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四橋邊月下遙傳鸞鳳曲 二三知己窗前共乾幸福杯

婚聯日序婚聯11字婚聯

對聯全文

上聯:廿四橋邊月下遙傳鸞鳳曲
下聯:二三知己窗前共乾幸福杯

對聯備註:

(日序婚聯 - 二十二)

參考注釋

廿四橋

在 江蘇 揚州市 境。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岡西錄》謂:“ 廿四橋 即 吳家磚橋 ,一名 紅藥橋 ,在 熙春臺 後。”一說謂二十四座橋。 清 趙翼 《陳繩武司馬招同春農寓齋讌集即事紀勝》詩:“春情盎盎夜迢迢,占盡煙花廿四橋。”詳“ 二十四橋 ”。

月下

(1).月光之下。 南朝 梁武帝 《七夕》詩:“白露月下團,秋風枝上鮮。” 前蜀 韋莊 《搗練篇》:“臨風縹緲疊秋雪,月下丁冬擣寒玉。” 宋 文同 《蓮賦》:“張翠帷於月下兮,列綵仗於煙際。” 元 劉因 《採石圖》詩:“平生曾有 金陵 夢,似記扁舟月下歸。” 清 阮大鋮 《燕子箋·雙逅》:“閃得我月下星前,獨自孤單。”

(2).指月下老人。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媒合》:“月下傳言,多蒙作伐,堂前醮酒,權作主婚。”參見“ 月下老人 ”。

遙傳

[report] 公眾議論或通過公眾議論而散布的說法;被隨意重複的而且普遍相信的故事或說法

鳳曲

本指 蕭史 故事。後泛指美妙的樂曲。 唐 沉佺期 《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莊應制》:“自有神仙鳴鳳曲,併將歌舞報恩暉。” 唐 盧仝 《感秋別怨》詩:“蛾眉誰共畫,鳳曲不同聞。”參見“ 鳳女祠 ”。

二三

(1).謂不專一;反覆無定。《書·鹹有一德》:“德唯一,動罔不吉;德二三,動罔不凶。” 孔 傳:“二三,言不一。”《晉書·慕容垂載記》:“雖曰君臣,義深父子,豈可因其小隙,便懷二三。” 宋 文天祥 《羅融齋墓志銘》:“不以利害為二三。其忠信如此。”《醉醒石》第四回:“這事斷要死爭,二三不得的。”

(2).約數,不定數。表示較少的數目,猶言幾。《國語·吳語》:“﹝ 越王 ﹞曰:‘ 勾踐 用帥二三之老,親委重罪,頓顙於邊。’” 漢 王褒 《僮約》:“日暮以歸,當送乾薪二三束。” 唐 皎然 《詠小瀑布》:“瀑布小更奇,潺湲二三尺。”《水滸傳》第五七回:“ 呼延灼 吃了一驚,便叫酒保引路,就田塍上趕了二三里。” 石楠 《張玉良傳》:“她一定興奮得兩頰泛上荷紅,上面滴灑著二三點露珠。”

(3).約數,不定數。謂二成或三成。 漢 班固 《西都賦》:“草木塗地,山淵反覆,蹂躪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 清 李漁 《奈何天·逃禪》:“正是不如意事常ba2九,可與人言無二三。”

(4).約數,不定數。謂第二或第三。 宋 陳亮 《謝張侍御啟》:“第其度程,亦在二三之數。”

(5).約數,不定數。猶言再三,多次。《百喻經·婦詐稱死喻》:“婦於後時心厭傍夫,便還歸家,語其夫言:‘我是汝妻。’夫答之言:‘我婦久死,汝是阿誰妄言我婦。’乃至二三,猶故不信。”

(6).即六。《文選·何晏<景福殿賦>》:“故載祀二三,而國富刑清。” 張銑 註:“二三,謂 明帝 六年也。”

知己

(1) [know oneself]∶了解、賞識自己

(2) [intimate friend; bosom friend]∶親密朋友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莫愁前路無知己。——唐· 高適《別董大

(3) [bosom]∶彼此相互了解而關係密切的

知己話

幸福

[happiness] 一種持續時間較長的對生活的滿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樂趣並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續久遠的愉快心情

注釋是字典網系統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