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雁塔:六度劫波嘆離合
作者:周琦 (字數:1400字作文)
204路公車把我載到了朱雀門邊,下車穿越大街步行十餘米來到了小雁塔。一座青磚砌起的城垣式大門,兩邊青磚圍牆延伸著,門上一塊青石牌匾書寫四個大字“最盛法門”。門前青石鋪就的平坦小道向前延伸著,兩邊綠地上青草繁茂,幾十株枝幹虬勁的老樹鬱鬱蒼蒼。沿著石板小徑前行,正中央一座城堡式大殿,正樑上懸掛著一塊牌匾上書寫著“勅賜薦福寺”。大殿為兩層,底層正中開有門洞,供人穿行,上層為正殿。大殿兩邊分列著鐘樓和鼓樓,清代磚木建築,重檐歇山式屋頂,尤其是那幢鐘樓,內懸一尊巨大的鐵鐘,鑄造於金代明昌三年(1192年),高3.5米,重達8噸,這原是西安城內一座古寺的鐘,後因戰亂沉於近郊渭河,清代時被發現而移入小雁塔旁鐘樓內保存,“雁塔晨鐘”便是指這尊巨鍾。據學者考證,其實早在唐代小雁塔建造之初,這兒的晨鐘暮鼓便已傳遍長安全城。清朝時有位詩人名叫朱集義曾寫道:“噌吰初破曉來霜,落月遲遲滿大荒。枕上一聲殘夢醒,千秋勝跡總蒼茫。”這首詩便鐫刻在鐘樓門邊四根木柱上。
沿著青石小道繼續前行,兩株高大蒼勁的古樹高聳雲端,展望前方便是大雄寶殿,從大殿的橫樑上方可望見塔頂殘缺的小雁塔。
唐中宗文明元年(684年),唐高宗李治駕崩百日後,皇室族親為了給他薦福,將位於長安城開化坊內原唐太宗女兒襄城公主的舊宅改造成寺院,最初名為“獻福寺”,後更名“薦福寺”,為唐長安城中著名的皇家寺院。唐景龍元年(707年)唐中宗李顯令宮人捐款,在寺內建造了這座秀麗的高塔,名為“薦福寺塔”。因為在建築上比大雁塔小巧,而且是大雁塔建成之後才建造的,因此又稱“小雁塔”。當初建這個塔,是為了存放高僧義淨法師從國外求法帶回的經書。高僧義淨於唐高宗鹹亨二年(671年)從長安出發,經廣州取海道赴印度遊學求法,歷時25年,足跡遍及中南半島、南洋群島、印度洋東部等30多個國家,帶回梵文佛教經典400餘部,後來他在薦福寺內從事譯經工作,著有《大唐求法唐僧傳》、《南海寄歸內法傳》等書,對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貢獻。
小雁塔由青磚砌造,正方形密檐式結構,共15層,高45米,正方形基座下建有地宮,塔身由下至上逐層縮減,外觀上看線條流暢造型優美,玲瓏俊秀比例勻稱,成為中國建築史上佛塔建築的典範。令人稱奇的是,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陝西發生6級大地震,將小雁塔中間震裂了一道大口子,幸運的是塔沒有倒塌。時隔34年後的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陝西再次發生大地震,當人們從震後餘波中甦醒時,驚奇地發現那小雁塔神奇地重新緊密連為一體,中間那道大裂縫居然消失了。百姓不知所以,將這一奇異現象稱為“神合”。不過近年在對小雁塔進行修復時,建築專家們解開了這一神合之謎,其實它並不是神合而是人合,當初建塔時,高明的古人將塔基建成了一個半圓球形的夯土結構,立於基礎之上的塔遭受地震時會將壓力均勻地分布散開,就仿佛一個不倒翁,所以塔雖歷經十餘次地震侵襲,卻始終搖晃而不倒。不過地震的破壞依然給小雁留下了累累傷痕,這不,原先的15層塔只殘存13層,塔尖也已損毀無存。
我沿著雁塔周邊漫步,又順著鏇梯一層層登上塔頂,大雁塔雄姿遙遙相望,古長安城牆巍峨高聳,渭河平原上的這座古城曾經創造了輝煌的歷史,此時溫暖的陽光勻稱地灑在大地上,給古城塗抹上了一層金色的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