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海失人師,況詩才曾獎淵參,文詞兩代宮牆淚; 神州成鐵錯,到今日追思江漢,開濟三朝社稷心。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薄海失人師,況詩才曾獎淵參,文詞兩代宮牆淚;
下聯:神州成鐵錯,到今日追思江漢,開濟三朝社稷心。

對聯備註:

(清-黃慶曾《挽張之洞聯》)

參考注釋

薄海

(1).到達海邊。語本《書·益稷》:“州十有二師,外薄四海,鹹建五長。” 孔穎達 疏:“外迫四海,言從京師至於四海也。”《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序》:“ 常山 以南, 大行 左轉,度 河 濟 , 阿 甄 以東薄海,為 齊 趙 國。”

(2).泛指海內外廣大地區。 宋 陳亮 《祭丘宗卿母碩人臧氏文》:“閨閫之懿不出於鄉閭,而足以起薄海之敬。” 清 顧炎武 《恭謁高皇帝御容於靈谷寺》詩:“萬方多蹙蹙,薄海日喁喁。” 陳毅 《哭葉軍長希夷同志》詩:“狡魔不敢拒,出獄在 巴 東。歡聲騰薄海,君立萬山峰。”

人師

(1).指德行學問等各方面可以為人表率的人。《荀子·儒效》:“四海之內若一家,通達之屬莫不從服,夫是之謂人師。” 唐 楊炯 《益州溫江縣令任君神道碑》:“策名天爵,獨步人師。” 清 顧炎武 《贈孫徵君奇逢》詩:“海內人師少,中原世運屯。” 郭沫若 《青年喲,人類的春天》:“經師是供給材料的技術家,人師是指導精神的領港者。”

(2).別人的老師。《禮記·學記》:“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後可以為人師也。”《孟子·離婁上》:“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詩才

[poetic talent] 寫詩的能力

文詞

(1) [language diction]∶指文章詞語

(2) [writings]∶泛指文章

(3) [elegant words]∶文雅的詞句

你們知識分子的文詞來說,我叫做有靈魂的戰士

宮牆

(1).住宅的圍牆。《管子·八觀》:“宮牆毀壞,門戶不閉,外內交通,則男女之別毋自正矣。”

(2).《論語·子張》:“ 叔孫武叔 語大夫於朝曰:‘ 子貢 賢於 仲尼 。’ 子服景伯 以告 子貢 。 子貢 曰:‘譬之宮牆, 賜 之牆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後因稱師門為“宮牆”。 漢 蔡邕 《郭有道太原郭林宗碑》:“宮牆重仞,允得其門。” 元 劉詵 《詠歸亭賦》:“屹宮牆之數仞,接道義之通衢。” 孔尚任 《出山異數記》卷五引 清聖祖 ( 康熙 )《過闕里》詩:“鑾輅來 東魯 ,先登夫子堂。兩楹陳俎豆,萬仞見宮牆。” 陳去病 《自兗州過曲阜謁聖廟孔林》詩:“宮牆高萬仞,循走傴吾躬。”

(3).指宮廷的圍牆。 唐 岑參 《送鄭少府赴滏陽》詩:“青山入官舍,黃鳥度宮牆。” 唐 杜牧 《阿房宮賦》:“二川溶溶,流入宮牆。” 明 徐復祚 《投梭記·恣劫》:“ 鹹陽 王氣都淪喪,離離滿宮牆。”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仰望森森的宮牆,隔斷了春天,隔斷了人世。”

(4).借指朝廷。《晉書·段灼傳》:“﹝古之明王﹞仁孝著乎宮牆,弘化洽乎兆庶。”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劫寶》:“起煙塵, 金陵 氣暗,怎救宮牆!”

神州

(1) [the Divine Land (a poetic name for China)]∶古時稱中國為“赤縣神州”(見於《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後用“神州”做中國的別稱

神州大地

(2) [the capital of a country]∶指京城

春風楊柳萬子條,六億神州盡舜堯。——mao11東《送瘟神》

鐵錯

《資治通鑑·唐昭宣帝天祐三年》:“ 全忠 留 魏 半歲, 羅紹威 供億……比去,蓄積為之一空。 紹威 雖去其逼,而 魏 兵自是衰弱。 紹威 悔之,謂人曰:‘合六州四十三縣鐵,不能為此錯也!’” 胡三省 註:“錯,鑢也,鑄為之;又釋錯為誤。 羅 以殺牙兵之誤,取鑄錯為諭。”後以“鐵錯”比喻重大失誤。 宋 文天祥 《鐵錯》詩:“武夫傷鐵錯,達士笑金昏。”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孫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 唐 韓愈 《送張道士序》:“今日有書至。”《水滸傳》第四五回:“ 楊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見外?有的話,但説不妨。’”《兒女英雄傳》第三回:“ 華忠 説:‘今日趕不到的;他連夜走,也得明日早上來。’”

(2).目前;現在。《穀梁傳·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駱賓王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清 黃遵憲 《台灣行》:“今日之政民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韋護》第一章:“然而她們卻痛叱 中國 今日之所謂新興的、有智識婦女。”

追思

[recollect] 回想;回憶

追思往昔

江漢

(1). 長江 和 漢水 。《書·禹貢》:“ 江 漢 朝宗於海。”《詩·小雅·四月》:“滔滔 江 漢 ,南國之紀。” 朱熹 集傳:“ 江 漢 ,二水名。” 北周 庾信 《周柱國大將軍紇乾弘神道碑》:“ 江 漢 之間,不驚雞犬; 樊 襄 之下,更多冠蓋。” 清 黃景仁 《黃鶴樓用崔韻》:“欲把登臨倚長笛,滔滔 江 漢 不勝愁。”

(2).指 長江 與 漢水 之間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區。古 荊楚 之地,在今 湖北省 境內。 晉 陸機 《演連珠》之四十:“ 江 漢 之君,悲其墜屨, 少原 之婦,哭其亡簪。”《後漢書·荀彧傳》:“ 紹 既新敗,眾懼人擾,今不因而定之,而欲遠兵 江 漢 ,若 紹 收離糾散,乘虛以出,則公之事去矣。”《文選·江淹<望荊山>詩》:“奉義至 江 漢 ,始知 楚 塞長。” 李善 註:“ 江 漢 , 荊 楚 之境也。”

(3).指 長江 與 漢水 之間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區。古 巴 蜀 之地。今 四川省 的東部地區。 唐 杜甫 《枯棕》詩:“嗟我 江 漢 人,生成復何有?” 仇兆鰲 註:“ 江 漢 ,指 巴 蜀 。”

(4).指 長江 與 漢水 之間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區。今 湖北省 及其附近地區。 陳毅 《吟fan1形勢》:“ 江 漢 飛傳 劉 鄧捷,中原重見 李 鄭 回。”

開濟

(1).形容情操志向開通美好。《三國志·魏志·和洽傳》:“﹝ 和逌 ﹞才爽開濟,官至廷尉、吏部尚書。”《梁書·張惠紹傳》:“ 張惠紹 志略開濟,乾用貞果。” 宋 蘇軾 《賜新除依前中大夫守尚書左丞王存辭免恩命不許斷來章批答》之一:“以卿忠義開濟,何施不宜。”

(2).開創並匡濟。 唐 杜甫 《蜀相》詩:“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唐 羅隱 《上鄂州韋尚書》詩:“都緣未負江山興,開濟生靈校一秋。” 王闓運 《陸建瀛傳》:“ 建瀛 才識明敏,開濟時務。”

三朝

(1).正月一日。為歲、月、日之始,故曰三朝。《文選·班固<東京賦>》:“春王三朝,會同 漢 京。” 李善 註:“三朝,歲首朔日也。”《漢書·孔光傳》:“歲之朝,曰三朝。” 顏師古 註:“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 唐 耿湋 《元日早朝》詩:“九陌朝臣滿,三朝候鼓賒。” 宋 楊萬里 《誠齋荊溪集序》:“戊戌三朝,時節賜告,少公事,是日即作詩。”

(2).謂三日。 唐 李白 《上三峽》詩:“三朝上 黃牛 ,三暮行太遲。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3).舊時婚後或出生後第三日均稱“三朝”。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嫁娶》:“三日,女家送冠花、彩段、鵝蛋……並以茶餅鵝羊果物等合送去壻家,謂之‘送三朝禮’也。”《四遊記·玉帝起賽寶通明會》:“卻説那小公子 靈光 ,纔三朝便能言語。” 清 孫枝蔚 《新嫁娘》詩:“從今愁婦職,人莫羨三朝。”

(1).外朝、內朝、燕朝。《周禮·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 漢 鄭玄 註:“ 周 天子諸侯,皆有三朝。外朝一,內朝二。內朝之在路門內者或謂之燕朝。”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二:“古者天子三朝:外朝、內朝、燕朝。外朝在王宮庫門外,有非常之事以詢萬民於宮中。內朝在路門外,燕朝在路門內,蓋內朝以見羣臣,或謂之路朝,燕朝以聽政,猶今之奏事,或謂之燕寢。”

(2).指前後三代君主統治的時期。 唐 李德裕 《離平泉馬上作》詩:“十年紫殿掌洪鈞,出入三朝一品身。” 唐 李遠 《贈寫御容李長史》詩:“三朝供奉無人敵,始覺 僧繇 浪得名。” 宋 蘇軾 《題永叔會老堂》詩:“三朝出處共雍容,歲晚交情見二公。”

社稷

[the god of the land and the god of grain — the state] 土神和穀神,古時君主都祭祀社稷,後來就用社稷代表國家

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復立 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史記·陳涉世家

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於社稷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