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照亮人類的天空——謁福州冰心故居
作者:王建成 (字數:1600字作文)
福州是偉大女性、著名作家、翻譯家冰心的故鄉,也是她一生為之牽掛,夢魂縈迴的地方。正如她在《我的故鄉》一文中所說:“我生於一九零零年十月五日(農曆庚子年閏八月十二日),七個月後我就離開了故鄉——福建福州。但福州在我的心裡,永遠是我的故鄉,因為它是我的父母之鄉。我從父母的口裡聽到的極其瑣碎而又極其親切動人的故事,都是以福州為背景的。”
冰心出生在福州,7個月隨在國民政府海軍部任職的父親到北京。11歲時又回到福州讀書,住在“福州城內南后街楊橋巷口成興桶石店後”,也就是今天的楊橋東路17號這房子裡。房子為清代三進式建築,原是辛亥革命烈士林覺民的家,因為林覺民的犧牲,家人怕受牽連,要避到鄉下,所以將這處住所賣給冰心的祖父,成為冰心一家的居所。冰心在這裡住到13歲,考取了北京女子學校,前往北京,後又出國,回來後國事動盪,她輾轉漂泊就再沒有回到這裡。
然而正是這個地方的陽光雨露滋潤了她的成長,給了她創作的靈感,賦予了她許許多多豐富的想像,也澆灌了她心中的愛苗,讓她留下刻骨銘心的記憶。不久前,我到福州辦事,期間專門來到楊橋東路17號的冰心故居。
這是福州舊年間一座非常普通的民居,高高的院牆與外界隔開。雙開大門,上有門坊,臨街而立,石階而進,地面鋪著石板,白牆黑瓦。如不是上面懸掛的“冰心故居”長匾,你不會想到這裡曾是一位偉大的女性作家生長的地方。
跨進院中的一剎那,我的心不由地開始虔誠和激動。這是一個前院,院中豎著的大石上刻著“同一片屋檐下,先後走出兩位大寫的人”字樣。石背後是竹林青青,從右側門而進,是一個院子,迴廊、天井、廳堂、廂房,右側院落是林覺民的故居。冰心與父母原住在這左廂房,祖父住在右廂房,前為書房,後為臥室。左側也是一個獨立的院落,平房天井,房子前面是長廊,立柱橫樑,上面穿斗式構架,檐頭疊層造型,雙坡頂青瓦屋面,是福州老式房子的樣子。上方懸掛一個牌匾,書寫著“紫藤書屋”,冰心當年就是在這裡生活讀書。房間約20多平方米,方磚地面上擺著書桌椅子,再現當時的情景。面牆是板壁,上方半人高是方形嵌格的花窗,從外一眼可看到裡面的一切。內牆上排著一溜櫥窗,裡面展覽著冰心的生平以及她的祖父、父親等家人的介紹和用品。一張冰心少女時的照片被放大,展在櫥窗上方,照片上的她沉靜嫻淑,端莊美麗,一雙大眼幽幽地望著前方,也許正在孕育愛的想像,思索著人類愛的未來。“爸爸,冰心奶奶年輕時就是這樣美么?”女兒在旁小聲地問。是啊,美麗不僅是她的當時,更是她今後的永遠;美麗不僅是她的外表,更是她的心靈,是她內心博大的愛的世界。
我在房中徘徊,尋找當年少女冰心的痕跡。坐在書桌條椅上,感受她當年孜孜求學的時光。對年紀小小的她而言,也許正是這裡築就了她愛的根基,是這房中的靈氣給了她愛的想像,愛的萌念,給了她從事創作的原始動力,鑄就了她人生大愛的世界,讓她用心和手中的筆去愛人類、愛自然、愛這個世界所有的一切。站在這裡,仿佛聽到房中她輕聲呢喃地在念《繁星》《春水》詩句,在讀《我的童年》《我的母親》《我的故鄉》的散文名作,聲情並茂,讓我情不自禁地跟著誦讀。是啊,她的作品無不飽浸著她的情感,她對人生對這個世界的摯愛。
她一生愛孩子、愛父母、愛親人、愛朋友、愛自然、愛家鄉、愛祖國,愛這個世界所有的一切。正是這些,讓她在後來的人生中,無論經歷人生各種不幸,還是遭受不平等待遇,都坦然面對。“文革”時她被抄家批鬥,關進“牛棚”,又下放到五七幹校接受勞動改造。但祖國需要她做翻譯工作時,她毫無怨言地以七十高齡忘我地推出一部部作品。晚年九十多歲的她在住院期間仍然關心著社會,捐出許多錢支援災區,還用稿費設立“冰心散文獎”,以此激勵千萬後人熱愛文學,熱愛這人生的崇高事業。她曾在《世紀印象》一文中寫道:“我的一顆愛祖國、愛人民的心,永遠是堅如金石的。”
那天,我走出冰心故居,走出很遠,心裡還一直被一種愛所籠罩,被一種愛而溫暖感動。天色雖然依舊陰鬱下著細雨,但我眼前格外明亮,是冰心的愛照亮我的天空,照亮我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