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輸》語段集錦原文及翻譯

《公輸》
課文: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子墨子聞之,起於齊,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見公輸盤。
公輸盤曰:“夫子何(命)焉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願借子殺之。”
公輸盤不(說)。
子墨子曰:“請獻十金。”
公輸盤曰:“吾義(固)不sha6*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請(說)之。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荊國有餘於地,而不足於民。殺所不足,而爭所有餘,不可謂(智);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知而不(爭),不可謂忠。爭而不得,不可謂強。()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
公輸盤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輸盤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見)我於王?”
公輸盤曰:“諾。” 
子墨子見王,曰:“今有人於此,舍其文軒,鄰有(敝輿)而欲竊之;舍其錦繡,鄰有短(褐),而欲竊之;舍其粱肉,鄰有穅糟而欲竊之------此為何若人? 
王曰:“必為有竊疾矣。”
子墨子曰:“荊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猶文軒之與敝輿也。荊有雲夢,犀兕麋鹿滿之,江漢之魚鱉黿鼉為天下富,宋所為無雉兔狐狸者也,此猶粱肉之與糠糟也。荊有長松文梓楩枬豫章,宋元長木,此猶錦繡之與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
王曰:“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為雲梯,必取宋。” 
於是見公輸盤。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圍有餘。
公輸盤詘,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問其故。
子墨子曰:“公輸子之意,不過欲殺臣。殺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雖殺臣,不能絕也。”
楚王曰:“善哉。吾請無攻宋矣。”
一、 主題:
本文通過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動地敘述了墨子為實現自己的“非攻”主張,所表現艱苦實踐和頑強鬥爭的精神,同時也暴露了公輸和楚王的陰險狡詐,從而說明只有把道義和實力結合起來,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斂其野心。
二、 結構:
第一部分(1段):交代事情的起因。
第二部分(2—結尾)詳細敘述了墨子同公輸盤、楚王鬥爭的經過。
 第一層:墨子勸公輸盤,使公輸盤理屈詞窮。
 第二層:墨子見楚王,使楚王理屈詞窮。
 第三層:模擬攻守,說明楚國攻打宋國不會有好結果,促使楚王放棄攻宋。
三、 人物形象:
墨子:明辨是非、堅持正義、理直氣壯、機制善變、鎮定自若、無所畏懼、不辭勞苦、主張“非攻”。
公輸盤:有頭腦、有謀略、有野心、且陰險狡詐的能工巧匠。
楚王:貪婪、愚蠢、蠻橫無理、虛榮的大國君主。
四、問題:
1、墨子見公輸的原因是什麽?(或哪一句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答: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
2、墨子與公輸一見面,就向他提出了怎樣的請求?並且採取了怎樣的措施讓公輸答應他的請求?
答:北方有侮臣者,願借子殺之。請獻十金。
3、墨子抓住公輸盤哪句話進行批駁?
答:吾義固不sha6*人。
4、公輸盤是在什麽情況下說“吾義固不sha6*人”的?
答:墨子說“北方有侮臣者,願借子殺之。”和“請獻十金。”的情況下說出的。
5、墨子“起於魯,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見公輸”的目的是什麽?體現了墨子什麽主張?
答:目的是阻止楚國攻打宋國。非攻的主張。
6、“北方有侮臣者,願借子殺之。”墨子真的要請公輸盤替他做這件事嗎?(或墨子是用什麼辦法說服公輸盤的?)
答:當然不是。其實墨子是先用激將法,誘使對方說出“吾義固不sha6*人”,然後指出對方行為與觀點相違背,從而使對方陷入自相矛盾中而無法爭辯。(或墨子是採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使公輸盤理屈詞窮的。)
7、墨子從幾個方面論說了公輸盤助楚攻宋的不義,請用原文來概述這幾方面的內容。墨子用五個“不可謂”的目的是什麽?
答:五個方面。 責備公輸盤“不可謂智”“不可謂仁”“不可謂忠”“不可謂
”“不可謂知類”。(或智、仁、忠、強、知類五個方面)
目的是:步步深入地 揭示了公輸盤的行為是不義的,使公輸盤陷於矛盾中。
或答:從各個角度批判公輸盤的行為,讓他無法為自己的行為做任何是辯解,從而揭示公輸盤所標榜的“義”的欺騙性。)
8、墨子勸阻楚國攻打宋國可分為哪三個步驟?請分別用簡潔的語句加以概括。
答:使公輸盤理屈詞窮;使楚王理屈詞窮;模擬攻守,說明楚國攻打宋國不會有好結果,促使楚王放棄攻宋。
9、墨子講一個“有竊疾”的人的醜行,目的是什麽?楚王挨了罵,為什麽還說“善哉”?
答:目的是類比楚王:楚國幅員遼闊,宋國面積不及楚的十分之一,就好比彩車與破車;楚國獸類水產豐盛,宋國畜食貧乏,好比粱肉和糟糠;楚國森林資源豐富,宋國連大樹也少有,好比名貴服飾與破短布衫。富人偷竊窮人,強國欺凌弱國,其行為都是醜陋不義的。楚王被比喻為有偷竊的病人,因為“必為有竊疾”出自自己之口,自己打了嘴巴,所以只好說“好呀”。
10、墨子與楚王對話,先舉的三個事例有什麽作用?
答:誘使楚王說出“必為有竊疾矣”,使楚王陷入自相矛盾的困境而無話可說,只得說“善哉”。
11、“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句中“此”指代的內容是什麽?
答:舍其文軒,鄰有敝輿而欲竊之;舍其錦繡,鄰有短褐而欲竊之;舍其粱肉,鄰有糠糟而欲竊之“的行為。
(或:舍文軒竊敝輿,舍錦繡竊短褐,舍粱肉竊糠糟)
12、墨子是如何勸阻楚王不要去攻打宋國的,其結果如何?
答:假設一個例子。誘使楚王說出那個人“必為有竊疾“的話。然後通過對比和類比,說明了楚攻宋就像偷竊病的人,使楚王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暗示應該放棄攻宋。
13、文章第一段中交代墨子匆匆行程的幾個動詞是什麽?反映了墨子怎樣的心態和精神?
答:聞·起·行·至反應墨子焦急的心態和為阻止楚宋至戰不辭勞苦的精神。
14、文中“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可以看出什麽?
答:表現出時間緊急、刻不容緩,又體現了墨子不辭勞苦的精神。
15、墨子連用了五個“不可謂”來駁斥公輸盤,在形式在內容上有什麽表達效果?
答:形式上,用類比手法,很有氣勢地全面批判了公輸盤的行為;內容上使公輸所標榜的“義”失去根據,站不住腳。
16、有人說,墨子最擅長說服人,他阻止楚王攻宋完全是靠自己的辯才。你同意這種觀點嗎,說出理由。
答: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因為墨子不僅是靠口頭的說服,更是以自己的戰術打敗了公輸盤,又以大無畏的勇氣揭露了公輸盤的陰謀,還在此前做了充分準備,派自己的弟子去宋國守衛。
17、墨子與楚王對話,先舉的三個事例有什麽作用?
答:誘使楚王說出“必為有竊疾矣”,使楚王陷入自相矛盾的困境而無話可說,只得說:“善哉”。
18、在“荊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猶錦繡之與短褐也。”這段話中,墨子將楚國與宋國做了哪幾個方面的比較?比較的目的是什麽?
答:①國土面積 ②動物資源 ③森林資源
目的:為了說明楚國地大物博,非常富足,而宋國土地狹小,資源匱乏。楚國侵略宋國實在是徒勞無益,撈不到什麽好處,從而打消楚國發動戰爭的念頭。
19文中善於運用生動的比喻進行說理,請舉例說明。
答:用“文軒”比喻楚國的確地域遼闊,用“蔽輿”蔽輿宋國土地狹小,用“粱肉”和“錦繡”比喻楚國物產豐富,用“糟糠”和“短褐“比喻宋國貧窮,從而使人清楚地看到楚王攻宋的本質------擴張領土的野心,從而增強論辯的說服力。
20、公輸盤與墨子進行攻守演習的結果如何?在這種結果面前,公輸盤打算放棄戰爭了嗎?他心裡是怎樣盤算的?這說明了什麽?
答:結果是墨子勝利。公輸盤沒有打算放棄戰爭。他想吧善於守御的墨子殺掉,為楚攻宋掃清障礙。這說明侵略者是不肯輕易改變其侵略野心的,只有擁有超過它的強大軍事實力才能起到震懾作用,使其不敢輕舉妄動。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公輸》語段集錦原文及翻譯0
《公輸》語段集錦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