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神仙把黃鶴催歸再看那蒼狗白雲如何變化 待賤子將青蓮喚起莫負了晴川芳草次第吟來

名勝湖北黃鶴樓

對聯全文

上聯:請神仙把黃鶴催歸再看那蒼狗白雲如何變化
下聯:待賤子將青蓮喚起莫負了晴川芳草次第吟來

對聯備註:

(黃鶴樓:曾月川。蒼狗白云:比喻世事變幻無窮)

參考注釋

神仙

(1) [supernatural being]∶神話中指能力非凡、超脫塵世、長生不老的人物

神仙詭誕之說,謂顏太守以兵解, 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蟬脫,實未嘗死。——《梅花嶺記》

(2) [immortal]∶道家指人所能達到的至高神界的人物。比喻能預料或看透事情的人;又比喻逍遙自在、無牽無掛的人

黃鶴

[yellow crane] 傳說中仙人所乘的一種鶴

昔人已乘黃鶴去。——唐· 崔顥《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

催歸

鳥名。子規杜鵑的別稱。 唐 韓愈 《贈同游者》詩:“喚起窗全曙,催歸日未西。” 宋 彭乘 《墨客揮犀》卷七:“喚起、催歸,二禽名也。……催歸,子規也。”詳“ 杜鵑 ”。

蒼狗白雲

見“ 蒼狗白衣 ”。

如何

(1) [how]

(2) 用什麼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貼的問題

(3) 方式、方法怎樣

接下去的問題是如何表明我們的意思

(4) [when]∶在什麼情況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會

(5) [how;why]∶怎么,怎么樣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後如何。——《水滸傳

(6) [as]∶“如……何”,表示’把……怎么樣”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湯問》

變化

[vary;change] 事物產生新的狀況

初漸謂之變,變時新舊兩體俱有;變盡舊體而有新體,謂之化。——《禮記·中庸》疏

一爭一擇,而變化之事出矣。——〔英〕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則天道變化,不主故常是正。——〔英〕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賤子

謙稱自己。《漢書·遊俠傳·樓護》:“時請召賓客, 邑 居樽下,稱‘賤子上壽’。” 唐 杜甫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柳亞子 《dong44先生六十壽詩》:“賤子傾心久,神交許我狂。”

青蓮

(1).青色蓮花。瓣長而廣,青白分明。 南朝 梁 江淹 《蓮花賦》:“發青蓮於王宮,驗奇花於陸地。” 胡之驥 註:“ 觀音大士 生於王宮,坐青蓮花上。”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呾叉始羅國》:“掬除灑掃,塗香散花,更採青蓮,重布其地,惡疾除愈,形貌增妍,身出名香,青蓮同馥。”

(2).指像青蓮一樣的顏色。 南朝 梁元帝 《玄覽賦》:“紫紺之堂臨水,青蓮之臺帶風。”

(3).喻佛眼。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麥積崖佛龕銘序》:“從容滿月照耀青蓮。” 倪璠 註:“《維摩經》曰:‘目浄修廣如青蓮。’” 宋 蘇轍 《魏佛狸歌》:“青蓮湛然俛下視,擊鉦卷斾抽行營。”《古尊宿語錄》卷十一:“上堂云:青蓮視瞬已多繁, 迦葉 微微笑自謾。”

(4).佛教以為蓮花清淨無染。故常用以指稱和佛教有關的事物。(1)指佛寺。 唐 劉長卿 《戲贈乾越尼子歌》:“亭亭獨立青蓮下,忍草禪枝繞精舍。” 宋 蘇軾 《同王勝之游蔣山》詩:“朱門收畫戟,紺宇出青蓮。”自註:“ 荊公 宅已為寺。” 明 高啟 《題黃鶴仙人畫》詩:“緑桂騷人宅,青蓮釋zi4宮。”(2)指佛經。 唐 劉禹錫 《聞董評事疾因以書贈》詩:“繁露傳家學,青蓮譯梵書。” 清 鈕琇 《觚賸續編·妙霓》:“以是口誦青蓮,虔皈摩朅;手裁紫鳳,巧邁因祗。”(3)猶淨土。佛家所謂極樂世界。 唐太宗 《為戰陣處立寺詔》:“望法鼓所振,變炎火於青蓮;清梵所聞,易苦海於甘露。”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湖賞》:“紫綬金章,錮蔽了白馬青蓮舊路。” 清 蒲松齡 《聊齋誌異·續黃粱》:“僧曰:‘修德行仁,火坑中有青蓮。’”

(5).指 九華山 。 九華山 在 安徽青陽縣 南二十里,舊名 九子山 。九峰猶如蓮花削成,故稱 九華山 。 唐 曹唐 《望九華寄池陽杜員外》詩:“差差玉劍寒鋩利,褭褭青蓮翠葉重。” 明 周湞 《舟中望九華山》詩:“刻削冠青蓮,雕鏤矗丹筍。” 清 吳瞻泰 《自題蓮花峰頂試泉圖》詩:“萬仞青蓮上,梯云為試泉。”

(6).見“ 青蓮居士 ”。

喚起

(1) [arouse;call]∶把[某人] 從睡夢中叫起

跑到冒著火焰的房子裡喚起了這位老人

(2) [evoke]∶激起回憶、聯想

這個地方喚起了人們對更幸福的年代的回憶

晴川

晴天下的江面。 晉 袁嶠之 《蘭亭詩》之二:“四眺華林茂,俯仰晴川渙。” 唐 崔顥 《黃鶴樓》詩:“晴川歷歷 漢陽 樹,芳草萋萋 鸚鵡洲 。” 清 方文 《田家》詩之一:“出郊聊散步,芳草艷晴川。”

草次

(1).猶造次,倉促。《儀禮·聘禮》“飧不致” 漢 鄭玄 註:“不以束帛致命,草次饌飧具輕。” 賈公彥 疏:“草次饌具輕者,以其客始至則致之,故言草次也。”《春秋·隱公四年》“公及 宋公 遇於 清 ” 晉 杜預 註:“遇者,草次之期,二國各簡其禮,若道路相逢遇也。” 孔穎達 疏:“草次,猶造次。造次、倉卒,皆迫促不暇之意。” 元 商衟 《一枝花·遠寄》套曲:“好姻緣眼見得無終始,一載恩情似彈指,別離怨草次。” 劉光漢 《<新方言>後序》:“讀斯書者,非徒可以詮故訓,達神旨,艸次應對,名實相應,亦無憂閒介矣。”

(2).輕率;草率。《三國志平話》卷上:“ 關公 見 飛 非草次之人,説話言談,便氣和酒盡。”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論語·學而篇二》:“ 馮厚齋 專就講習討論上説,只作今經生家溫書解。此俗學、聖學大別白處,不容草次。”

(3).棲息於草野間。 唐 張說 《諫避暑三陽宮疏》:“填城溢郭,併插無所排斥居人,蓬宿草次,風雨暴至,不知庇托,孤惸老病,流轉衢巷。”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