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浣溪沙》《鵲踏枝》原文及翻譯

晏殊《浣溪沙》 《鵲踏枝》
晏殊
晏殊(991-1055),字同叔,臨川(江西撫州)人。天資穎發,十四歲以神童薦,賜進士出身。累官大學士同平章事,為一代名相。平生好興辦學校,汲引賢才。范仲淹、歐陽修等俱出其門。有《珠玉詞》,風流蘊藉,一時罕儔,對宋初詞風頗具影響。
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①。
[注釋]:
①香徑:指鋪滿落花的小路。
春花開落,歌舞樓台,一切同過去一樣。難道生活的腳步停止了嗎?過片“夕陽”句以下,以問語換意,轉折無痕,把主人公嘆逝流年的遲暮之感,深至地表現出來。不止是“無可奈何”一聯屬對工巧善用虛字而已。通篇清新自然,不露斧鑿痕跡,兩結尤為含蓄。
鵲踏枝①
檻菊愁煙蘭泣露②。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③,山長水闊知何處?
[注釋]:
①鵲踏枝:即蝶戀花之別名。
②檻菊:欄桿里的菊花。泣露:形容露水有如淚珠。
③彩箋:彩色信紙。尺素:古代用一尺長的白色絹寫信,後為信箋的代稱。
上片寫徹夜的相思:菊愁蘭泣,俱從月下見出。“幽蘭露,如啼眼”為李賀詩句。這裡用擬人手法,烘托思婦的苦懷。下片寫翌日登眺:高樓舉目,水遠山遙。待修書信,竟不知伊人何處。彩箋寫罷,又換尺素,表現了閨中人絮語叮嚀的情意,是加倍寫法,不以重複為病。
全詞深於氣象,後片尤覺悲壯。聯繫到晏殊晚年不得於君,貶放外郡,似是托意閨帷而自訴其心曲吧。至於王國維以“昨夜”三句描述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的第一境界,乃借題發揮。蓋因其探幽索賾於微茫曠遠之境,與學術研究有相通之處吧!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晏殊《浣溪沙》《鵲踏枝》原文及翻譯0
晏殊《浣溪沙》《鵲踏枝》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