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燮《范縣署中寄舍弟墨第四書》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范縣署中寄舍弟墨第四書
鄭燮
十月二十六日得家書,知新置田獲秋稼五百斛,甚喜。而今而後,堪為農夫以沒世矣!要須制碓制磨,制篩羅簸箕,制大小掃帚,制升斗斛。家中婦女,率諸婢妾,皆令習舂揄蹂簸之事,便是一種靠田園長子孫氣象。天寒冰凍時,窮親戚到門,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醬姜一小碟,最是暖lao6*溫貧之具。暇日咽碎米餅,煮糊塗粥,雙手捧碗,縮頸而啜之,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嗟乎!嗟乎!吾其長為農夫以沒世乎!
天地間第一等人,只有農夫,而士為四民之末。農夫上者種地百畝,其次七八十畝,其次五六十畝,皆苦其身,勤其力,耕種收穫,以養天下之人。使天下無農夫,舉世皆餓死矣。我輩讀書人,入則孝,出則弟,守先待後,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所以又高於農夫一等。今則不然,一捧書本,便想中舉中進士作官,如何攫取金錢,造大房屋,置多產田。其不能發達者,鄉里作惡,小頭銳面,更不可當。夫束修自好者,豈無其人;經濟自期,抗懷千古者,亦所在多有。而好人為壞人所累,遂令我輩開不得口;一開口,人便笑曰:“汝輩書生,總是會說,他日居官,便不如此說了。”所以忍氣吞聲,只得捱人笑罵。工人制器利用賈人搬有運無皆有便民之處而士獨於民大不便無怪乎居四民之末也且求居四民之末而亦不可得也。
吾家業地雖有三百畝,總是典產,不可久恃。將來須買田二百畝,予兄弟二人,各得百畝足矣,亦古者一夫受田百畝之義也。若再求多,便是占人產業,莫大罪過。天下無田無業者多矣,我獨何人,貪求無厭,窮民將何所措足乎!或曰:“世上連阡越陌,數百頃有餘者,子將奈何?”應之曰:他自做他家事,我自做我家事,世道盛則一德遵王,風俗偷則不同為惡,亦板橋之家法也。哥哥字。
(文章有刪節)
1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最是暖lao6*溫貧之具 具:飯食
B. 更不可當 當:阻擋
C. 經濟自期 經濟:經世濟民
D. 總是典產 典:抵押
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 佐以醬姜一小碟 敢以煩執事
B. 吾其長為農夫以沒世乎 乃其一氣之餘烈
C. 得志澤加於民 而母立於茲
D. 好人為壞人所累 或因寄所託
18.下列對原文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作者針對當時士風日壞的現象,熱情洋溢地歌頌“農夫”,強調農民的重要性,提出貶士為四民之末,以農為首的主張。
B. 作者提出的“長為農夫以沒世”、“兄弟二人,各得百畝”等願望,是其理想主義的精神產物,也是他小富即安的農本思想的局限所在。
C. 文章反映了作者蔑視權貴、重農愛農、反對土地兼併等的思想,體現了他以勤勞致富為目標,以獨立人格為依託的經世濟民的真誠追求。
D. 此信寫來情真語摯,如對面談心,文風自然流暢,樸實無華。內容平白家常,言近指遠。在信中作者關照家人照顧好來探親的貧困親友,細節之處令人感動。
19.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工 人 制 器 利 用 賈 人 搬 有 運 無 皆 有 便 民 之 處而士 獨 於 民 大 不 便 無 怪 乎 居 四 民 之 末 也 且 求 居 四 民 之 末 而亦不 可 得 也
2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7分)
(1)家中婦女,率諸婢妾,皆令習舂揄蹂簸之事,便是一種靠田園長子孫氣象。(4分)
(2)世道盛則一德遵王,風俗偷則不同為惡,亦板橋之家法也。(3分)
參考答案
16.B(當:承受)
17.A (A項介詞,拿;B項加強語氣/代詞;C項介詞,對/介詞,在;D項為所結構表被動/用在動詞前,代表接受動作的事物)
18.B(“小富即安”的說法錯誤)
19.工人制器利用/賈人搬有運無/皆有便民之處/而士獨於民大不便/無怪乎居四民之末也/且求居四民之末/而亦不可得也
20.(1)家中的太太小姐們,帶領家中女傭,都讓她們學習舂米、揚谷之類的農事,這才有一種靠田園撫養子孫的景象。(得分點:“婦女”、“舂揄蹂簸之事”(歸納為農事即可)、“長”各1分,語句通順1分)
(2)世道昌盛,我就一心一意遵循正義之道;若風俗淺薄,也決不隨著壞人一起作惡。這也是板橋家法吧。(得分點:“一”、“偷”各1分,語句通順1分)
參考譯文
十月二十六日收到家裡來信,知道新買的田地,秋季收穫了五百斛的稻穀,我非常高興。從今以後,我們可以做個農夫過一輩子了。現在需要製備碓、磨、篩羅、簸箕,製備大小掃帚,製備升、斗、斛等農具。家中婦女,連同家中女傭,都讓它們學習舂揄蹂簸的活計,這才有一種靠田園撫養子孫的生活氣象。天寒冰凍時,窮親戚朋友到門,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再加一小碟醬姜等佐料,這最能使他們感到溫暖。農閒的日子,吃碎米餅,煮糊塗粥,雙手捧著碗,縮著脖子喝,即使是霜雪濃重的寒冷的早晨,喝這樣的粥,全身都暖和。唉!唉!我們可以長久地做農夫過一輩子了!
我想世界上第一等人,只有農夫,讀書人是士、農、工、商四民的最後一等。上等的農夫,耕種一百畝的地,次等的七、八十畝,再次等的五、六十畝,都是勞苦他們的身體,勤奮地付出他們的力量,耕種收穫,來養活天下的人。假使天下沒有農夫,全世界的人都要餓死了。我們這些讀書人,就應該在家孝敬父母,出外尊敬兄長,守住先人的美德,等待傳給後人來繼承發揚,做官得志時,把恩澤施與百姓;不能達到心愿時,就修養身心,將美德表現於世;所以又比農夫高了一等。可是現在的讀書人就不是這樣了,一捧起書本,便想要考中舉人、考中進士、作官,作官後要如何抓取金錢,建造大房屋,購買很多田產。一開始便錯走了路,後來越做越壞,總沒有個好結果。而那些在事業上沒有發展和成就的人,便在鄉里為非作歹,行為醜陋,更令人受不了。至於約束言行,注重修養自己品德的人,難道沒有嗎?甚至期望自己達到經世濟民的理想,使自己的心智高尚,媲美古人的人,也到處都有。但是好人總是被壞人所牽累,於是讓我們也開不得口。一開口說話,別人便笑說:你們這些讀書人總是會說,將來做了官,就不這樣說了。所以只好忍氣吞聲,忍受別人的笑罵。工人製造器具,讓人使用方便;商人搬運貨物,輸通有無,都有方便民眾的地方。只有讀書人對於人民最不方便,難怪要列在四民中的最後一等,而且連求列在最後一等也都得不到呢。
我們家的田地,雖然有三百畝,但總是人家典押的產業,不可長久依靠它。將來需買二百畝田,我兄弟二人各得一百畝就夠了,這也是古代一個農夫受田一百畝的意思。如果再求多,就是侵占他人產業,那是很大的罪過。天下沒有田地產業的人很多,我是什麼人啊,如果貪求而不滿足,那么窮人將如何求得生存呢?有人說:在這世上,很多人的田產是阡陌相連,擁地數百頃還多,你奈他何?我說:別人這么做是他家的事情,我只盡力做自家的事情,當世道昌盛時,大家一起遵守王制;若世風日下,民俗澆薄時,也決不隨著世俗同流合污。這也是板橋家法吧。哥哥字。
賞析:
信中對過去“士農工商”的提法,針對當時士風日壞的現象,提出貶士為四民之末,以農為首的主張。認為農夫是“天地間第一等人”,“苦其身,勤其力……以養天下之人。使天下無農夫,舉世皆餓死矣”。而士則“一捧書,便想中舉、中進士、作官。如何攫取金錢,造大房屋,置多產田”,其不能發達的,“鄉里作惡,小頭銳面,更不可當”,就不再是入孝出弟,澤加於民的士了。這不能不說是鄭燮對士風日下的憤激語。但重農而又尊重農民的思想,確是可貴的。全文在款款道家常中充分表述了他的主張。文章語言親切,感情深沉真摯,文風自然流暢,明白如話。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