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裴度傳》原文及翻譯

新唐書

原文:

裴度,字中立,河東聞喜人。擢進士第。進御史中丞。宣徽五坊小使方秋閱鷹狗,所過撓官司,厚得餉謝乃去。下邽令裴寰,才吏也,不為禮,因構寰出醜言,送詔獄,當大不恭。宰相武元衡婉辭諍,帝怒未置。度見延英,言寰無辜,帝恚曰:“寰誠無罪,杖小使;小使無罪,且杖寰。”度曰:“責若此固宜,第寰為令,惜陛下百姓,安可罪?”帝色霽,乃釋寰。王承宗、李師道謀緩蔡兵[注],乃伏盜京師,刺用事大臣,已害宰相武元衡,又擊度,刃三進斷靴又傷首度冒氈得不死哄導駭伏獨騶王義持賊大呼賊斷義手度墜溝賊意已死因亡去議者欲罷度,安二鎮反側。帝怒曰:“度得全,天也!若罷之,是賊計適行。吾倚度,足破三賊矣!”及病創一再旬,分衛兵護第,存候踵路。於時,討蔡數不利,群臣爭請罷兵,錢徽等尤確苦。度奏:“病在腹心,不時去,且為大患。不然,兩河亦將視此為逆順。”會唐鄧節度使高霞寓戰卻,它相揣帝厭兵,欲赦賊,鉤上指。帝曰:“一勝一負,兵家常勢。若師常利,則古何憚用兵耶?雖累聖亦不應留賊付朕。今但論帥臣勇怯、兵強弱、處置何如耳,渠一敗便沮成計乎?”於是左右不能容其間。李愬夜入懸瓠城,縛吳元濟以報。度統洄曲降卒萬人持節徐進,撫定其人。初,元濟禁偶語於道,夜不然燭,酒食相饋遺者以軍fa6*論。度視事,下令唯盜賊、斗死抵法,餘一蠲除,往來不限晝夜,民始知有生之樂。度以蔡牙卒侍帳下,或謂反側未安,不可去備,度笑曰:“吾為彰義節度,元惡已擒,人皆吾人也!”眾感泣。薨,年七十六。帝聞震悼。度臨終,自為銘志。會昌元年,加贈太師。
(選自《新唐書·裴度傳》,有刪改)
[注]蔡兵,蔡州叛軍。吳元濟占據蔡州叛亂。

譯文/翻譯:

裴度,字中立,河東聞喜人。考中進士科。升任御史中丞。宣徽院的五坊小使秋天放獵鷹獵犬,所過之處擾亂官府,索取豐厚的供應和謝禮才離去。下邦令裴寰,是位有才幹的官吏,不奉承這夥人,這夥人誣告說裴寰口出惡言,將他投入詔獄,要以大不敬罪論處。宰相武元衡婉言諫諍,皇帝怒氣不消。裴度在延英殿拜見皇帝,說裴寰無罪,皇帝憤怒地說:“如果裴寰真的無罪,就處罰小使;如果小使無罪,就處罰裴寰。”裴度說:“這樣處罰固然合適,只是裴寰身為縣令,愛惜陛下的百姓,怎么能治罪呢?”皇帝的怒容消失,於是釋放裴寰。王承宗、李師道企圖緩解蔡州的形勢,就派刺客潛伏在京城,行刺掌權的大臣,已經殺害了宰相武元衡,又行刺裴度,砍了三刀,斬斷了靴帶,又刺傷頭部,裴度戴著氈帽,得以不死。隨從的吏卒嚇得伏倒在地,惟獨拉馬的王義抓住刺客大聲呼喊,刺客砍斷了王義的手。裴度掉到溝里,刺客以為他已經死了,就逃跑了。有人議論想罷免裴度,來安撫反叛的二鎮。皇帝憤怒地說:“裴度能夠保全性命,這是天意!如果罷免他,正好中了叛賊的計。我依賴裴度,足以打敗這三個賊人!”在他養傷的二十天中,皇帝撥派衛兵守衛他的住宅,看望問候的人接連不斷。當時,討伐蔡州再失利,群臣爭著請求停止用兵,錢徽等人尤其堅決。裴度上奏說:“這是腹心之病,不及時除去,將要釀成大害。不這樣做的話,兩河也將看我們如何處理而決定是叛逆還是臣服。”適逢唐鄧節度使高霞寓戰敗退卻,其他宰相猜測皇帝已厭倦用兵,準備赦免賊人,試探皇上的旨意。皇帝說:“一勝一負,是兵家常事。如果用兵常常得勝,那么古人為什麼害怕用兵呢?而幾朝聖王也不至於把這些賊人留給我了。今天只議論將帥的勇怯、兵勢的強弱、處置是否得當,哪能因一次失敗就中止原定的計畫呢?”於是左右的人找不到間隙插話阻撓。李愬夜晚進入懸瓠城,捉住吳元濟上報。裴度親自統率洄曲降兵一萬人手持符節慢慢進城,安撫穩定那裡的人。當初,吳元濟禁止兩個人在街上談話,夜晚不許點燃蠟燭,互相饋贈酒食的人以軍fa6*論處。裴度上任後,下令只有盜賊、sha6*人犯才依法抵罪,其餘的一律免除,行人來往不受白天黑夜的限制,百姓才知道人生的樂趣。裴度用蔡州的牙兵在帳下侍候,有人認為人心尚未安定,不能不防備,裴度笑著說:“我是彰義節度使,首惡已經活捉,蔡州人都是我的人呀!”眾人感動落淚。去世,享年七十六歲。皇帝聽到訊息震驚悲痛。裴度臨終前,自己撰寫墓志銘。會昌元年,加贈官太師。
《新唐書·裴度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新唐書·裴度傳》原文及翻譯0
《新唐書·裴度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