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里遠行江淮凡甲乙科同在中朝皆敦鄉誼 尺五天近臨韋杜當已未歲重新上館更啟人文

名勝揚州

對聯全文

上聯:二千里遠行江淮凡甲乙科同在中朝皆敦鄉誼
下聯:尺五天近臨韋杜當已未歲重新上館更啟人文

對聯備註:

(阮元題京師揚州會館,位於菜市口)

參考注釋

千里

[the winged steed] 指千里馬

先王之千里。——《呂氏春秋·察今》

遠行

[go on a long journey;far away from one's home] 行走遠路,前往某地

江淮

(1). 長江 和 淮河 。《左傳·哀公九年》:“秋, 吳 城 邗 ,溝通 江 淮 。” 三國 魏 阮籍 《樂論》:“ 江 淮 之南,其民好殘; 漳 汝 之間,其民好奔。”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五·銀杏》:“ 江 淮 間一御史疏陳水患。”

(2).泛指 長江 與 淮河 之間的地區。《後漢書·周榮傳》:“ 榮 , 江 淮 孤生,蒙先帝大恩,以歷宰二城。” 明 《端午食賜粽有感》詩:“東南米價高如玉, 江 淮 餓莩千家哭。” 清 鈕琇 《觚賸·舊雷有聲》:“余宦遊所至,其風土大略相同,唯 粵 中則不特與朔方絶異,即較之 江 淮 ,亦甚懸殊。” 凌力 《星星草》第十五章一:“如今捻軍兵分東西,追剿各軍愈追愈遠愈加勞苦,而出自 江 淮 的餉源卻愈益短絀難辦。”

(3).特指今 江西省 鄱陽湖 一帶。《史記·五帝本紀》:“ 三苗 在 江淮 、 荊州 數為亂。” 張守節 正義:“淮,讀曰匯,音胡罪反,今 彭蠡湖 也。”

甲乙科

科舉考試甲乙二科的合稱。泛指科第。 唐 蕭穎士 《送張翬下第歸江東》詩:“地盡東南美,朝遺甲乙科。” 宋 王讜 《唐語林·企羨》:“ 崔起居 雍 ……兄 明 、 序 、 福 ,兄弟八人皆進士,列甲乙科。” 清 方苞 《陳依宣墓志銘》:“﹝ 依宣 ﹞教授數十年,生徒半庠序,多登甲乙科,而君卒不第。”

中朝

(1).臨朝之時。《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昭王 臨朝嘆息, 應侯 進曰:‘臣聞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今大王中朝而憂,臣敢請其罪。’”

(2). 漢 代朝官自 武帝 以後有中朝、外朝之分。中朝即內朝。《漢書·劉輔傳》:“羣臣莫知其故。於是中朝將軍 辛慶忌 ,右將軍……俱上書。”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中朝,內朝也。大司馬左右前後將軍、侍中、常侍、散騎諸吏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為外朝也。”

(3).朝廷;朝中。《三國志·魏志·杜畿傳》:“中朝苟乏人,兼才者勢不獨多。” 唐 劉長卿 《集梁耿開元寺所居院》詩:“豈得長高枕,中朝正用才。”《孽海花》第六回:“上策取 南交 ,自立為王,向中朝請封號。”

(4).指朝廷官員。 清 張際亮 《送雲麓觀察督糧粵東》詩:“ 唐 宋 中朝厭過嶺,今代軺車喜馳騁。”

(5).偏安 江 左的 東晉 、 南宋 分別稱建都中原時的 西晉 、 北宋 為“中朝”。 南北朝 時,亦稱 南朝 為“中朝”。《晉書·王隱傳》:“時著作郎 虞預 私撰《晉書》,而生長東南,不知中朝事,數訪於隱。”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長秋寺》:“﹝寺﹞亦在 延年裡 ,即是 晉 中朝時金市處。” 宋 陸游 《觀渡江諸人詩》:“中朝文有 漢唐 風,南渡詩人尚數公。”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四引 張孝純 挽 張叔夜 詩:“疇昔中朝士,簪紳仰令名。”《北齊書·王琳傳》:“ 梁 故 建寧公 琳 , 洛 濱餘胄, 沂川 舊族,立功代邸,効績中朝。”

(6).指中原。《舊唐書·文苑傳中·李邕》:“﹝ 邕 ﹞尤長碑頌。雖貶職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觀,多齎持金帛,往求其文。”《新五代史·南漢世家·劉隱》:“是時,天下已亂,中朝士人以 嶺 外最遠,可以避地,多游焉。”

(7).中原王朝。 清 時亦指 中國 。 宋 梅堯臣 《送祖擇之學士北使》詩:“中朝厚仁恩,四海望閶闔。”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一:“ 契丹 主曰:‘中朝 党進 者真驍將也。如 進 輩有幾?’虜所以固矜者,意謂 進 本虜族, 中國 無之。” 清 王韜 《變法自強下》:“我中朝素嚴海禁,閉關自守,不勤遠略。”

鄉誼

[fellow villagers' mutual affection] 同鄉的情誼

尺五天

(1).比喻離帝王極近。 唐 杜甫 《贈韋七贊善》詩:“爾家最近魁三象,時論同歸尺五天。” 宋 范成大 《劉德修少卿避暑惠山因便寄贈》詩:“鳴鳳朝陽尺五天,怱怱忽過白鷗邊。” 元 王惲 《直中書省》詩:“紫禁彤庭尺五天,沉沉碧綺鎖秋煙。”

(2).指高空。比喻光明在前。 程善之 《革命後感事和懷霜作即次其韻》:“北溟水擊三千里,南斗雲開尺五天。”

韋杜

(1). 唐 代 韋 氏、 杜 氏的並稱。 韋 氏居 韋曲 , 杜 氏居 杜曲 ,皆在 長安 城南,世為望族。時稱“韋杜”。 宋 程大昌 《雍錄》卷七:“ 杜縣 與 五代 都城謹相併附,故古事著跡此地者多也。語謂‘城南 韋 杜 ,去天五天’,以其迫近帝都也。” 元 李好文 《長安志圖》卷中:“﹝ 樊川 ﹞ 長安 名勝之地。 周 處士 韋夐 、 唐 杜公 牧之 、 祁國 杜公 奇章 、 牛公 之居,皆在焉。 唐 人語曰:‘城南 韋 杜 ,去天尺五’,可見昔時之盛。”

(2).指 長安 城南的 韋曲 、 杜曲 。 唐 望族 韋 氏、 杜氏 世居於此。山青水秀,林木繁茂,為當時遊覽勝地。後亦借指風景秀麗之地。 唐 韓愈 《出城》詩:“暫出城門蹋青草,遠於林下見春山。應須 韋 杜 家家到,秖有今朝一日閒。” 宋 陳師道 《城南寓居》詩之一:“遊子莫何歸? 韋 杜 城南村。” 清 龔自珍 《點絳唇·十月二日馬上作》詞:“一帽紅塵,行來 韋 杜 人家北。”

重新

(1) [again]

(2) 再一次

(3) 從頭再開始

上館

上等館舍。《燕丹子》卷中:“ 田光 曰:‘此國事也,請得思之。’於是舍 光 上館。”《孔子家語·辯物》:“ 孔子 在 陳 , 陳惠公 賓之於上館。” 唐 楊衡 《病中赴袁州次香館》詩:“病輿憩上館,繚繞向山隅。”

謂塾師到東家授課。《文明小史》第十四回:“ 孟傳義 等到送過宗師,依然回到 賈 家上館。”

人文

[human culture] 指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