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楊大眼傳》原文及翻譯

魏書

原文:

楊大眼,武都氐難當之孫也。少有膽氣,跳走如飛。然側出,不為其宗親顧待,頗有饑寒之切。太和中,起家奉朝請。
時高祖自代將南伐,令尚書李沖典遷征官,大眼往求焉。沖弗許,大眼日:“尚書不見知聽下官出一技。”便出長繩三丈許,系髻而走,繩直如矢,馬馳不及,見者莫不驚歡。沖曰:“自千載以來,未有逸才若此者也。”遂用為軍主。
出為征虜將軍、東荊州刺史。時蠻酋樊秀安等反,詔大眼為別將,隸都督李崇,計平之。大眼妻潘氏,善騎射,自詣軍省大眼。至於攻陳遊獵之際,大眼令妻潘戎裝,或齊鑣戰場,或並驅林壑。及至還營同坐幕下對諸僚佐言笑自得時指之謂人曰此潘將軍也大眼善騎乘裝束雄竦擐甲折旋見稱當世。撫巡士卒,呼為兒子,及見傷痍,為之流泣。自為將帥,恆身先兵士,衝突堅陳,出入不疑,當其鋒者,莫不摧拉。南賊前後所遣督將,軍未渡江,預皆畏懾。傳言淮泗、荊沔之間有童兒啼者,恐之雲“楊大眼至”,無不即止。王肅弟子秉之初歸國也,謂大眼日:“在南聞君之名,以為眼如車輪。及見,乃不異人。”大眼日:“旗鼓相望,嗔眸奮發,足使君目不能視,何必大如車輪。”當世推其驍果,皆以為關張弗之過也,,
又出為荊州刺史。常縛蒿為人,衣以青布而射之。召諸蠻渠指示之日:“卿等若作賊,吾政如此相殺也。”又北清郡嘗有虎害,大眼搏而獲之,斬其頭懸於穰市。自是荊蠻相謂日:“楊公惡人,常作我蠻形以射之。叉深山之虎尚所不免。”遂不敢復為寇盜。在州二年而卒。
大眼雖不學,恆遣人讀書,坐而聽之,悉皆記識。令作露布,皆口授之,而競不多識字也。
(選自《魏書五》,有刪改)
【注】楊難當,仇池國首領,在位時間為429-442年。

譯文/翻譯:

楊大眼是武都(今屬甘肅)氐族人楊難當的孫子,從小有膽量氣力,快跑像飛一般,但困為:是妾所生,不被他的同宗親屬關心,常常挨餓受凍。太和年聞,舉家遷居,在朝廷中任小吏。
後來北魏孝:匯帝元宏準備南侵,讓尚書李沖負責選拔出征的軍官,楊大眼前往應誣。李沖沒有答應他,楊大眼便說:“尚書大人您不了解我,請接受我給您獻一手絕技。”便拿出一條三丈來長的繩子系在髮髻上,然後用力奔跑,只見繩子在腦後飄起,如射出的箭一般直,(奔跑速度快得能人)連奔馬也追趕不上。旁觀者無不驚嘆歡呼,李沖說:“千百年以來,還沒有聽到過有跑得如此之快的人。”於是提拔楊大眼擔任軍主。
出任征虜將軍。東荊州刺史,當時少數民族首領樊秀安等zao6*反,朝廷下詔命楊大限為別將,隸屬都督李崇,討伐平定叛亂。楊大眼的妻子潘氏,長予騎射,自己到軍營中探望楊大眼。不lun6*攻戰還是遊獵,大眼都讓妻子身著戎裝陪在左右,兩人有對一同衝殺在戰場,有時並駕麗行在山林。回到軍營,也同坐幕下,面對眾多軍將僚佐,談笑自若。楊大眼常指著她告訴別人:“這就是潘將軍。”
楊大眼擅長騎馬,裝束雄辣,穿甲折旋,為當時所稱道。他安撫士兵,稱為兒子,看見士兵的創傷,(心痛得)為他們流淚。自己擔任大將,常常身先士卒,衝殺在戰場,出生入死毫不遲疑,凡抵擋他銳氣的人,沒有不挫敗的。南梁前後所派攻魏的將領,軍隊尚未渡江,皆早已心懷畏懼。傳說當時淮、泗、沔、荊之間有啼哭的兒童,嚇唬他說“楊大眼到了”,沒有不立刻停止啼哭的。有個南朝人歸降北魏後見到他,對楊大眼說:“在南邊的時候聽到您的大名,以為真的‘眼如車輪’,等到親眼看見,原來跟平常人沒什麼不同啊!”楊大眼說:“兩軍對陣、旗鼓相望的當兒,我用力瞪眼,足能夠嚇得你目不敢視,何必大如車輪呢?”當世時,人們都推崇他的勇猛果敢,都認為不亞於三國時的關羽和張飛。
再後來,楊大眼任荊州史,常常把蒿草捆綁成人的樣子,給它穿上青布衣,作為靶子用箭射。召集蠻人首領指草人給他們看,說:“你們如果做賊,我們按政令就像這樣殺你們。”恰此時,北淯郡有猛虎傷人,楊大眼與虎搏鬥並捕獲,砍下虎頭懸掛在人多的集市。從此,蠻人相互說:“楊公是個惡人,常把草人做成我們的樣子來射之,並且深山的老虎尚且不能倖免。”於是蠻人不敢再作劫掠、偷盜的事情。楊大眼在任兩年後去世。
楊大眼沒上過學,常常令人給他讀書,坐著認真聽,全都能熟記在心。一旦發布檄文、捷報類布告,都由楊大眼口授,可是竟然不認識太多的字。
《魏書·楊大眼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魏書·楊大眼傳》原文及翻譯0
《魏書·楊大眼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