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的文言文素材

高中作文的文言文素材

1、《燭之武退秦師》:

燭之武,一位老人,孤身勸退強大的秦國軍隊,保存鄭國,何故?沒有超人的膽量,沒有豐富的常識,沒有非凡的口才,試問如何可以成功?(可用於“膽識”、“口才”、“說話藝術”、“綜合素質”等話題)

2、《勾踐滅吳》

失敗總是令人喪氣的,有些人從此就一蹶不振,高中課文與作文素材(善用課文,積累寫作素材)。但是,在人生漫漫的旅途中,失敗總是難免的,積極的辦法,就是跌倒了再爬起來。春秋時的越王勾踐,他的失敗夠慘了吧,他不是臥薪嘗膽,十年積聚,一朝滅吳,報了家仇國恨嗎?(可用於“失敗”、“堅持”、“毅力”、“堅韌”等話題)

3、《鄒忌諷齊王納諫》

有道是“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我們,尤其是權貴者,往往聽不到真正的聲音,如果我們缺乏自知之明,沾沾自喜,就會以為自己真的“美於徐公”,那就危險了。(可用於“自知之明”“讚美與批評”等話題)有的人,本來滿有道理的,但是對方並不服氣,結果鬧僵了。究其原因,還有一個說話的藝術問題。齊王縱然再有修養,也好歹是個國君,面子大得很,鄒忌要諷他納諫,也要巧用比喻,結果皆大歡喜,齊王愉快納諫,國家強大,“戰勝於朝廷”。(可用於“說話藝術”等話題)

4、《觸龍說趙太后》

趙太后因不希望兒子長安君為人質,換取齊國救兵,盛怒之下,發出誰再勸說,“老婦必唾其面”的惡毒說話。在這種情形之下,觸龍依然敢於去勸說,而又居然勸說成功,何也?此無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將心比心而已。這種說話的態度,說話的藝術,恰恰是我們經常欠缺的。(可用於“說話藝術”、“將心比心”、“親情”等話題)

5、《季氏將人伐顓臾》

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自己立場不穩,就會很容易被別有用心的壞人拖下水,當年孔子不是告誡過,季氏之憂,在蕭牆之內嗎?(可用於“反腐倡廉”、“自我約束”等話題)

6、《寡人之於國也》

保護環境與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兩千年前,山林湖泊該是很多吧,孟子則已提出:“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他已經意識到濫捕濫伐的危害,告誡人們要注意生態平衡。(可用於“環境與生存”等話題)

7、《勸學》

學習要注重積累,要有恆心,要專一,這是常識,也是真理,我們有不少同學,能把荀子的《勸學》一文背得滾瓜爛熟,但在實踐中,卻又忘記了這幾條最基本的原則。我們可以捫心自問,自己做到“積土成山”嗎?做到“鍥而不捨”嗎?做到“用心一也”嗎?(可用於“學習”、“恆心”、“說與做”等話題)

8、《過秦論》

秦可以滅六國,統一天下,卻二世而亡。賈誼分析道:“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秦的教訓,似老生常談,但對於今天,仍有借鑑作用,如果我們的政府,我們的領導幹部不為人民謀幸福,也一樣會遭到人民反對的。(可用於“反腐倡廉”“民心”等話題)

9、《鴻門宴》

面對複雜的國際環境,我們要善於應變,善於應對。忽然想起《鴻門宴》的場面:面對“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情景,劉邦在張良的幫助下,善於應變,善於應對,結果使他逃過一劫;而項羽則是個自大而死板的人,結果是放虎歸山,氣得范增大罵“豎子不足與謀”。(可用於“善於應變”、“適應環境”等話題)

10、《蘭亭集序》

要學會尋找風景,欣賞風景,享受生活,讚美生活。在“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之時,我們何不遠足“崇山峻岭”,穿行“茂林修竹”,“一觴一詠”,“遊目騁懷”?(可用於“風景”、“生活”、“善於發現”等話題)

11、《歸去來兮辭》

家,是安樂窩,是避風港,那裡有天倫之樂,有濃濃親情,作文素材《高中課文與作文素材(善用課文,積累寫作素材)》。不管你到了天涯海角,家都使你魂牽夢繞。當年,陶縣令擺脫了官場的束縛,急急往家裡奔去,“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到了家中,他可以“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可以“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可用於“家”、“親情”等話題)

12、《諫太宗十思疏》

和平時代,我們往往麻痹大意;一帆風順時,我們很少想到困難之處。人生道路,又怎么會平坦筆直?魏徵就告誡過唐大宗,“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可用於“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等話題)

13、《騰王閣序》

勇於並善於表現自己,是當代青年應該具備的一項素質。無必要的謙虛反而是虛偽和懦弱的行為。毛遂自薦,成就了人業;王勃路經騰王閣,毫不推辭,一揮而就,寫下了四座驚嘆的美文《騰王閣序》,“落霞與孤驁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這些精彩的語句,使得他在文學史中占有光輝的一席。(可用於“表現自己”、“勇氣”、“勇氣與才氣”等話題)

14、《師說》

互幫互學,方能共同進步。孔子當年就認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韓愈當年也批評了“恥學於師”的風氣,提倡“不恥相師”。在今天激烈競爭的年代,有些人暗自發力,以為“留一手”,自己可以脫穎而出,其實封閉自己,只會變成井底之蛙,你虛心求教,必有進步;你幫助別人的同時,也促使自己提高。(可用於“學習”、“合作”、“幫助”等話題)

15、《陳情表》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才能使對方信服。李密是前朝遺臣,拒任當朝的官,難免令皇帝猜疑,幸而他的一篇《陳情表》,寫得入理入清,如“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

16、《阿房宮賦》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財富,保護文物,是我們當代人義不容辭的職責。今天,象項羽那樣一把火將阿房宮燒掉的行為應該沒有,但是,漠視、蠶食、占據、破壞文物古蹟的`現象則經常發生,這些現象,和項羽的所為其實是沒有多大區別的。(可用於“保護文物”“愛護文化遺產”等話題)

17、《六國論》

六個大國,居然被地處西北的秦國各個擊破,這一歷史事實,千百年來引起歷史學家極大的興趣,論述的文章很多,蘇洵的《六國論》便是著名的一篇。其實,有一個基本事實就是,六國雖然強大,但並不團結,甚至彼此隔岸觀火,勾心鬥角,這就不是六比一的封壘,而是一比一,甚至零點幾比一的對壘了。這種貌似強大而其實一盤散沙的現象,我們平時不是也看得多嗎?(可用於“團結合作”等話題)

18、《游褒禪山記》

最好舒舒服服就能取得成績,最好不流汗就能登上事業的頂峰,不少人還在做著這樣的白日夢。宋代的王安石有句名言:“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朋友,不要在平地觀望了,到“險遠”處去尋求“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吧。(可用於“努力”、“最好的風景”、“更上一層樓”等話題)

自信是一種良好的素質,盲從則是可悲的行為。要想不盲從,就得有自信。宋代的王安石也有過一次令他十分後悔的盲從,他曾與四位朋友去游褒禪山的一個山洞,“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本來漸可探得奇景,但有一人害怕了,說“不出,火且盡”,結果,大家退出。退出之後,大家才發現,“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但已“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我們在生活中,不是也經常遇到這種令人後悔的事嗎?(可用於“自信”、“盲從”等話題)

志、力、物三者,可以說是我們成功的三大要素。有遠大的志向,還得有真才實學,最好還獲得某些幫助,或者良好機遇。王安石在游褒禪山時,就悟出了這個道理:“有志矣……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朋友,你想想,自己主要缺了哪一樣?(可用於“成功的要素”、“志、力、物”等話題)

19、《伶官傳序》

古之英雄豪傑,不少就載倒在太平享樂之中,如後唐莊宗、李自成、洪秀全等,歐陽修感嘆道:“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今天,不是也有不少功臣精英,同樣載倒在燈紅酒綠、紙醉金迷之中嗎?(可用於“反腐倡廉”、“自律”等話題)

20、《石鐘山記》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有調查才有發言權,不經調查即道聽途說,或瞎指揮,肯定誤事。蘇軾為了弄清石鐘山命名的來由,“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雖也未弄清真正的原因,但其精神行為就值得讚揚。(可用於“調查研究”、“科學態度”等話題)

21、《項脊軒志》

今夜,月亮很大,很美,我在院子中漫步,此情此景,讓我想起了歸有光在《項脊軒志》一文中的句子:“三五之夜,明月半牆,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可用於描寫秋天月夜之景色)

22、《五人墓碑記》

死有重於泰山,有輕於鴻毛,如果“五人”不是“激於義而死”,以他們“草民”“蟻民”之身,又怎會讓張溥寫出《五人墓碑記》而流傳至今,讓我們也記住他們的壯烈行為?(可用於“死”“價值”“正義”等話題)

23、《病梅館記》

推行素質教育,迫在眉睫。應試教學培養出來的“人才”,許多只能是“高分低能兒”,是病態的苗子,如同龔自珍筆下的“病梅”,或“曲”,或“欹”,或“疏”,改革教育制度,推行素質教育,便是救治那些“病梅”的良方。(可用於“人才”、“素質教育”等話題)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高中作文的文言文素材0
高中作文的文言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