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抔土尚巍然問他銅雀荒台何處尋漳河疑冢 三足鼎今安在剩此石麟古道令人想漢代官儀

名勝四川

對聯全文

上聯:一抔土尚巍然問他銅雀荒台何處尋漳河疑冢
下聯:三足鼎今安在剩此石麟古道令人想漢代官儀

對聯備註:

(成都:完顏崇實題武侯祠劉備墓)

參考注釋

一抔土

(1).一捧之土。後亦指墳墓。《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假令愚民取 長陵 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長陵 為 漢高祖 陵。 明 常倫 《過韓信嶺》詩:「 長陵 一抔土,寂寞亦 三秦 。」 清 洪昇 《長生殿·彈詞》:「半科樹是薄命碑碣,一抔土是斷腸墓穴。」

(2).指每一寸土地。 陳毅 《登大庾嶺》詩:「guo8賊賣盡一抔土,彌天烽火舉紅旗。」

巍然

[towering;majestic;lofty;imposing] 高大雄偉的樣子

巍然屹立

銅雀

(1).銅製的鳥雀。《三輔黃圖·建章宮》:「古歌云:『 長安 城西有雙闕,上有雙銅雀,一鳴五穀成,再鳴五穀熟。』」 南朝 梁簡文帝 《和藉田詩》:「鰩魚顯嘉瑞,銅雀應豐年。」

(2).指 銅雀台 。 南朝 陳 張正見 《銅雀台》詩:「淒涼 銅雀 晚,搖落墓田通。」 唐 杜牧 《赤壁》詩:「東風不與 周郎 便, 銅雀 春深鎖二 喬 。」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蔣珊漁殘稿》:「淚盡英雄公一笑, 魏 家 銅雀 晉 銅駝 。」參見「 銅雀臺 」。

(3).亦作「 銅爵 」。傳說中的 秦始皇 名馬名。 晉 崔豹 《古今注·鳥獸》:「 秦始皇 有七名馬:追風、白兔、躡景、犇電、飛翮、銅爵、神鳧。」 五代 馬縞 《中華古今注·秦始皇馬》:「有七名馬……六曰銅雀。」

何處

哪裡,什麼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疑冢

見「 疑冢 」。

亦作「 疑塚 」。為迷惑人而虛設的墳墓。《舊唐書·孝友傳·張琇》:「市人斂錢,於死所造義井,並葬 瑝琇 於 北邙 ,又恐 萬頃 家人發之,並作疑塚數所。」 明 陶宗儀 《輟耕錄·疑冢》:「 曹操 疑冢七十二,在 漳河 上。」 清 趙翼 《友人以鄴城懷古詩見示為補成》詩之一:「疑塚不教人識別,憑何歌舞望夫君。」 魯迅 《花邊文學·清明時節》:「相傳 曹操 怕死後被人掘墳,造了七十二疑冢,令人無從下手。」

三足鼎

(1).三足之鼎。古為國家之重器。 漢 劉向 《說苑·君道》:「於是使人持三足鼎,祝山川。」

(2).如鼎之三足。 唐 劉禹錫 《蜀先主廟》詩:「勢分三足鼎,業復五銖錢。」

石麟

(1).見「 石麒麟 」。

(2).一種大蛤蟆。 明 屠本畯 《閩中海錯疏》卷中:「石麟生高山深澗中,皮斑,肉白味美。晝伏竇中,夜居山頭石頂最高處。」參見「 石撞 」。

古道

(1) [ancient rules and methods]∶傳統的正道。今通稱不趨附流俗,守正不阿為古道

夫重懷古道,枕籍詩書,危不能安,亂不能治,郵里逐雞難,亦無黨也。——漢· 桓寬《鹽鐵論·殊路》

(2) [simple and unsophisticated]∶古樸

古道熱腸

忠厚古道

(3) [old road]∶古舊的路徑

踏上石子鋪的古道

樂遊原上清秋節, 鹹陽古道音塵絕。—— 唐· 李白《憶秦娥》

令人

[cause people;make one] 使人

令人髮指

令人興奮

代官

指世族子弟為官者。《舊唐書·源乾曜傳》:「﹝ 乾曜 ﹞上疏曰:『臣竊見形要之家併求京職,俊乂之士多任外官,王道平分,不合如此。臣三男俱是京任,望出二人與外官,以葉均平之道。』上從之……因下制曰:『 源弼 等父在樞近,深惟謙挹,恐代官之鹹列慮時才之未序,率先庶僚,崇是讓德。』」 清 錢大昕 《廿二史考異·舊唐書三·源乾曜傳》:「代官,謂世官也,避諱改。」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