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畢諴傳》原文及翻譯
舊唐書
原文:
畢諴者,字存之,鄆州須昌人也。少孤貧,燃薪讀書,刻苦自勵,母恤其疲,奪火使寐,不肯息。既長,博通經史,尤能歌詩。端愨好古,交遊不雜。太和中,進士擢第,又以書判拔萃,尚書杜悰鎮許昌,闢為從事。悰領度支,諴為巡官。悰入相,諴為監察,轉侍御史。
武宗朝,宰相李德裕專政,出悰為東蜀節度。悰之故吏,莫敢餞送問訊,唯諴無所顧慮,問遺不絕。德裕怒,出諴為磁州刺史。宣宗即位,德裕得罪,凡被譴者皆征還。諴入為戶部員外郎,分司東都,歷駕部員外郎、倉部郎中。故事,勢門子弟,鄙倉、駕二曹,居之者不悅。唯諴受命,恬然恭遜,口無異言,執政多之。後召為翰林學士、中書舍人,遷刑部侍郎。
自大中末,党項羌叛,屢擾河西。宣宗召學士對邊事。諴即援引古今論列破羌之狀上悅曰吾方擇能帥安集河西不期頗牧在吾禁署卿為朕行乎諴忻然從命即用諴為邠寧節度、河西供軍安撫等使。諴至軍,遣使告喻叛徒,諸羌率化。又以邊境御戎,以兵多積穀為上策。乃召募軍士,開置屯田,歲收谷三十萬石,省度支錢數百萬。詔書嘉之,就加檢校工部尚書,移鎮澤潞,充昭義節度使。二年,改太原尹、北都留守、河東節度使。太原近胡,九姓為亂,諴明賞罰,謹斥候,期年,諸部革心。其年,入為戶部尚書,領度支。月餘,改禮部尚書,同平章事,累遷中書郎、兵部尚書、集賢大學士。
在相位三年,所得祿奉,養護宗屬之乏,無間然。十月以疾固辭位,詔守兵部尚書,以其本官同平章事,出鎮河中。十二月二十三日,卒於鎮,時年六十二。諴謹重,長於文學,尤精吏術。在相位,以同官任情不法,固請辭歸鄉,君子美之。
(節選自《舊唐書·畢諴傳》,有刪改)
譯文/翻譯:
畢諴,字存之,是鄆州須昌人。年少時父親去世,家裡貧窮,(便)點燃柴草讀書,刻苦自勵,母親體恤他疲勞,奪火迫使他休息,他也不肯休息。長大後,博通經史,尤其擅長歌詩。正直誠謹,喜好古代事物,交往不雜亂。太和年間,考中進士科,又因書法和文理出類拔萃(而引人注目),尚書杜悰鎮守許昌時,徵召他為從事。杜悰擔任度支時,畢諴做巡官。杜悰入朝做了丞相,畢諴做了監察官,(後)轉任侍御史。武宗在位時,宰相李德裕專政,貶杜悰出京擔任東蜀節度使。杜悰原來的屬吏,沒有敢來
餞行問候的,唯有畢諴無所顧慮,不停地贈送禮物。李德裕大怒,貶畢諴出京做了磁州刺史。宣宗登上皇位,李德裕獲罪,凡是被驅遣的官員都被徵召回京。畢諴入朝做了戶部員外郎,分管東都,歷任駕部員外郎、倉部郎中。按先例,有勢力的豪門子弟都鄙視這兩個官職,擔任這職位的都不高興。唯有畢諴接受任命,恭敬謙遜,不說不同意的話,執政稱讚了他。後來他又被徵召為翰林學士、中書舍人,升任刑部侍郎。
自大中末年以來,党項羌族叛亂,屢次進擾河西。宣宗召集學士們商量如何應對邊防事務。畢諴就援引古今戰例,論述破羌的情況。皇上很高興,說:“我正在挑選有才能的將帥,讓河西安定和睦,我沒有想到廉頗、李牧這樣的人才在我的官署,你肯為我前往平叛嗎?”畢諴欣然接受命令,(皇帝)當即任命他為寧節度使、河西供軍安撫使等。畢諴到了軍中,派遣使者告喻叛亂之徒,叛亂的各個羌族都歸化了。又認為在邊境抵禦戎寇,以增兵積糧為上策。於是他招募軍士,開墾屯田,每年收穫穀物三十萬石,節省開支數百萬。皇帝下詔書嘉獎他,便命他加官檢校工部尚書,調職鎮守澤路,充任昭義節度使。二年,改任太原尹、北都留守、河東節度使。太原接近胡人地區,胡人九姓作亂,畢諴明確賞罰,謹慎地安排偵察工作,一年後,各部回心改過。這一年,畢諴入朝做了戶部尚書,兼任度支。過了一個多月,改任禮部尚書、同平章事,多次升遷後任中書侍郎、兵部尚書、集賢大學士。
在相位三年, 所得的薪水俸祿,用來養育護持生活物資匱乏的宗室成員,沒有間斷過。十月因疾病堅決辭去相位,(後)接受詔命,擔任兵部尚書,以其本官同平章事身份,出京鎮守河中。十二月二十三日死在鎮守的地方,時年六十二、畢諴做事謹慎穩重,擅長文學,尤其精通為政之法。在相位,因為同僚肆意做不法之事,畢諴堅決請求辭官歸鄉,君子讚美他。
《舊唐書·畢諴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