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作文大全>> 散文>>正文

漫話乞巧節

農曆七月初七,稱作“七夕”或“乞巧日”。據傳七夕源於漢朝,《四民月令》上說:七月初七是天上牽牛星和織女星神當班之夕,民間“設酒脯時果,散香粉於筵上”,乞求星神的保佑。也就是人間的老百姓在這個晚上拜一下兩個辛苦值夜班的神仙,請他們喝酒吃水果

晉代之後,不知怎的這兩個神仙演變成在天河鵲橋上一年一度相會的有情男女了。七夕這個日子,讓牛郎織女兩顆相距十萬八千里的星星,染上了有滋有味的人間煙火。最具代表性的當數秦觀的《鵲橋仙》:“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表達了人們對牛郎織女忠貞愛情的無比羨慕。“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成了千古名句,也開啟了後來七夕詩詞的浪漫主旋律。由民間故事演繹改編的黃梅戲《牛郎織女》,劇情集神話、 * 、苦情於一身,悲劇之美的所有元素都含蘊在七夕之夜。牛郎織女每年只能在農曆七月初七這天相聚一次,但他們追求幸福愛情的故事卻代代相傳。無名氏《古詩十九首》中的一首:“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脈脈不得語。”則具體深刻地描述了牛郎織女遙遙相隔長期離別的相思之苦。

圍繞牛郎織女故事,形成了一個美好而又充滿神話色彩的節日——七夕節。據說,這天連喜鵲都不見,它們都飛去銀河架鵲橋了。又因為織女是織造雲錦的巧手,所以少女們都要在這天晚上向織女“乞巧”,請求織女賜給她們智慧、靈巧。因此,這天又稱“乞巧”節。《紅樓夢》中王煕鳳的女兒生日恰好是七月七,怕犯忌,劉姥姥乾脆為她取名巧姐兒。

記得兒時,家鄉人每年都把七月初七當作一個大節。首先,家家戶戶都會製作或購買一種類似月餅,卻是橢圓形狀小巧玲瓏的“巧果果”,親戚鄰裡間互贈,女孩還可優先多吃,因了女孩這天享有父母給予的“特權”。那天晚上,家家的女孩都會對鏡梳妝,穿著打扮得特別整齊。以五色線對著月亮穿針,遙望銀河,記得家中大姐便是這方面的穿針能手。姐妹們還在院中擺上小桌子,放些瓜果野並焚香點燭跪拜,向織女星“乞巧”。“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霄。”“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向月穿針易,臨風整線難。不知誰得巧,明旦試相看。”等古詩句都是對這些民俗真實生動的描述。

現代人將七月初七稱為中國的情人節,一腔悠悠思古之情,中華民族強大的藝術審美能力可見一斑,也足以證明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是多么深入人心。

來源:三明日報 2017-09-24 17:35:10
漫話乞巧節_漫話乞巧節作文0

徐榴珍相關文章: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