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學看法

文言文教學看法

文言文是中國文學的瑰寶,是古人留給我們的一筆珍貴的精神財富,學習文言文實際就是對中華文化最直接的傳承。文言文教學在中學語文課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總是因為種種原因成為教學中的一大難題。現結合教學實際,就文言文教學談談我的看法。

一、興趣是前提

中國古詩文博大精深,但對於國中學生而言,他們年齡小,知識面相對狹窄,加之對工具書使用的熟練程度不夠,因此就不能進行“大課題”的研究,他們研究的範圍最好局限於課本,或與課本密切相關的材料,他們在課堂與老師共同學習的時間有限,最好能在課堂上進行完,即便需要課下查閱資料,也不宜占用太多的時間。鑒於此我們不妨嘗試研究一個字,一個詞,一句話,一個標點。這些課題”往往可以當堂完成,何況這些“研究課題”和中考緊密相連,平時教學中滲透這些內容,學生在學習時也願意去下功夫進行研究。要提高文言文課堂教學效率,就要轉移文言文教學的重心。針對傳統的文言文教學側重翻譯課文、分析思想內容和寫作特點的偏頗,新課標理念認為文言文教學應該轉移到基本的字詞句的學習上來。文言字詞句,主要是指文言文中與現代漢語意義用法不同的實詞、虛詞以及文言句式的特殊形式。這些是文言文中基本的建築材料(詞語)和建築形式(句子)。在課堂教學中把理解詞語,掌握句式放到最重要的位置,讓學生堂堂有所得,課課有所獲,這樣才不會讓逐字逐句的講解充斥課堂,才不會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榨取乾淨。這樣既提高了課堂效率,又在日積月累的學習過程中培養起獨立的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二、朗讀是關鍵

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蘇東坡也說:“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反覆誦讀是中國古人學習古文的重要方法,也是現代學生學習文言文的基本要求。文言文字詞組合與現代漢語的差異,決定了反覆誦讀是培養語感,初步把握文意最有效的途徑。從心理學角度講,誦讀是學生個體通過大腦感知、視覺傳入、聲帶發音、聽覺監聽、大腦辨別等不斷循回往返的過程。學生對文字材料誦讀越熟,體會就越深,意義就越明白。文章的語氣、節奏和作者的情趣意旨是通過富有情感的誦讀表現出來的。經過反覆誦讀、反覆揣摩、思考、比較,從而得其要旨,知其意味,領略語言之美,正是培養語感的過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范仲淹的《岳陽樓記》這篇文章時,第一段以敘為主,應讀得舒緩、莊重。第二段寫洞庭湖景的文字,氣勢雄壯,應讀得開朗雄渾。“前人之述備矣”語調轉入平緩,“然則”引出新意境,語調應升高。“得無異乎”應讀出疑問語氣。第三段以“若夫”起筆,意味深長。以下的寫景文字,由天氣的惡劣寫到人心的淒楚,意境悲涼,應讀出愁苦淒楚的情味來。第四段“至若”領起,引出一個陽光燦爛的畫面,“至若”應讀得高亢嘹亮,節奏明快而有力。以下的寫景文字,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圖,色彩明麗,生機盎然,應讀出歡樂和暢的韻味。“此樂何極!”一句把喜悅的感情推向高潮,“登斯樓也,則有……”應讀出超脫、揮灑自如的情味來。第五段以“嗟夫”開啟,帶來抒情和議論的意味,注意三句疑問句,語調應上揚,“噫”一句,應讀出悲涼慷慨、一往情深的意味。

學生能夠通過朗讀體會作者的情感,後面的教學自然就輕鬆許多了。所以說朗讀是教好文言文最重要的'教學形式,是提高語感的重要途徑,對於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想像能力等諸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朗讀的過程中,學生漸漸進入詩文所創造的意境,可以受到審美的教育,陶冶了情操,發掘了知識瑰寶,提高了鑑賞與成文能力。

三、討論交流是補充

討論交流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文章的思想內容和寫作風格等方面的疑問進行切磋、探討、交流的過程。蘇軾詩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學生在誦讀試譯的過程中,對文章的語言風格、寫作方法、立意等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但因為各人的閱歷、切入角度的不同,他們的見解往往不一致。在這種情況下,讓學生互相交流,培養他們積極思考和交流的習慣。首先,教師作為一個組織者,要營造一種“茶館”式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思維高度活躍,鼓勵學生“質疑”。其次,針對重難點問題,讓學生互相交流討論,提出自己的見解。允許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強求一致。教師再適時拋出一些“挑戰”性的問題,使學生思維向更深更廣的領域邁進。最後,由教師對學生的思考結果進行總結評價。

《論語》十二章》這篇課文,重點在於領悟文章的深刻含義,體會“孔子”所倡導的“為學之道”,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因此,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採取了問題討論式教學,主要設計了以下兩個問題,供學生討論:1、選文涉及A、學習方法與態度B、交友C、為人三個方面的內容,說說文中十二則分別側重哪方面內容?2、精讀課文,談談你印象最深的一則。提出以上的兩個問題後,我讓班上學生按學習小組進行討論,各自的意見供其他人參考,辯論。最後,各小組將討論的結果寫下來,推選出一個代表進行總結髮言。各組的意見出現差異後,小組代表可以相互進行辯論,最終使問題得以合理地解決。在學生討論過程中,我隨意選了兩三個小組,加入他們的討論行列,傾聽他們的意見、觀點,並適當的對一些深層問題作一點必要的啟發、引導。這節課,課堂討論的氣氛十分活躍,大家心情暢快,或面紅耳赤地進行難點爭論,或心平氣和地進行疑點講解,或條分縷析地進行問題解剖。大家都積極參與問題的討論,受到了許多啟發。經過對課後布置的鞏固性練習題的評閱發現,同學們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情況都非常好。在這種和諧、寬鬆的課堂氛圍中,他們的“一家之言”得到了尊重,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了鍛鍊。

四、拓展延伸是根本

文言文教學同樣應注意內容的拓展與延伸。在現代文教學中很多老師都注意了課內外知識的巧妙連結,可是在文言文教學中我們卻往往在這方面有所忽視,可能是因為課內學得不輕鬆,拓展就免了吧。其實我們所學的文言文應該是一個“點”,我們應該通過這一個“點”的學習,去帶動整個面的學習。在具體的教學設計中,完全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去連結、去拓展、去延伸,把我們學習的觸角伸到更遠、更高的地方。當然這種延伸不一定是整篇文章,可以是一段、可以是幾句、甚至一句。可以是一個作者的簡介,可以是同類文章的比較閱讀……總之,只要學生把思維的觸角伸開了,你還擔心什麼呢!

文言文——古老的文字、古老的文化。相信只要我們教之以據,曉之以理,學生定會和“之乎者也”交上朋友,文言文教學輝煌的明天也定會和我們握手。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文言文教學看法0
文言文教學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