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見綠蒙蒙席地幕天曠如無天密如無地 常時靜悄悄弦詩讀畫理不盡畫趣不盡詩

題贈

對聯全文

上聯:但見綠蒙蒙席地幕天曠如無天密如無地
下聯:常時靜悄悄弦詩讀畫理不盡畫趣不盡詩

對聯備註:

(趙藩題雲南劍川梅溪室)

參考注釋

蒙蒙

[drizzly] 雨雪雲霧迷茫的樣子

濛濛細雨

宴坐雨蒙蒙。——宋· 沈括《夢溪筆談》

席地幕天

以地為席以天為幕。指在露天席地而臥。 唐 韓偓 《惆悵》詩:“何如飲酒連千醉,席地幕天無所知。” 宋 陸游 《新辟小園》詩:“席地幕天君勿嘲,隨宜野蔌與山餚。”

曠如

開闊貌。 唐 柳宗元 《永州龍興寺東丘記》:“游之適,大率有二:曠如也,奧如也,如斯而已。” 清 朱仕琇 《髻亭記》:“登斯峰者,入之奧如,出之曠如。”

無天

沒有天理。《左傳·襄公二十年》:“ 公子黃 將出奔,呼於國曰:‘ 慶氏 無道,求專 陳國 ,暴蔑其君,而去其親,五年不滅,是無天也!’”

謂失去庇蔭。《莊子·田子方》:“﹝ 文王 ﹞欲終而釋之,而不忍百姓之無天也。” 成玄英 疏:“既欲捨而釋之,不忍蒼生失於覆蔭,故言無天也。”

密如

安定貌。《漢書·揚雄傳下》:“乃展民之所詘,振民之所乏,規億載,恢帝業,七年之間天下密如也。” 顏師古 註:“密,靜也。”《後漢書·崔寔傳》:“近 孝宣皇帝 明於君人之道,審於為政之理,故嚴刑峻法,破姦軌之膽,海內清肅,天下密如。”

無地

(1).沒有地方;沒有土地。《戰國策·趙策三》:“來年 秦 復求割地,王將予之乎?不與,則是棄前貴而挑 秦 禍也;與之,則無地而給之。”《淮南子·泰族訓》:“春雨之灌萬物也,渾然而流,沛然而施,無地而不澍,無物而不生。”

(2).沒有大地。 漢 揚雄 《法言·孝至》:“父母,子之天地歟!無天何生?無地何形?”

(3).猶言看不見地面。形容位置高渺或範圍廣袤。《楚辭·遠遊》:“下崢嶸而無地兮,上寥廓而無天。視儵忽而無見兮,聽惝怳而無聞。”《文選·王屮<頭陀寺碑文>》:“飛閣逶迤,下臨無地。” 張銑 註:“言閣高下臨,見地若無也。”《何典》第一回:“一面正臨著苦海,真是上徹重霄,下臨無地。”

(4).猶言至極;不盡。形容無限喜愛、惶恐驚喜、感愧等感情。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若乃統體必善,綴賞無地;雖 楚 趙 羣才, 漢 魏 眾作,曾何足雲!” 唐 劉禹錫 《謝分司東都表》:“伏奉今月十九日制書,授臣太子賓客,分司東都者,寵命自天,戰越無地。”《三國志平話》卷上:“ 曹操 讀罷書,歡喜無地。” 冰心 《寄小讀者》五:“我感激至於無地。”

常時

(1).固定的時間。 漢 王粲 《務本論》:“種有常時,耘有常節,牧有常期。”

(2).平時。 唐 杜甫 《天河》詩:“常時任顯晦,秋至轉分明。”《紅樓夢》第一○一回:“常時我見你不象今兒回來的快,問你一聲兒,也沒什麼生氣呢。”

(3).時常,常常。 明 高深甫 《九迴腸·離思》曲:“眉尖上,常時描出愁模樣。”《jin11梅詞話》第四三回:“俺家的常時打攪這裡,多蒙看顧。”《儒林外史》第四四回:“人聽見他這些話,也就常時請他來吃杯酒。”

悄悄

[very quiet] 形容非常寂靜,沒有聲響

深夜靜悄悄

弦詩

(1).謂配樂唱詩。《墨子·公孟》:“或以不喪之間,誦詩三百,弦詩三百,歌詩三百,舞詩三百。” 孫詒讓 間詁:“《禮記·樂記》云:‘弦謂鼓琴瑟也。’”

(2).猶賦詩。 清 林則徐 《杭嘉湖三郡觀風告示》:“由制義以及弦詩對策,仿闈試而略有變通,加經解而迨論史勒銘,備眾體而學兼今古。”

畫理

繪畫的原理。 明 何景明 《吳偉飛泉畫圖歌》:“ 吳生 跌宕得畫理,潦草落筆皆可喜。” 巴金 《家》十一:“我雖然不懂畫理,但是喜歡這幅畫,我覺得比她底其餘的畫都好。”

不盡

(1)

[not completely]∶不完全

不盡合理

(2)

[endless]∶沒有盡頭;不完

感恩不盡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