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官三省,服君廿年,阿伯父初無遺憾,弟念國事際艱難,轉憂為病,二豎不情殊可惜; 教侍九齡,訓承匝月,予小子幸何待言,豈期音容旋寂寞,維遠必追,寸衷空慕益堪悲。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歷官三省,服君廿年,阿伯父初無遺憾,弟念國事際艱難,轉憂為病,二豎不情殊可惜;
下聯:教侍九齡,訓承匝月,予小子幸何待言,豈期音容旋寂寞,維遠必追,寸衷空慕益堪悲。

對聯備註:

(清-張大鵬《挽張百熙聯》)

參考注釋

歷官

執掌曆法的官員。《新唐書·歷志三上》:“﹝ 開元 ﹞十五年,草成而 一行 卒,詔特進 張説 與歷官 陳玄景 等次為《歷術》七篇。”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一》:“﹝ 唐公常 雲﹞知死數又知活數,此吾之所以異於歷官。”

先後連任官職。 三國 魏 曹操 《遺令》:“吾歷官所得綬,皆著藏中。” 晉 陸機 《謝平原內史表》:“入朝九載,歷官有六。” 唐 白居易 《和<我年>》之二:“歷官十五政,數若珠纍纍。”

三省

[three ministries] 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中國歷史上隋唐時代三省同為最高政務機構,一般為中書決策,門下審議,尚書執行,實際上為三省長官共同負責中樞政務。這一制度後代的官制影響很大

阿伯

丈夫的哥哥。《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 翠蓮 就道:‘阿伯三個鼻子管,不曾捻著你的碗。媳婦雖是話兒多,自有丈夫與婆婆。’” 清 翟灝 《通俗編·稱謂》:“《五代史補》:‘ 李濤 弟 澣 娶婦 竇氏 ,出參 濤 。 濤 答拜。 澣 曰:新婦參阿伯,豈有答禮?’﹝按﹞婦人呼夫之兄為伯, 唐 有之矣。”

(1).伯父。《海上花列傳》第五二回:“我爺娘剛剛死仔三個月,阿伯就出我個花樣,一百塊洋錢賣撥人家做丫頭。”

(2).方言。父親。 清 梁章鉅 《稱謂錄·方言稱父》:“ 吳 俗稱父為阿伯。”

無遺

[completely;without residue] 一點不遺留

屠戮無遺

事際

時會;情勢。《晉書·楊佺期傳》:“欲因事際以逞其志。”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終制》:“然則君子應世行道,亦有不守墳墓之時,況為事際所逼也。”

艱難

[hard;difficult] 艱苦困難

歷艱難險巇。——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

漫長而艱難的行軍

二豎

[two children;the evil spirits responsible for illness] 兩個小孩,後以稱病魔

公夢二豎子曰:“彼良醫也,懼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左傳·成公十年》

不情

(1).不近人情;不合情理。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欲降心順俗,則詭故不情。” 唐 劉禹錫 《汴州刺史廳壁記》:“凡曲防苛禁不情乖體者,悉剗之,一出乎令典。” 明 劉基 《郁離子·大人不為不情》:“是故不情之事,大人不為之。” 魯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圖》:“正如將‘肉麻當作有趣’一般,以不情為倫紀,誣衊了古人,教壞了後人。”

(2).無情;薄情。《新唐書·蔡廷玉傳》:“ 滔 雖大弟,多變不情,如假以兵,是嫁之禍也。” 宋 岳飛 《謝講和赦表》:“蓋夷虜不情,犬羊無信,莫守金石之約,難充谿壑之求。” 清 劉瀛 《珠江奇遇記》卷二:“ 阮 曰:‘ 琴 大不情!’ 琴 含淚曰:‘人若有情,妾身胡為流落至此!’言下淚簌簌不止。”

可惜

[feel pity for;use sparingly] 憐惜;愛惜

他不願吃那些零七八碎東西,可惜那些錢。——老舍駱駝祥子》

九齡

(1).九歲。 漢 揚雄 《法言·問神》:“育而不秀者,吾家之 童烏 乎?九齡而與我玄文。” 晉 陶潛 《責子》詩:“ 通 子垂九齡,但念梨與栗。”

(2).指九十歲。語本《禮記·文王世子》:“ 文王 謂 武王 曰:‘女何夢矣?’ 武王 對曰:‘夢帝與我九齡。’ 文王 曰:‘女以為何也?’ 武王 曰:‘西方有九國焉,君王其終撫諸。’ 文王 曰:‘非也!古者謂年齡,齒亦齡也。我百、爾九十,我與爾三焉。’ 文王 九十七乃終, 武王 九十三而終。” 鄭玄 註:“九齡,九十年之祥也。”後引申為長壽。 唐 殷寅 《玄元皇帝應見賀聖祚無疆》詩:“言因六夢接,慶葉九齡傳。” 宋 范成大 《別擬太上皇帝輓歌詞》:“如何千萬壽,不待九齡終。”《掃迷帚》第二回:“在 文王 之告 武王 曰,夢帝錫九齡,不賜 管 蔡 ,是也。”

匝月

[a full month] 滿月

予小子

(1).古代帝王對先王或長輩自稱。《書·泰誓上》:“肆予小子 發 ,以爾友邦冢君,觀政於 商 。”《詩·周頌·閔予小子》:“閔予小子,遭家不造。”又為天子居喪時的自稱。《禮記·曲禮下》:“天子未除喪,曰予小子。”

(2).常人對先輩、長者的自稱。 晉 陸機 《贈弟士龍》詩:“昔予翼考,維斯伊撫;今予小子,繆尋末緒。” 明 呂坤 《呻吟語序》:“予小子生而昏弱善病。” 清 李漁 《秦淮健兒傳》:“後生曰:‘予小子亦 泗 人,歸途迷失,望長者指南之。’”

何待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須、用不著。 蕭三 《血書》詩:“只聽說,你工作努力,你常常站在鬥爭的最前線。這何待說?你已久是鋼鐵煉成的戰鬥員。”

音容

[likeness of the deceased] 聲音與容貌

一別音容兩渺茫

寂寞

(1) [solitary;lonely;lonesome]∶冷清孤單;清靜

寂寞難耐

(2) [deadly still]∶靜寂無聲

寸衷

(1).指心。 明 葉憲祖 《鸞鎞記·仗俠》:“我寸衷匪石,肯容輕轉。”

(2).微小的心意。 清 薛福成 《分別教案治本治標之計疏》:“耿耿寸衷,略抒愚悃。” 郭沫若 《金環吟》:“慰勞寄前綫,欲以表寸衷。”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