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性惡》“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閱讀答案及翻譯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yin6*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導,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故鉤木必將待櫽栝蒸矯然後直,鈍金必將待礱礪然後利。今人之性惡,必將待師法然後正,得禮義然後治。今人無師法,偏險而不正;無禮義,則悖亂而不治。古者聖王以人之性惡,以為偏險而不正,悖亂而不治,是以為之起禮義、製法度,以矯飭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教化人之情性而導之也。始皆出於治,合於道者也。今之人,化師法、積文學、道禮義者為君子,縱性情,安恣睢而違禮義者為小人。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孟子曰:“人之學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偽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禮義者,聖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學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是性、偽之分也。今人之性,目可以見,耳可以聽。夫可以見之明不離目,可以聽之聰不離耳。目明而耳聰,不可學明矣。
(節選自《荀子·性惡》)
[注]①偽:通“為”,人為努力。②文理:禮法。③從:通“縱”,縱容。④櫽栝:矯正竹木彎曲的工具。
1.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 亡:消失
B.鈍金必將待礱礪然後利 礱礪:打磨
C.合於犯分亂理 分:等級名分
D.凡性者,天之就也 就:順應
2.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語,意義、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A.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B.人之學者,其性善 古之學者必有師
C.古者聖王以人之性惡 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
D.夫可以見之明不離目 苟以天下之大
3.下列語句編為四組,全部直接表現荀子對“人性惡”的看法的一組是( )
①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 ②順是,故yin6*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
③鈍金必將待礱礪然後利 ④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導
⑤以為偏險而不正,悖亂而不治 ⑥今人之性,目可以見,耳可以聽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荀子認為人缺少謙讓誠信、禮法,是因為人好利、有嫉恨、好聲色。
B.荀子依據古聖王所為認為,只有師法教化、禮義引導才能使人遠離惡。
C.荀子論人性與《勸學》中所闡釋的道理相近,所用的手法卻完全不同。
D.荀子用駁論的方式,從“性偽之分”入手,否定孟子“性善”的觀點。
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
(1) 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3分
(2)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偽之分者也。(3分)
(3)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3分)
參考答案
二:
【1】下列語句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生而有疾惡焉疾:嫉妒
B.合於犯分亂理分:等級名分。
C.是以為之起禮義起:啟發。
D.凡性者,天之就也就:造就。
【2】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語,意義、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然後出於辭讓
B.人之學者,其性善禮義者,聖人之所生也
C.然則人之性惡明矣曰:是不然
D.是以為之起禮義、製法度安恣睢而為禮義者為小人
【3】下列語句編為四組,全部直接表現荀子對“人性惡”的看法的一組是 ()
①令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②順是,故yin6*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
③鈍金必將待礱礪然後利④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導
⑤以為偏險而不正,悖亂而不治 ⑥令人之性,目可以見,耳可以聽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④⑥D.③⑤⑥
【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荀子認為人缺少謙讓、誠信、禮法,是因為人好利、有嫉恨、好聲色。B.荀子依據古聖王所為認為,只有師法教化、禮義引導才能使人遠離惡。
C.荀子用駁論的方式,從“性偽之分”入手,否定孟子“性善”的觀點。D.荀子論人性與《勸學》中所闡釋的道理相近,所用的手法卻完全不同。
參考答案:
【1】C 起:設定,創立
【2】B B項兩句中的“者”皆為判斷句前一分句句末助詞。A項前“於”為介詞,“到”;後“於”為介詞,“對於”。C項前“然”為指示代詞,“這樣”;後“然”表肯定,“是的”、“對的”。D項前“為”(wèi)為介詞,“為了”;後:“為”(wéi)為動詞,“是”。
【3】B 。①②④都是直接表現荀子“人性惡”這一觀點的;③用比方表現荀子的觀點,屬於間接表現;⑤此句主語是“古者聖王”而非荀子;⑥這是荀子闡釋人性是天生的道理,人的本性如同眼睛生來就能夠看到東西、耳朵來就能夠聽聲音一樣。
【4】D《勸學》中荀子用了大量的比喻說明人只有通過後天的學習才能改變惡性;在《性惡》節選的這些文字中同樣可以看到這種手法,如:“故鉤木必將待 栝蒸矯然後直,鈍金必將待礱礪然後利。”
參考譯文:
人的本性是xie6*惡的,那些善良的行為是後天的作為。人的本性一生下來就喜好財利,依從這種本性,因此人們就產生了爭搶掠奪,謙讓的品德就消失了;一生下來就有妒忌憎恨的心理,依從這種本性,因此就產生了殘殺陷害,忠誠守信的品德就消失了,一生下來就有聲色的欲望,有喜歡美好音樂、美色的本能,依從這種本性,因此就會產生yin6*盪混亂,禮義法度就消失了。那么,放縱人的本性,依從人的qing6*欲,就一定導致爭搶掠奪,一定跟違犯等級名分、擾亂禮義法度的行為相合,而最終回到bao6*亂局面。因此一定需要師長和法席的教化,禮義的引導,這樣之後,對推辭謙讓這種美德人們才會做出,對國家的禮法人們才會遵守,(國家)就最終走向安定太平。用這些事實事看人的本性,這樣那么人的本性是xie6*惡的道理就很明顯了,那些善良的行為是人們後天的作為。
因為彎曲的木料一定要經過 栝矯正加熱,才能變直,鈍的金屬器具一定要經過磨礪,然後才能鋒利。人的本性xie6*惡,一定要經過師長和法度的教化後才能端正,用禮義加以引導才能矯正。人們如果沒有師長和法度的教化,就會偏頗xie6*惡而不端正;沒有禮義的引導,就會悖亂而得不到管理。古代聖明的君王因人的本性是xie6*惡,認為(人)是偏頗xie6*惡而不端正的,悖逆禍亂而得不到治理的,因此針對這種情況建立了禮義、制定了法度,用來矯正整治人的性情從而讓他們端正,用來教化人們的性情以便引導他們。(古者聖王)開始都是出於整治社會秩序、從而使人的行為合乎道德原則。現在的人,被師長和法席所感化、積累文獻經濟方面的知識、遵行禮義就是君子,(如果有人)放縱情性、習慣於胡作非為而違背禮義就是小人。由此看來,那么人的本性是xie6*惡的道理就很明顯了,那些善良的行為是人後天的作為。
孟子認為:“人們之所以學習,是因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我認為:這是不正確的。這是還不了解人的本性,就是對人先天的本性和後天人為努力之間的區別不了解。一般來說,本性是與生俱來的,是學習不來的,不是努力就能得到的。禮義是聖人創建的,是人們能夠學習、努力實踐做到的。人身上那種不能學習、不能努力就能做到的東西,叫本性;人可以學會、可以通過努力實踐做到的,叫人為努力,這就是本性和後天人為的區別。人的本性,比如說睛睛生來是用來看東西的,耳朵生來是用來聽聲音的。那可以看見東西的視力離不開眼睛,可以聽聲音的聽力離不開耳朵。視力和聽力是不可能學到的,這是很明顯的。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荀子·性惡》“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閱讀答案及翻譯0
《荀子·性惡》“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閱讀答案及翻譯