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環境下高中文言文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探究

網路環境下高中文言文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探究

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試驗.修訂本)指出,在教學過程中要進一步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熱愛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感情,具有初步閱讀淺顯文言文的能力。而高中文言文的教學就是要使學生在國中文言文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古代漢語,了解古代燦爛輝煌的文化,感受漢語歷史演變,從而對增強學生愛國主義情感,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及其對寫好文、做好人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中語文教科書(試驗本·必修)中全套書編排的古詩文作品約占課文總數的40%。可見,學好文言文對完成高中語文教學任務更具有現實意義。可現實卻是:高中學生處於語文學習的高原期。母語環境加上國中的基礎訓練,使他們進入高中後難以體驗到進階的喜悅,而教材本身又調動不起學生的興趣,更主要的是,懸在頭頂的高考的利劍令他們心情焦慮,急功近利。因此,有必要對高中語文學習模式作順應時代的變革的嘗試。

我在教學中採取了確定方向創設情境自主上探索網上協作網上測評課堂小結的模式,收到了一定效果。

一、實施的理論依據

(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學習環境理論和認知工具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學習環境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建構主義的教學理論則要求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要求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採用全新的教育思想與教學結構、全新的教學方法和全新的教學設計。

建構主義認知工具理論認為,以多媒體教學技術和網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成為最理想、最實用的認知工具,是知識建構的助成工具。[1]

(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理論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指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把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方法、人力資源和課程內容有機結合,共同完成課程教學任務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它的基本思想包括三個基本點:要在以多媒體和網路為基礎的信息化環境中實施課程教學活動;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信息化處理後成為學習者的學習資源;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讓學生知識重構。[2]

二、實施步驟

下面以《游褒禪山記》為例具體地說明實施步驟和操作方法。

(一)、老師課前準備。

1、積累素材。教師利用Google搜尋引擎到網際網路上查找並下載有關以《游褒禪山記》、褒禪山、和王安石為關鍵字的各類資料。另外,到新華書店購置相關的書籍、錄音磁帶和光碟。

2、教師篩選、整理所得到的素材,運用Powerpoint、  Flash 、  Authorware和豪傑解霸 等軟體製成《游褒禪山記》專題網頁式課件。

(二)、課堂教學流程。

筆者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學習能動性原則為理論依據,結合高中語文課特點及筆者所在中學(省重點中學,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全國電化教育先進單位)學生情況,構建了基於網路環境下高中文言文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確定方向創設情境自主上探索網上協作網上測評課堂小結。其流程圖如下:

1、 確定方向。

教師:本單元四篇課文中有兩篇是遊記。遊記這種體裁我們並不陌生,國中時我們已經學過。

學生說出遊記的篇目。

教師:根據初讀印象說說《游褒禪山記》跟以前學過的篇目有什麼不同?(從記游中生髮議論,以議論為主。)

教師指出:古代遊記的寫法不拘一格。像《游褒禪山記》這樣由記游中生髮出大段議論的不算很多,這是古代遊記中的一種特殊體式。閱讀時要注意的是,文章議論的中心是什麼,它怎樣由記游中生髮出來。能把握住這兩個問題,才能學好這篇文章。

師生通過協商,將第一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整體感知課文,即熟讀課文,了解作家作品,理清文章的思路。

2、 創設情境。

CSC朗讀展示,集音樂、朗讀、文字、褒禪山美景於一體的課件很快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學習新課中了。

3、 自主學習。

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點擊課件中的相關內容進行自主學習,其主要方法是猜聯讀。

猜讀,揣摩詞義。學習文言文,最應該下功夫的是多掌握文言文詞語,只有把文言文詞語的含義真正弄清楚了,才能正確無誤的閱讀文言文,理解文章內容,把握作者思路和構想。

3.1猜讀的方式主要有:

⑴利用詞性辨識來推測詞義

文章是由句子構成的,而字詞是構成句子的泥土、沙石。漢字具有多義性的特點,詞性不同,其詞義往往也是不同的,因此,切實地掌握詞的作用和特點,準確的把握語詞的詞性,就能根據整個句子的含義或詞的結構特點來推測出句子中較難理解的詞的意義了。

⑵利用組詞特點,猜測詞義

古代漢語中單音節詞占多數,而現代漢語則雙音節詞居多。現代漢語合成詞中的聯合式,有一種情況是由兩個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素組合在一起。這樣就為我們教學詞語詮解提供了方便。那就是,如果現代漢語中的B詞與被詮解的文言文句中的A詞,可以構成同義的聯合式合成詞AB(或BA),則解釋時,A詞就可以用AB或B詞去取代。教學中,首先讓學生確定被詮解詞在句中的詞性,然後讓學生根據詞性,聯想溝通組詞,組成聯合式結構。

⑶根據字形特點,猜測詞義

漢字屬於表意體系的文字。其字義和字形之間大都有密切的關係,從其構字特點中,往往可以探求這個字的意義軌跡。 採用字形法教學,往往能解說一組詞。

3.2聯的方式主要有:

⑴串聯。

所謂串聯就是將被解釋詞串聯成詞組或成語。新舊知識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憑藉已知去獲取新知是發展教育的一條基本原則。憑藉聯想,往往可以發現古代的詞語在現代仍然歷久不變的軌跡。在教學中,我們常常用現代社會中仍然具有鮮活生命力的成語去串聯被解釋的詞。

⑵比聯。

有意識的進行歸納比照教學,指導學生辨識系聯,找出同形異義字或異形同義字的內在聯繫。

A、同形異義比聯。 B、異形同義字歸類系聯。

3.3讀的方式:

所謂讀,就是誦讀,就是把書面化的文言文朗讀出來,還原成口頭語言,直至變成讀者自己的語言。古語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宋人朱熹也說過:大抵觀書須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然後可以有得爾。這說明,文言文教學應該而且必須讓課堂響起琅琅的讀書聲。

誦讀是進入作品的最有效途徑,是形成語感的重要手段,是理解、積累的必要前提。通過誦讀,使學生從整體上感受語言,同時通過點撥學生朗讀時的重音、停頓、語調、語速,使學生觸發對文章的風格、情景、意趣、主旨的深切感受。讓學生在誦讀中聽其言,入其境、品其味、動其情,蒐集文章中的外顯信息和頭腦中記憶體語言知識及生huo6*體驗等信息達到理解的拓寬和深入。

新教材文言文篇目多,背誦量大,因此對加強對學生進行誦讀指導是必須的。其一、重視范讀的指導作用。要正音讀,識文字,讓學生明確異讀的特點和類型。其二、要明句讀,察語氣,讓學生懂得文言文斷句的規律。A、主謂之間要停頓;B、發語詞後要停頓;其三、引導學生進行對比讀,表情讀,分角色讀,重點句段反覆讀等多種形式;其四、指導學生背誦。要求學生讀、解互動,把讀的口熟與理解內容、思路結合起來,力求背出高水平。

猜聯讀構成我們文言文課堂自主學習教學的流程,猜、聯著重於課文的語詞教學,強調外顯信息的內化存儲;讀著重於入其境,品其味,動其情,強調信息的拓寬和深入。猜、聯掃除文字障礙,為理解內容、思路提供條件;讀是猜、聯的深化,使理解暢通無阻。在猜聯釋字的基礎上熟讀,在熟讀的基礎上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精思,在精思的'基礎上爛熟於心,化為學養。

4、 網上探索。

學生在自主學習中不能解決的問題,可以通過直接上網或點擊課件中的相關按紐找尋。學生可選擇的項有:劃分句讀、注音、課文與注釋、文白對照、一詞多義、古今異義、結構分析、相關背景。

當然,老師適時給以指導,告訴相關的網址和進入的途徑。

5、 網上協作。

學生在自主學習和網上探索時遇到困難,可隨時通過公告牌、網上聊天或伊妹爾等方式向老師和同學尋求幫助。當然,最好是在經過自己努力後才求助。

6、 網上測評。

為了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課件中設定了綜合測試題,內容包涵課文朗讀、解詞、辨別多義詞、課文結構的理解、主旨的把握等,通過設定函式,學生做完後馬上可以得知成績,並得到相應的建議,成績優異者可以得到欣賞五嶽的獎勵

7、 課堂小結。

要求學生從以下內容中任選一個方面寫一篇小論文。供選題:(1)課文的朗讀方法和背誦技巧。(2)本文的深刻意蘊和思想。(3)本文和同類文章的比較閱讀。

隨著現代社會對人才規格的要求而出現的教學任務、教學內容的複雜性和多樣性以及教師、學生的各種不同特點,都決定著教學模式不可能是絕對的。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不可能適用於一切教學活動,它都具有針對性。否則,教學模式就失去了自身的特點和作用,也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到目前為止,語文教學理論上和實踐中沒有一種教學模式能夠涵蓋語文教學的所有,即使最先進的語文教學模式也只能是用於語文教學的某一側面或某一角度,甚至某一類型的課文教學。如果我們將某種語文教學模式用於語文教學的全體,那么勢必會失真,會失實,於教學無益。語文教學是發展的,特別是隨著課程、教材、考試制度的改革深化,多媒體現代教學技術手段的運用等,語文教學更會呈現出新的發展,而發展帶來的結果必然是先進的教學思想與教學理念的湧現與新的教學方法與程式的出現,這勢必會使原有的教學模式受到影響或衝擊,使其不斷地修正、充實、改造。因此,教學模式是不可能固定的,一成不變的,它總是在不斷地建構、消解、再建構、再消解著的。

三、參考文獻

[1]何克抗,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建構主義學習環境,教育傳播與技術,1996年第三期;

[2]李克東,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和方法[J],中國小信息技術教育,2002,4,22-28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網路環境下高中文言文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探究0
網路環境下高中文言文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