夫天下之財,舉歸之司農;天下之獄,舉歸之廷尉;天下之兵,舉歸之樞密,而宰相特持其大綱,聽其治要而責成焉耳。”

(4).樞密使的簡稱。《舊五代史·唐書·郭崇韜傳》:“於是三上章堅辭樞密之位,優詔不從。” 宋 王明清 《揮麈前錄》卷二:“身見其子 肖胄 為樞密,壻 鄭億年 為資政殿大學士,儀同執政。”參見“ 樞密使 ”。

重事

重大的事。《禮記·冠義》:“是故古者重冠,重冠故行之於廟;行之於廟者,所以尊重事。尊重事而不敢擅重事;不敢擅重事,所以自卑而尊先祖也。”《韓非子·用人》:“不察私門之內輕慮重事……是斷手而續以玉也。”《漢書·刑法志》:“獄,重事也。” 元 關漢卿 《緋衣夢》第三折:“今日升廳,當該司吏有甚么合僉押的文書,決斷的重事,帶上廳來。”

汾陽

(1). 汾水 之北地區。 春秋 時屬 晉 。《國語·晉語二》:“中大夫 里克 與吾矣,吾命之以 汾陽 之田百萬。”

(2).猶 汾 射 。《晉成帝哀冊》:“韻隆 汾陽 ,道侔垂拱。”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黃屋實不殊於 汾陽 即事也。” 南朝 陳 徐陵 《丹陽上庸路碑》:“屈至道於 汾陽 ,勞疑神於 藐射 。”

中外

[inside and outside] 裡面和外面

中外不得相救

中外交薦。——《明史》

榮名

[glory;good name] 榮譽;美名

死有遺業,生有榮名。——《淮南子·務修訓》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