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以因時,適變為難,纂修合中外古今,定本流傳,遂與紀阮諸名鉅公,別分一席; 心惟濟世,安頓是急,延攬遍親疏貴賤,群才磨濯,直並胡曾兩鄉先輩,同有千秋。

輓聯名人名家

對聯全文

上聯:學以因時,適變為難,纂修合中外古今,定本流傳,遂與紀阮諸名鉅公,別分一席;
下聯:心惟濟世,安頓是急,延攬遍親疏貴賤,群才磨濯,直並胡曾兩鄉先輩,同有千秋。

對聯備註:

(清-劉光柱《挽張百熙聯》)

參考注釋

適變

謂適應變化。 唐 劉禹錫 《賀除虔王等表》:“弘愛人屈己之道,酌因時適變之宜。” 宋 曾鞏 《救災議》:“疆內安輯,里無囂聲,豈不適變於可為之時,消患於無形之內乎?” 清 惲敬 《博婦》:“雖然君子者,委虵以適變,堅忍以藏用,期於復 漢 唐 之祚而已。”

為難

(1) [feel awkward;be in a quandary;feel embarrassed]∶難以應付

為難的事

(2) [make things difficult for]∶使人難應付

纂修

(1).整治。《國語·周語上》:“纂修其緒。”《漢書·公孫弘卜式等傳贊》:“ 孝宣 承統,纂修洪業。”

(2).編輯修撰。 唐 劉禹錫 《唐故中書侍郎平章事韋公集紀》:“初 蕃 既纂修父書,咨於先執 李習之 ,請文為領袖,許而未就。”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故二·國初明史總裁》:“國初 順治 二年,曾奉旨纂修《明史》。” 孫犁 《秀露集·關於紀昀的通信》:“當然, 乾隆 皇帝修《四庫全書》有其政治上的目的,經過這一次纂修, 中國 文化遭到了一次浩劫。”

(3).修葺。 南朝 齊 王屮 《頭陀寺碑文》:“纂修堂宇,未就而沒。”

(4). 清 代職官名。為國史館屬官。《清史稿·職官志二》:“國史館總裁,掌修國史……總纂, 滿洲 四人, 蒙古 二人, 漢 六人。纂修、協修,無定員。”

中外

[inside and outside] 裡面和外面

中外不得相救

中外交薦。——《明史》

古今

[ancient and modern] 古代和現代

古今差異

定本

(1).著作經過編排、整理,最後確定或準備刊印的本子。《晉書·孫盛傳》:“《晉陽秋》詞直而理正,鹹稱良史焉…… 盛 寫兩定本,寄於 慕容儁 。”《魏書·孫惠蔚傳》:“臣今依前丞臣 盧昶 所撰《甲乙新録》,欲裨殘補闕,損併有無,校練句讀,以為定本。” 宋 朱熹 《答呂伯恭書》:“聞所著已有定本,恨未得見,亦可示及否?” 郭沫若 《<孔雀膽>的潤色》:“現在的 莎士比亞 的劇本是經過好些次的演出、改版、增刪,然後才成為定本的。”

(2).有固定套語格式的樣本、底本。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上:“士大夫涖職之初,通親舊書有‘積弊後良費料理’之語,亦為定本。” 宋 洪邁 《容齋隨筆·吏文可笑》:“吏文行移,只用定本,故有絶可笑者。” 宋 王應麟 《困學紀聞·雜識》:“太一宮四立月祝文,舊用定本。 紹定 二年十二月始命學士院撰述。”

(3).固定不變的原則。《朱子全書》卷五:“聖人教人有定本……夫子對 顏淵 曰:‘克己復禮為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皆是定本。” 明 李贄 《藏書·世紀列傳總目前論》:“夫是非之爭也,如歲時然,晝夜更迭,不相一也。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後日又是矣。雖使 孔子 復生於今,又不知作如何非是也,而可遽以定本行罰賞哉!”

(4).指 定武 《蘭亭》帖。 宋 米芾 《書史》:“ 錢塘 關景仁 收 唐 石本《蘭亭》,佳於 定 本,不及余家板本也。” 元 揭佑民 《題玉版蘭亭》詩:“忽憶昔年觀 定 本,絶勝枕臼與梅花。”參見“ 定武石刻 ”。

流傳

[circulate;spread; be in circulation; be made known extensively] 謠言新聞或其他信息在人們中間的傳播

流傳後世

一則正在流傳的謠言

鉅公

(1).指天子。《漢書·郊祀志上》:“羣臣有言見一老父牽狗,言‘吾欲見鉅公’。” 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天子為天下父,故曰鉅公也。” 清 錢謙益 《仙壇倡和詩》之十:“天門閶闔日曈曨,靈璅傳宣佑鉅公。”

(2).指王公大臣。 宋 蘇舜欽 《應制科上省使葉道卿書》:“某觀前古之士,歘然奮起於賤庸之地,建名樹勛,風采表於當世者,未始不由上官鉅公推引而能至也。” 宋 張世南 《遊宦紀聞》卷十:“一時元老鉅公,多出其門。” 況周頤 《蕙風詞話》卷一:“ 北宋 詞人聲華藉甚者,十九鉅公大僚。鉅公大僚之所賞識,至不足恃,詞其小焉者。”

(3).巨匠;大師。 唐 李賀 《高軒過》詩:“雲是 東京 才子,文章鉅公。” 宋 梅堯臣 《唐書局後叢莽中得芸香一本》詩:“借問此何地,刪修多鉅公。” 嚴復 《救亡決論》:“其所致之賢哲鉅公,指不勝屈。”

別分

分別;區分。《楚辭·遠遊》“叛陸離其上下兮” 漢 王逸 註:“繚隸叛散以別分也。”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顧於個人殊特之性,視之蔑如,既不加之別分,且欲致之滅絶。”

一席

(1).一張坐臥之席。《儀禮·鄉飲酒禮》:“公升如賓,禮辭一席,使一人去之。” 鄭玄 註:“辭一席,謙自同於大夫。” 賈公彥 疏:“辭一席,謙自同於大夫者,大夫再重,公三重,故辭去一席,同於大夫再重。” 唐 韓愈 《祭河南張員外文》:“夜息 南山 ,同臥一席。” 宋 周密 《齊東野語·子固類元章》:“東西薄游必挾所有以自隨。一舟橫陳,僅留一席為偃息之地。”

(2).一桌飯菜或酒席。《宋史·孝義傳·陳兢》:“每食必群坐廣堂,未成人者別為一席。” 許地山 《在費總理底客廳里》:“掌燈的時候到了, 費總理 底客廳里安排著一席酒,是為日間參觀工廠的 黃先生 預備的。”

(3).一陣;一番。 宋 范成大 《放舟風復不順,再泊馬當,戲題兩絕》之一:“無才解賦珠簾雨,誰肯相賒一席風。”《儒林外史》第十三回:“一席話,説得 蘧公孫 如夢方醒。” 龐瑞垠 《我們還會相逢》:“我不能不承認,一席肺腑之言,使得我們長期隔膜的心重新貼近了。”

(4).指一個職位。 丁西林 《壓迫》:“敝公司擬聘書記一席,現已聘定,所有親友寄來薦書,恕不一一作復,特此聲明。”

濟世

[assist one's generation] 在金錢、物質等方面救濟世人

濟世之舉

安頓

(1) [help settle down;arnange for]∶為人解決住處

申玉枝…安頓客人們睡覺。—— 康濯《水滴穿石》

(2) [place]∶安排使有著落

搬出的機器,總不能老擱在露天,總得有房子安頓…——茅盾鍛鍊

回到店中,安頓了女兒。——《水滸傳

延攬

(1).招致收攬。《東觀漢記·鄧禹傳》:“於今之計,莫如延攬英雄,務悅民心。” 李廣田 《一個畫家》:“他想延攬一些前輩藝術家,教育一般青年之有志於藝術者。”

(2).指延伸包容。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二》:“遙瞻西南,羣峰開繞,延攬甚擴。”

親疏貴賤

[everyone,close or distant,rich or poor] 親密、疏遠、富貴、貧賤的種種關係。指各種不同身分、不同關係的人

使親疏貴賤長you4男女之理皆形見予樂。——《史記·樂書》

磨濯

磨礪洗滌。 宋 岳飛 《奏李道歸順狀》:“於是多遣信實之人,密行宣布朝廷之德意,説諭約結,俾其磨濯一心,以待王師之舉,相為應援。” 明 方孝孺 《與鄭叔度書》:“侍奉之餘,雖常以古書自磨濯,遇有逆意處,思有師友講説而不可見。”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四:“ 江橙里 詞清遠而藴藉, 沉沃田 稱其‘劌鉥肝腎,磨濯心志,苦心孤詣以為詞,可謂難矣!’”

先輩

[elder generation;acestors] 對前輩的尊稱。唐代同時考中進士的人相互敬稱先輩,對文人的敬稱

我們的先輩欣然為之戰鬥和獻身的政治信念

鄉先輩左忠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千秋

(1) [a thousand years]∶千年

(2) [a long long time]∶歲月久遠

(3) [birthday]∶生日。敬辭,指人的壽辰

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氣,豈不惹人議論?——曹雪芹《紅樓夢》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