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獅峰底事回頭,想頑石能靈,不獨甘泉通法力; 為虎阜別開生面,看遠山如畫,翻憑劫火洗塵囂。

名人名家名勝蘇州

對聯全文

上聯:問獅峰底事回頭,想頑石能靈,不獨甘泉通法力;
下聯:為虎阜別開生面,看遠山如畫,翻憑劫火洗塵囂。

對聯備註:

(清-洪鈞《虎丘聯》;蘇州虎丘:洪鈞題擁翠山莊,是一座山中園)

參考注釋

底事

(1).何事。 唐 劉肅 《大唐新語·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關汝諸人底事,而生異議!” 宋 張元乾 《賀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詞:“底事 崑崙 傾 砥柱 ,九地黃流亂注?” 清 趙翼 《陔餘叢考·底》:“ 江 南俗語,問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來已入詩詞中。” 陳毅 《為蘇南磨擦答某君書》詩:“投降緣底事?敵偽已圖窮。”

(2).此事。 宋 林希逸 《題達摩渡蘆圖》詩:“若將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殺。” 清 李漁 《蜃中樓·怒遣》:“歸向慈親告,底事羞還怕。”

回頭

(1) [turn one's head]∶把頭轉向後方

(2) [repent]∶悔悟;改邪歸正

及早回頭

(3) [later]∶少等一會兒;過一段時間以後

回頭再談

回頭見

頑石

[monolith;hard rock;insensate stone] 類似磐石般的事物,常指無知覺的人

不獨

[not only] 連詞。不但

女人們卻不獨寬恕了她似的,臉上立刻改換了鄙薄的神氣。——魯迅《祝福

甘泉

(1) [sweet spring]

(2) 甜美的泉水

但願人間的一切血淚和汗點,同雨點一樣,化做甘泉

孔子曰:“為人下者乎?其猶土也?深抇( hú)掘

(3) 之而得甘泉焉。——《荀子·堯問》

(4) 亦指美好的水泉

濟南多甘泉,名聞者以十數

法力

[supernatural power] 原指佛法的除妄伏魔之力,後泛指超人的神力

虎阜

即 虎丘 。 清 顧炎武 《永夜》詩:“山憐 虎阜 從波涌,路識 閶門 與帝通。” 清 納蘭性德 《憶江南》詞:“ 江 南好, 虎阜 晚秋天。”參見“ 虎丘 ”。

別開生面

(1) [in a novel way;break a new path] 另闢蹊徑開創新的形式或格局

妙妙,位置點染,別開生面,全非金陵舊派。——《桃花扇題畫》

(2) 生面:新的格局,新的面目。亦稱“另開生面”

遠山

(1).遠處的山峰。 南朝 宋 謝靈運 《登臨海嶠與從弟惠連》詩:“杪秋尋遠山,山遠行不近。” 唐 白居易 《晚望》詩:“獨在高亭上,西南望遠山。” 胡鄂公 《北方實錄》:“其初也,若新月之騰海,遠山之雨霽,若春花之乍放,曉鶯之婉啼。”

(2).形容女子秀麗之眉。 唐 崔仲容 《贈歌姬》詩:“皓齒乍分寒玉細,黛眉輕蹙遠山微。” 宋 范成大 《次韻陳季陵寺丞求歙石眉子硯》:“寶玩何曾捄枵腹,但愛 文君 遠山蹙。”《天雨花》第十九回:“瓜子面兒多俊俏,秋波如畫口如櫻。兩道遠山分八字,楚楚身材弱不勝。”參見“ 遠山眉 ”。

如畫

[picturesque] 景色如繪畫一般美麗

千里江山如畫,萬井笙歌不夜,扶路看遨頭。——宋· 張孝祥《水調歌頭·桂林中秋》

劫火

亦作“刧火”。亦作“刦火”。亦作“刼火”。1.佛教語。謂壞劫之末所起的大火。《仁王經》:“劫火洞然,大千俱壞。” 唐 張喬 《興善寺貝多樹》詩:“永共 終南 在,應隨劫火燒。” 宋 李綱 《次韻丹霞錄示羅疇老唱和詩》:“刧火洞燒時,自有安身處。”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附錄《晉王大令保母帖》:“千年鬱鬱閟重泉,蹔出還隨刦火煙。” 清 龔自珍 《懺心》詩:“佛言刼火遇皆銷,何物千年怒若潮?”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一章:“釋子又常謂 東方朔 言及刧火,已知佛法。”

(2).借指兵火。 清 顧炎武 《恭謁天壽山十三陵》詩:“ 康 昭 二明樓,並遭劫火亡。” 清 納蘭性德 《南歌子·古戍》詞:“何年劫火賸殘灰,試看英雄碧血滿 龍堆 。”

塵囂

[hubbub;uproar] 指人世間的煩擾、喧囂

借門遊方士,焉測塵囂外。——陶潛《桃花源詩》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