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三通戰鼓倡文明秉天地靈氣 辟一方淨土毓清淳煉日月精髓

會慶13字對聯

對聯全文

上聯:擂三通戰鼓倡文明秉天地靈氣
下聯:辟一方淨土毓清淳煉日月精髓

對聯備註:

(賀臨沂市楹聯學會成立閩宜)

參考注釋

三通

(1) [tee]∶有橫向出口的短管,用於連線與該管成直角的管道

(2) [three-way pipe]∶以45°從主直管分出的支管,即Y形接管頭

戰鼓

[war drum] 古代作戰時為鼓舞士氣或指揮戰鬥而擊的鼓

文明

(1) [civilization;culture]∶人類所創造的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

物質文明

精神文明

(2) [civilized]∶指人類社會發展到較高階段並具有較高文化狀態

(3) [modern]∶舊指具有當時西方色彩的

文明戲

(4) [bright]∶光明,有文采

天下文明

天地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們活動的範圍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人也。

靈氣

(1).指人對外物感受和理解的能力。《管子·內業》:“靈氣在心,一來一逝,其細無內,其大無外。”

(2).聰慧或秀美的氣質。 晉 傅玄 《鴻雁生塞北行》:“退哀此秋蘭,草根絶,隋化揚。靈氣一何憂(優)美,萬里芬芳。” 唐 李商隱 《李肱所遺畫松詩書兩紙得四十韻》:“ 淮山 桂偃蹇, 蜀郡 桑重童。枝條亮眇脆,靈氣何由同?” 劉學鍇 等集解:“靈異之氣。” 明 吳承恩 《畫松》詩:“風雲暗淡藏靈氣,月露莊嚴有異姿。”《紅樓夢》第一一一回:“實在天地間的靈氣,獨鍾在這些女子身上了。” 魯迅 《<偽自由書>後記》:“惜‘化名’為‘頑石’,靈氣之不鍾於鼻子若我輩者,竟莫辨其為‘新進作家’抑‘老作家’也。”

(3).仙人的氣質。 晉 郭璞 《遊仙》詩之六:“ 燕昭 無靈氣, 漢武 非仙才。”

(4).指仙靈之氣。 晉 郭璞 《山海經圖贊·神陸吾》:“門明是對,司帝之門,吐納靈氣,□熊魂魂。”《雲笈七籤》卷一一七:“往往神仙幽人遊憩其上,奇氛靈氣,彌覆其頂。” 巴金 《長生塔》:“在這裡面,皇帝不僅可以避免一切人間詛咒,還可以接觸天空的神聖的靈氣。”

(5).猶王氣。 明 梁有譽 《姑蘇懷古》詩:“金虎跡荒靈氣滅,水犀軍散霸圖空。” 明 湯顯祖 《黃金台》詩:“ 昭王 靈氣久疎蕪,今日登臺弔 望諸 。”

(6).指美好的名聲。 宋 王安石 《祭歐陽文忠公文》:“其出處進退又庶乎英魄靈氣,不隨異物腐散而長在乎 箕山 之側與 潁水 之湄。”

一方

(1).一邊。多指遠處。《詩·秦風·蒹葭》:“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鄭玄 箋:“在大水之一邊,假喻以言遠。”《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扁鵲 以其言飲藥三十日,視見垣一方人。” 司馬貞 索隱:“方猶邊也,言能隔牆見彼邊之人。” 三國 魏 曹丕 《與吳質書》:“今果分別,各在一方。” 宋 范成大 《送王仲顯赴瓊筦》詩:“十年五別歲月老,一方萬里音塵稀。”

(2).一處。指所居住的地方。《詩·小雅·角弓》:“民之無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讓,至於己斯亡。” 鄭玄 箋:“無善心之人,則徙居一處怨恚之。”《西遊記》第六五回:“經上言三千諸佛,想不是在一方;似 觀音 在 南海 , 普賢 在 峨眉 , 文殊 在 五台 。” 清 顧炎武 《與人書》之一:“獨學無友,則孤陋而難成;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

(3).一個方面;一帶地方。《漢書·終軍傳》:“臣年少材下,孤於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南齊書·竟陵王子良傳》:“ 齊 有天下日淺,恩洽未布,一方或飢,當加優養。” 宋 歐陽修 《乞獎用孫沔札子》:“其養練士卒,招撫蕃夷,恩信著於一方,至今邊人思之。”《古今小說·張道陵七試趙昇》:“所以一方懼怕,每年用重價購求一人,赤身綁縛,送到廟中。” 陳沂 《奔襲劉黑七》:“我這下子活捉了他,不僅為我們這一方的老鄉們除了害,我還可以立一個特等功。”

(4).指物的一部分或事的一方面。《周禮·考工記·鮑人》:“信而直,則取材正也;信之而枉,則是一方緩、一方急也。若苟一方緩、一方急,則及其用也,必自其急者先裂。”《晉書·刑法志》:“理者,精玄之妙,不可以一方行也;律者,幽理之奧,不可以一體守也。” 宋 曾鞏 《請近更官制如周官六典為書札子》:“況於時異事殊,而可以膠於一方之説,泥於一偏之跡哉?”

(5).一種;一類。《慎子·民雜》:“是以大君因民之能為資,盡包而畜之,無能去取焉。是故不設一方以求於人,故所求者無不足也。”《淮南子·精神訓》:“以死生為一化,以萬物為一方。” 高誘 註:“方,類也。”《西京雜記》卷四:“其有一介之善,一方之藝,居接士之館。”

(6).猶言一種方法。《呂氏春秋·君守》:“今之為車者,數官然後成。夫國豈特為車哉,眾智眾能之所持也,不可以一物一方安車也。” 高誘 註:“方,道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養氣》:“雖非胎息之邁術,斯亦衛氣之一方也。”

(7).一種配方或藥方。《南齊書·虞悰傳》:“ 悰 善為滋味,和齊皆有方法……上就 悰 求諸飲食方, 悰 秘不肯出。上醉後,體不快, 悰 乃獻醒酒鯖鮓一方而已。”《西遊記》第七九回:“朕得一疾,chan6綿日久不愈。幸國丈賜得一方,藥餌俱已完備,只少一味引子。”

(8).指東西南北四方之一。 唐 李賀 《北中寒》詩:“一方黑照三方紫, 黃河 冰合魚龍死。”

(9).數量詞。用於方形的東西。 唐 曹松 《碧角簟》詩:“八尺碧天無點翳,一方青玉絶纖塵。” 元 吳昌齡 《東坡夢》第一折:“你下山去俗人家沽一壺酒,買一方肉。” 元 曾瑞 《留鞋記》第四折:“將繡花鞋一隻、香羅帕一方,揣在小生懷內。”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湘事記·軍事篇二》:“其時都督印信未刊,隨取草紙一方,上書都督 焦 臨時命令,委任某為標統,某為營官,下蓋四正小印。” 臧克家 《罪惡的黑手》詩二:“有的把巧思運入一方石條的花紋,有的持一塊木片仔細端詳。”

(10).數量詞。用於田地、土地。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榆白楊》:“種榆法:於其地畔種者,致雀損穀;既非叢林,率多曲戾;不如割地一方種之。” 唐 王建 《上田僕射》詩:“一方新地隔河煙,曾接諸生聽管絃。” 宋 張載 《經學理窟·周禮》:“井田亦無他術,但先以天下之地棋布畫定,使人受一方,則自是均。”

(11).數量詞。指一個方形,猶言一片。 唐 李端 《送從叔赴洪州》詩:“後夜相思處,中庭月一方。” 唐 劉禹錫 《生公講堂》詩:“高坐寂寥塵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12). 宋 代《方田法》,以東西南北各千步,當四十一頃六十六畝一百六十步為一方。見《宋史·食貨志上二》及《文獻通考·田賦四》。

(13).一面。表示一個動作跟另一個動作同時進行。 魯迅 《集外集拾遺·關於知識階級》:“至於諸君,是與舊的不同,是二十世紀初葉青年,如在勞動大學一方讀書,一方做工,這是新的境遇。”

(14).指事務上相對的兩個方面之一。 孫中山民族主義》第四講:“在戰爭的兩方面,一方叫做協商國,一方叫做同盟國。”

(15).一萬的隱語。詳“ 一乾一方 ”。

淨土

[Pure Land] 佛教指沒有塵世庸俗氣的清淨世界

清淳

(1).品德高潔而純樸。《後漢書·朱穆傳》:“愚臣以為可悉罷省,遵復往初,率由舊章,更選海內清淳之士,明達國體者,以補其處。”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傷逝》:“ 王子敬 與 羊綏 善。 綏 清淳簡貴,為中書郎,少亡。”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韻》:“儒林一同異,冠屨盡清淳。” 清 龔自珍 《吳之癯》:“若為子弟,而清淳之質亡矣。”

(2).清潔淳正。《紅樓夢》第四一回:“隔年蠲的雨水,那有這樣清淳?” 郭沫若 《百花齊放·芍藥》詩:“蝴蝶們的午夢睡得來更加輕巧,蜜蜂們的蜜汁比以前更加清淳。”

日月

(1) [life;livelihood]∶生計;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sun and moon]∶太陽和月亮

精髓

[marrow] 精氣真髓。比喻事物的精華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