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師門沉寂,邈若山河,公自有千秋,所悲十載皈依,無路相從重奉手; 嗟春事闌珊,幾經風雨,時方感多難,為想群倫歌哭,籲天爭欲招歸魂。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痛師門沉寂,邈若山河,公自有千秋,所悲十載皈依,無路相從重奉手;
下聯:嗟春事闌珊,幾經風雨,時方感多難,為想群倫歌哭,籲天爭欲招歸魂。

對聯備註:

(清-葉恭綽《挽張百熙聯》)

參考注釋

師門

(1) [master's homegate]∶師傅的家門

半年不入師門

(2) [teacher or his instructions]∶科舉時dai1*1考取進士的人稱考官為師門,後來泛指老師

出師

沉寂

(1) [quiet;still;silent]∶非常寂靜

小街上霎時間沉寂起來。——柳青《創業史》

(2) [no news]∶杳無音訊

訊息沉寂

邈若山河

形容遙遠得如隔山河。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傷逝》:“自 嵇生 夭、 阮公 亡以來,便為時所羈紲,今日視此雖近,邈若山河。” 唐 陳子昂 《祭韋府君文》:“昔君夢奠之時,值余寘在叢棘,獄戶咫尺,邈若山河,話言空存,白馬不弔。” 清 譚嗣同 《致劉淞芙書》:“相違咫尺,邈若山河。”

千秋

(1) [a thousand years]∶千年

(2) [a long long time]∶歲月久遠

(3) [birthday]∶生日。敬辭,指人的壽辰

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氣,豈不惹人議論?——曹雪芹《紅樓夢》

皈依

[the ceremony of proclaiming sb.a Buddhist] 佛教名詞信仰佛教者的入教儀式。因對佛、法、僧三寶表示歸順依附,故亦稱“三皈依”

始覺浮生無住著,頓今心地欲皈依。——唐· 李須《宿營么禪房聞梵》

相從

(1).跟隨,在一起。《史記·日者列傳》:“ 宋中 為中大夫, 賈誼 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從論議。”《漢書·食貨志上》:“冬,民既入,婦人同巷,相從夜績,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 宋 蘇軾 《送千乘千能兩侄還鄉》詩:“相從結茆舍,曝背談金鑾。”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獸類·狸》:“弟與之相從半年,且賴渠拯恤,義均伉儷,難誣以鬼也。”

(2).相交往;相合併。 宋 蘇軾 《岐亭》詩序:“凡余在 黃 四年,三往見 季常 ,而 季常 七來見余,蓋相從百餘日也。”《元朝秘史》卷一:“大凡女孩兒生了,老在家裡的理無,我將女兒與你兒子,你兒子留在這裡做女婿,兩家相從了。”

奉手

(1).捧握長者之手。《禮記·曲禮上》:“長者與之提攜,則兩手奉長者之手。” 宋 王安石 《憶昨詩示諸外弟》:“還家上堂拜祖母,奉手出涕縱橫揮。”

(2).陪伴追隨。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三:“若嫌餘生晚,不獲與諸君奉手者,余亦為之憮然。” 楊樹達 《積微居國小述林·說文引經考序》:“蓋君資質卓越,又奉手於 餘杭 章先生 者久,故於經學國小皆能深造自得如此。”

春事

(1).春耕之事。《管子·幼官》:“地氣發,戒春事。” 唐 李白 《寄東魯二稚子》詩:“春事已不及,江行復茫然。” 宋 王初寮 《履道象州上元》詩:“幽懷不自閒,欲逐春事起。安得五畝園,種蔬引江水。”

(2).春色;春意。 唐 徐晶 《同蔡孚<五亭詠>》:“幽棲可憐處,春事滿林扉。” 明 劉基 《次李子庚韻》:“風落餘花春事非,愁心煙雨霏霏。” 清 曹寅 《菜花歌》:“四月 吳 中春事足,四郊花氣穿城瀆。”

(3).特指花事。 宋 陳師道 《春懷示鄰里》詩:“屢失南鄰春事約,只今容有未開花?”

(4).指男女歡愛。 明 沉仕 《偶見》曲之二:“交鸞鳳春事無涯,不覺香露滴、牡丹芽。”

闌珊

(1).衰減;消沉。 唐 白居易 《詠懷》:“白髪滿頭歸得也,詩情酒興漸闌珊。” 明 王錂 《春蕪記·訊病》:“情思轉闌珊,更粉消珠淚,翠鎖眉山。” 葉聖陶 《倪煥之》十三:“他像是個始終精進的人,意興闌珊是同他絕對聯不上的。”

(2).暗淡;零落。 唐 曹唐 《小遊仙詩》之十一:“南斗闌珊北斗稀, 茅君 夜著紫霞衣。”

(3).殘,將盡。 宋 賀鑄 《小重山》詞:“歌斷酒闌珊,畫船簫鼓轉,緑楊灣。” 明 朱鼎 《玉鏡台記·完聚》:“雲鎖 巫 陽,霜凋 楚 關,堪悲鄉夢闌珊。” 清 龔自珍 《浣溪沙》詞:“香霧無情作薄寒,銀燈吹處氣如蘭,憑肩人愛夜闌珊。” 魯迅 《華蓋集·“碰壁”之後》:“此刻太平湖飯店之宴已近闌珊。”

(4).零亂;歪斜。 唐 李賀 《李夫人歌》:“紅璧闌珊懸佩璫,歌臺小妓遙相望。” 清 納蘭性德 《一叢花·詠並蒂蓮》詞:“闌珊玉佩罷霓裳相對綰紅妝。” 清 洪昇 《長生殿·仙憶》:“字闌珊,模糊斷續,都染就淚痕斑。” 清 李斗 《楊州畫舫錄·新城北錄下》:“ 周維伯 曲不入調,身段闌珊,惟能説白而已。”

(5).窘困,艱難。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韋莊奏請追贈不及第人近代者》:“﹝ 羅鄴 ﹞既而俯就督郵,因茲舉事闌珊,無成而卒。” 宋 蘇軾 《減字木蘭花》詞:“官況闌珊,慚愧青松守歲寒。”

幾經

[repeated] 經過多次

幾經磨難

風雨

(1).風和雨。 宋 蘇軾 《次韻黃魯直見贈古風》之一:“嘉穀臥風雨,稂莠登我場。”《醒世恆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風雨蕭蕭夜正寒,扁舟急槳上危灘。”

(2).颳風下雨。《書·洪範》:“月之從星,則以風雨。”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視覓,天輒風雨,嶺震雲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難和惡劣的處境。《漢書·朱博傳》:“﹝ 朱博 ﹞稍遷為功曹,伉俠好交,隨從士大夫,不避風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實上 愫方 哀憐他,沉默地庇護他,多少憂煩的事隱瞞著他,為他遮蔽大大小小無數次的風雨。”參見“ 風雨如晦 ”。

(4).比喻紛紛的議論和各種各樣的傳說。《文匯報》1992.2.15:“ 周 余 離婚,被毫不留情新聞界大肆渲染,重筆濃墨,鬧得滿城風雨。”參見“ 滿城風雨 ”。

時方

指 宋 元 以來通行的藥方。對“古方”、“經方”而言。 清 陳念祖 有《時方妙用》四卷、《時方歌括》二卷,即選用時俗通用的藥方編輯而成。

多難

眾多難成之事;很多困難。《詩·周頌·訪落》:“維予小子,未堪家多難。” 鄭玄 箋:“多,眾也。我小子耳,未任統理國家眾難成之事……難成之事,謂諸政有業未平者。”《老子》:“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猶多故;多患難。《詩·周頌·小毖》:“未堪家多難。” 鄭玄 箋:“我又會於辛苦,遇三監及 淮 夷之難也。”《左傳·昭公四年》:“ 晉 有三不殆,其何敵之有?國險而多馬, 齊 楚 多難。” 杜預 註:“多篡弒之難。”《禮記·檀弓上》:“吾君老矣,子少,國家多難。” 孔穎達 疏:“國家多有危難。”《三國志·吳志·劉繇傳》“ 繇 長子 基 ,字 敬輿 ,年十四,居 繇 喪盡禮,故吏餽餉,皆無所受”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吳 韋昭 《吳書》:“ 基 遭多難,嬰丁困苦,潛處味道,不以為戚。” 唐 杜甫 《登樓》詩:“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王毓岱 《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韻》:“先鞭爭躍馬,多難患張鴟。”

群倫

同類或同等的人們。 漢 揚雄 《法言·孝至》:“聖人聰明淵懿,繼天測靈,冠乎羣倫。” 唐 劉禹錫 《袁州廣禪師碑》:“惟四海之大,羣倫之富,必有以得其門而會其宗者。”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使天下羣倫,為聞聲而搖盪。”

歌哭

既歌又哭。常用以表示強烈的感情。《周禮·春官·女巫》:“凡邦之大烖,歌哭而請。” 鄭玄 註:“有歌者,有哭者,冀以悲哀感神靈也。” 晉 張華 《博物志》卷八:“ 雍門 人至今善歌哭,效 娥 之遺聲也。” 清 譚嗣同 《除夕感懷》詩:“無端歌哭因長夜,婪尾陰陽賸此時。” 陳毅 《湖海詩社開徵引》詩:“此中真歌哭,情文兩具備。”

籲天

向天呼冤。 宋 曾鞏 《酬介甫還自舅家書所感》詩:“籲天高未動,望歲了何如?”《明史·后妃傳一·英宗孝莊皇后》:“夜哀泣籲天,倦即臥地,損一股。以哭泣復損一目。”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