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與不忍

聖上一聲令下,將宰相關進那“抬頭見老鼠,低頭見蟑螂”之處。問為何事,聽我細細道來——生小出野里,只靠一句忍!

遙想宰相當年,年僅七歲有餘。父母雙亡,與其祖母相依為命,跟著祖母拾些廢物,湊合著過日子。雖貧,好讀書,常於學堂外竊些知識,家中聽祖母說事。無父母,村小孩唾其為“沒爹沒娘的”“破爛王”等。回至家中,泣涕零如,祖母心疼不已,無奈只殘軀一俱,唯能誡其“忍”。不料村小孩愈罵愈起勁,甚投石擲之。傷痕累累,不敢回擊、吭聲,惟有哭泣。村小孩自找沒趣,棄其而去。過幾年,祖母將逝,臨終告誡:“自小吃貧苦,長大爭志氣。”一年年關將至,進城熱鬧。正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明又一村。

當其走於巷道,擁擠不堪,著衣破舊,閒人避之遠矣。無分文於身,獨坐於街頭看來往行人。周圍有幾位乞討之人,隨口念來:“同是天涯淪落人。”正打江南總督走過,巧總督為進士出身,家境本貧,見其有幾分生氣,便突發興致,當街與其討對。又見其有幾分真才,便有心提之。將其安於身旁,數日後,愈發歡喜,連夜上奏。數日後——想於文人共天下,聖上御賜州縣令。

雖僅是縣令,卻也值得一喜,至少有個飯碗,不用依靠總督大人。天資聰穎,位於公堂之上,熟記律法於心。上任後,牢記祖母之言,凡事均忍。此縣素為貧縣,有前任貪得無厭,人心惶惶,對其頗為不信。一日,步於街巷,有人不知其中事故,橫眼罵之“官”!其亦不去理會。回府中,忽見一粗聯“前者去矣今者至,半斤八兩差不多”。心中曉明幾分,決心修縣中之狀。積極調整,與民同樂。數月,縣鎮上下其樂融融。聖上微服見此大喜,回京後幾日,想其為人正直,知識淵博,雖有大臣不滿,瞧不起,卻還是決心提升。可謂——步步為營連升官,芝麻開花節節高!

宰相乃忠,見其忠心可鑑,又視其之聰,故多次言善於聖前,而收其為徒。眾大臣見宰相重其,皆夸其上天入地,無所不能。龍顏大悅。又幾年,其仍為善,巧前相去,扶其為相,上下無異。為官清廉,謝禮於人,嚴於腐敗,百姓愛戴。過於街,百姓呼。而時日不長,漸無聊,又有奸人勸,不由心動,將祖母之言拋於腦後,且一發不可收拾,貪得無厭,至數百萬。有膽大者上奏,聖上命人暗查,果真如此,龍顏大怒,所以有前文一幕。

兒時遭唾,學要忍;成人後閒人避之,知要忍;初任為百姓漫罵,亦知要忍;提拔上任遭大臣反,還知要忍;爾後拋去一切,而未忍住。兒時忍,爭志氣;成人忍,交好運;初任忍,百姓頌;當官忍,人皆看好之;而後不忍,故牢之。

是故人當學且會忍,小不忍則亂大謀。

忍與不忍_忍與不忍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