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成諸子盡揚眉,鹹使備賓興德藝; 看入三場才瞑目,不教遲哲嗣科名。

輓聯名人名家14字對聯

對聯全文

上聯:教成諸子盡揚眉,鹹使備賓興德藝;
下聯:看入三場才瞑目,不教遲哲嗣科名。

對聯備註:

(清-鄭瑞麒《挽林母聯》)

參考注釋

諸子

[the exponents of the various schools of thought during the period from pre-Qin times to the early years of the Han Dynasty;or their works] 先秦時期各個學派的代表人物或他們的著作

諸子及經史。——明· 顧炎武《復庵記》

揚眉

(1).舉目。《列子·湯問》:“ 離朱 子羽 方晝拭眥,揚眉而望之,弗見其形。” 宋 蘇軾 《戲子由並次慎老韻》之二:“何必揚眉資目擊,須知千里事同風。”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詩文三·濟顛化緣疏》:“一舉手,一低頭,只此便是 彌陀佛 ;或揚眉,或謦欬,何處更參慈世尊。”

(2).形容得意、憂愁、憤怒等貌。 南朝 梁 劉孝標 《廣絕交論》:“見一善則盱衡扼腕,遇一才則揚眉抵掌。” 唐 杜甫 《晚晴》詩:“未怪及時少年子,揚眉結義 黃金臺 。”《剪燈新話·富貴發跡司志》:“發跡司判官忽揚眉盱目,咄嗟長嘆而謂眾賓曰:‘諸公各守其職,各治其事……大難將作,雖諸公之善理,其如之奈何!’”《兒女英雄傳》第十回:“自然就不能不鬧到揚眉裂眥,拔刀相向起來。”《天安門詩抄·揚眉劍出鞘》:“灑淚祭雄傑,揚眉劍出鞘。”

(3).謂攝提星星光閃爍。《漢書·翟方進傳》:“今提揚眉,矢貫中。” 顏師古 注引 服虔 曰:“提,攝提星也。揚眉,揚其芒角也。” 王先謙 補註引 沉欽韓 曰:“攝提兩星頰曲,人眉似之。”

興德

(1).振興道德。《禮記·王制》:“明七教,以興民德。”《漢書·宣帝紀》:“蓋聞農者興德之本也。”

(2).發揚聖德。 三國 蜀 諸葛亮 《前出師表》:“若無興德之言,則責 攸之 、 禕 、 允 等之慢,以彰其咎。”

三場

科舉時dai8考試須經三次,叫初場、二場、三場。亦總稱三場。《宋史·選舉志二》:“﹝ 建炎 ﹞二年,定詩賦、經義取士,第一場詩賦各一首,習經義者本經義三道,《語》、《孟》義各一道;第二場並論一道;第三場並策三道。”《明史·選舉志二》:“初設科舉時,初場試經義二道,四書義一道;二場論一道;三場策一道。”《西遊記》第九回:“不拘軍民人等,但有讀書儒流,文義明暢,三場精通者,前赴 長安 應試。”

瞑目

[close the eyes] 閉上眼睛,多指人死時無所牽掛

死不瞑目

哲嗣

敬稱他人之子。 明 張居正 《答司成姜鳳阿》:“兒曹寡學,幸與哲嗣同登,奕世之交,殆亦非偶。” 清 趙翼 《六哀詩·汪文端公》:“尚喜哲嗣賢,曳履雲霄上。”

科名

[scholarly honor won in imperial exams] 科舉考中而取得的功名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